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這個金字塔的世界

作者:黎荔

世界並不是平的,我們的城市就像一座金字塔,從上層到低層,呈現著不同的人。金字塔尖的人可能有30多套房,20多個身份證,10多本護照,因為有眾多的選擇而無所擔憂。金字塔底的人,被微薄的收入困於生活的牢獄之中,無從選擇,窮忙一生,也打不穿現實的銅牆鐵壁。而金字塔中最龐大的一部分——中間部分,則處於最尷尬的位置:不知道到底是自己選擇生活,還是被生活所選擇。這種生存場景,正如郝景芳科幻小說《北京摺疊》所表現的,同一個城市,晝夜之間有三個世界交替摺疊,輪流蘇醒。人們被階級與出身分隔其間,在同一個舞臺上演出無窮迴圈的城市戲劇。三個空間所擁有的環境、資源、生活模式完全不一樣。

放眼整個世界體系,也是由美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第三世界、第四世界等不同層級構成的金字塔型結構。這是一個壓迫式、掠奪式的結構,在這個結構中,一個國家的富裕或文明,主要取決於它在這一結構中所處的位置,即建立在對下一層世界或下下一層世界的剝奪的基礎上。在這個結構中處於底層的國家,無論其“走向世界”的願望多麼強烈,被“世界”接受的只能是廉價商品,只能以“打工者”的身份為全世界,尤其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打工。而塔尖世界之所以顯得“文明”,則主要來自它們在政治、經濟上的強勢,以及對話語媒介、話語規則和話語權的壟斷。

社會形態是一個金字塔。資源肯定是有限的,之所以產生差距,肯定是資源集中了。無論政治資源,經濟資源,過度地向少數人集中。權力,金錢,名望,自由度,都是一個金字塔的形狀。連構成整個市場的商品也是呈金字塔結構排列的,在最底層的當然是滿足功能性的商品,例如食品和服裝,再往上就是百貨類,而在塔尖的消費品,多少都要跟精神和態度掛鉤,由此也註定了其小眾的屬性實屬必然。有些極其個性化的、高不可及、稀奇古怪甚至難以理解的商品,本來就不是為了大多數人設計的,根本不需要成為流行商品,因為只為塔尖之人設計。世界從來都不是平的,而且現在比過去所有時代更崎嶇,落差更大。因為資訊化時代來臨,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生物地球,更是一個數字地球。演算法驅動的數字地球的逐漸成形,使得世界變得更加扁平和濃縮,這是一個波動率更大、兩極分化更嚴峻的生存空間。

在生存體系的金字塔中,我們不孤獨是因為有一些人跟我們一樣;我們會孤獨,因為有些人跟我們不一樣,並且彼此隔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