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周瑜的英年早逝,對孫權來說未必是壞事,二人關係並不和睦

​孫權,字仲謀。謀這個字,古代就有輔佐籌謀的意思。孫權原本就是應該給老大孫策當輔助的,籌劃政治的,結果自己被趕鴨子上架。周瑜對大哥孫策來說是亦師亦友的存在,對自己對周瑜來說,這兩個人是很難達到那種信任關係的。對孫權來說,周瑜可以用,但不能當做心腹。

赤壁之戰時,孫權和周瑜確實一條心,但赤壁之後,周瑜的戰略計劃是必須打南郡然後攻打益州,而孫權的意見是建業離合肥太近了,他心不安,所以必須打合肥。一個是想謀求進取爭天下,一個是為了自保時刻覺得自己不安全,他倆戰略分歧幾乎嚴重到不可調和。而孫權又攔不住周瑜,這個在赤壁之後,周瑜攻打南郡,同時孫權去攻打合肥,這倆人是各打各的,其實以當時東吳的國力實力並不合理。還有孫權一共打了六次合肥,一輩子幾乎都在和合肥死磕,從曹操時代一直打到曹丕,他還發動了合肥之戰,可見他對自己的戰略規劃有多執著。

三國志上呂蒙的原話:“昔周瑜、程普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雖事決於瑜,普自恃久將,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幾敗國事”。 可程普在赤壁之戰和周瑜也是左右都督,但赤壁之戰他可沒掣肘周瑜,不管是火攻還是詐降的命令都是周瑜親自下達,這個是三國志上記載的。也就是說赤壁之後程普就是故意在掣肘周瑜,而程普效忠的也只有孫權,其他人根本左右不了。

孫權如果贊成周瑜,就不會在周瑜攻打南郡的同時去打合肥,以東吳當時兵力國力這麼做根本不合理,但孫權和周瑜是各打各的,顯然孫權不贊同周瑜的規劃路線。而孫權當時已經做了十年吳候,卻攔不住周瑜去打南郡之後去打益州。而三國志劉備傳裡提到了,周瑜為了避免孫權猜忌,不得不帶上孫家宗室,而就這樣,劉備還跟孫權說周瑜將不久於人下。

三國志沒寫孫權的反應,但可以想象,本來就意見有嚴重分歧。孫權的意思是讓劉備打南郡,孫權可以借兵,讓劉備給東吳當看門狗,而孫權讓劉備去找周瑜借兵,周瑜本身不同意,一再推脫,劉備不得不借張飛給周瑜。在這裡也看得出孫權和周瑜有嚴重分歧,孫權指揮不了周瑜,周瑜想實現自己的戰略抱負也非常吃力,處處被掣肘。孫權自己又攔不住周瑜,執意打南郡實施他的戰略計劃。周瑜臨死前給孫權寫的信,明顯雙方芥蒂很深,否則不會一直強調自己只是武人,希望打消孫權疑心,又一再堅持勸孫權繼續攻打益州。可孫權怎麼做的,他當即同意,隨後立刻想辦法接管周瑜軍隊,徹底否定打益州的計劃。

周瑜是孫策舊部,當年一起屠殺過江東士族的,屬於本地人恨孫權自己用著也不放心的那種。孫權為了討好本地人,對征伐系是打壓雪藏的態度。孫權自己培植的勢力是淮泗派流寓系,屬於和兩派關係都好的萬金油,前期拿來制衡征伐系,後期拿來制衡江東派,到後期早就沒有徵伐系的事了。

三國時期的人,首先是屬於地區的,然後是地區裡的大家庭以及所代表的派系的,然後才是他們的這一家族,最後是他家自己。因為古代生產力落後,個人的活動能力有限,沒有地區裡的人支援,再有能力的人也不可能表現靚眼。所以要獲得一個其他地區的人的支援,拉攏所在地區的豪強來支援自己,這是再正常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