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深度解析許攸之死:曹操的4種殺人動機,最後一種隱藏極深

在三國裡,曹操被人稱道的除了他會用兵之外,還有他的愛才之心。不過也不是什麼人才曹操都接受的,比如幫他打敗袁紹的許攸。許攸對於曹操官渡之戰的勝利,那簡直叫決定性的勝利。不但獻計幫曹操奪取烏巢,過兩年還幫曹操打進了袁紹老窩——鄴城。

看到這,我們知道曹操愛才,許攸有大功勞,按說許攸妥妥地成為曹老闆的座上賓啊,可哪知這許攸愛吹牛,天天說曹操沒他就打不贏袁紹,沒他就進不去鄴城。結果天天吹牛,讓曹操忍無可忍給咔嚓了。

史書說的是,曹操面對許攸的傲慢無禮,表面上恭維但內心十分厭惡,後來趁別人告狀的機會就把他殺了,我感覺這裡面很有蹊蹺,主要有兩點:

如果說許攸是降將,不被信任。那我們就看張郃跟張遼,這倆人可是在曹魏又上了幾十年的班,曹操對他們也算是委以重任了。曹操不會因為他是投降而嫌棄他。

再說許攸傲慢無禮,誰能有擊鼓罵曹的禰衡狠?人家可是既不買曹老闆的賬,又敢當眾辱罵曹操的人,就這樣,曹操還不敢殺他,送他去劉表那裡了。曹操估計禰衡的名氣不殺他,難道不顧忌許攸是個大功臣?

綜上兩點,我覺得許攸之死值得深度解析一下,我主要列出四點原因,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投降動機不純

我們說曹操不排斥降將,可這也要看投降的原因啊,我們舉幾個被重用的看看。張遼是因為呂布兵敗跟著被擒,而且堅決要赴死,那還是曹操一個勁勸說才留住的;張郃是跟曹操在前線作戰,眼看要失敗才投降,也是相當於絕境中投降;賈詡是個文臣,雖然跟過很多領導,也給張繡出過很多主意打曹操,但他也是在張繡投降後跟著投降的,最主要的是賈詡拒絕了袁紹的使者,力勸張繡投降。

這三個人要麼是有氣節,要麼被曹操打敗,要麼是傾向曹操的。本質上,曹操需要的降將是有立場,並且能確定忠於自己的人,那麼許攸有何不同呢?

說起來,許攸還是曹操的發小,加上袁紹這仨人關係不算差,可是許攸在曹操起兵的時候沒有幫助他,而是選擇依附袁紹。再者,許攸投降的動機竟然不是覺得袁紹昏庸,對曹操一見傾心,而是為求自保。那時候前線正在打仗,許攸的家人犯了事,被抓進了監牢。

許攸為了這個事十分惱怒,也有可能是心虛,怕袁紹責怪,因此轉投了曹操。所以許攸的投降動機是不純的,曹操對此心知肚明。

挑戰自己權威

第二個理由是許攸做的另一件蠢事,那就是挑戰曹操的權威。一個領導要想管住下屬,最重要的不是自身能力,不是人脈關係,而是要保持神秘感。曹操也是如此,他必須讓別人猜不到自己的心思,加上自身多疑的性格。自作聰明被殺的,楊修就是典型的例子。

許攸恰恰打破了這種神秘感,天天當著曹操下屬的面喊曹操的小名“阿瞞”,你即使不叫人家官名,喊句孟德不行嗎。許攸這種行為就叫做“你拿曹操當發小,曹操看你像草包”,你說曹操心裡能不厭惡他嗎?

許攸這種人算是典型的沒有把自己的位置擺正,覺得自己跟曹操關係好,覺得自己功勞大,就不把人放在眼裡了。其實相似的還有荀彧,在另一篇文章裡,我們也提到過,荀彧跟曹操本是同朝為官,後來董卓禍亂才輾轉變成了所謂的君臣關係。而我認為荀彧內心依然沒有把曹操當主公,他心裡的唯一主公可能就是漢帝吧,這也是為何曹操僅僅是獲天子賞賜的臣子特權時,荀彧表示出反對,而曹操也因此跟他產生了隔閡。

所以許攸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沒有認清自己跟曹操的關係,不斷挑戰曹操權威,使得曹操痛下殺手。

給下屬一個警告

第三個理由算是曹操給下屬的一個警告,那就是賣主求榮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你可以投降,但你不能出賣自己的主公。曹操是一個很沒有安全感的人,而他活著的時候也不斷有人反叛他甚至暗殺他。而許攸雖然說是歸降,但本質上是賣主求榮,而且天天以此為傲,這給曹操的屬下做了個壞榜樣。

那時候曹操跟袁紹對峙,並不佔上風,因為曹操缺糧啊。可是許攸半夜跑過來投降,還給他送了份大禮,這個大禮就是烏巢。烏巢是袁紹的屯糧之地,那時候曹操跟袁紹正準備互相偷家,結果曹操賺大了,把人家七十萬大軍的糧草庫給弄沒了。直接導致在另一頭,正偷曹操家的張郃等人直接投降了,自此袁紹全線潰敗。而後許攸更是獻計,幫助曹操奪取了鄴城,端了袁紹的老窩。

可以說曹操這一生的轉折點也在於此,許攸有功,但他賣主,這絕對不能被曹操容忍。張郃是戰敗而降,曹操不怪他。陳琳雖然在寫檄文的時候把曹操罵得狗血淋頭,但曹操都沒有為難他們。同時,陳琳投降後還對曹操屈服,當被問及那篇檄文的時候,陳琳用“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巧妙地化解,給了自己和曹操一個臺階。

所以曹操給下屬傳遞的無非是,你可以投降,但前提是我曹某人一敗塗地才可以,否則你們就是賣主求榮。

兩個人是發小,知道自己底細

最後一點,也是曹操絕對說不出口的一條。許攸這個大功臣,這個曾經的發小,恰恰可能是因為跟曹操有過很深的瞭解才招致殺身之禍。畢竟曹老闆不會留一個知道自己底細的人在身邊,這個人知道自己的優點和弱點,還有功甚至可以說有恩於自己,留他在身邊太可怕了。

要說狂傲,誰能狂得過禰衡?要說譏諷,誰能有陳琳罵得狠?要說投降,誰有張遼跟過的主公多?因此,害死許攸的表面上是他那張嘴,實則是跟曹操的發小關係。

從曹操的角度講,與其提心吊膽,不如一殺了之。畢竟,只有死人才不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