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百年前的清朝,一位外國攝影師照片下的記憶,和清宮劇完全不一樣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恰是這場戰爭徹底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世界各地的人前往中國,也帶來了外國的文化。二十世紀初。一位來自猶太的攝影師,在滿清末期,遊遍中國各地,拍下了當時中國各地的風景,記錄了晚清末年百姓的生活常態。

而這些記錄中國晚清末年生活、地方風景的照片,對於中國的歷史記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照片中晚清時期的長城似乎沒有現代長城威武,周邊荒無人煙,顯得極其落魄。這是何原因呢?首先晚清末年的中國遭受著帝國主義的侵略,長城及其圓明園都有著被侵略者所毀滅的印記。其次在晚清遭受外國侵略的年代,北京以及周圍地區的人民都隨時會面臨被殺害的危險,因此少有人居住。過去和現在對比,故而兩個時期長城的對比有著明顯的差距。

在街頭,隨處可見說書的人,而這些說書的人也是當時人們為了瞭解區域以外的資訊來源,不管家中或者田野裡有太多的活,一旦得知說書的人來了,便會放下手中的活,前往傾聽。雖然對於沒有接受過文化教育的老人而言,聽書會顯得有些木訥,但是他們依然會前往。似乎聽書對於他們而言,是一種愛國的表現。

這張照片是當時婦女的寫照。她裹著腳端莊的坐在石板上,身後是一片斷壁殘垣,而她眼中所含露的是對戰爭所帶來的悲傷,而她的面部表情,似乎在傾訴著對自己家園遭受傷害的絕望,對外來者入侵而無能為力的悲傷。在那個年代,攝影還未涉及,因而老百姓似乎對攝影這件事毫無瞭解,第一次拍照難免會有些拘謹。

這張照片中計程車兵似乎看起來有些單薄,這是因為戰爭的失敗,晚清時期政府欠款的增加,導致民不聊生,因而軍隊糧食減少,壓力的增加,從而士兵的身體日漸消瘦。。在晚清時期,戰爭爆發極其頻繁,同時在面對外國侵略者的洋槍彈炮,中國計程車兵的武器裝置顯得如此低端。而在士兵的眼神中看到了無奈與害怕,他或許還未成年,便面臨著上戰場的危險與死亡的脅迫。在那個年代,死亡隨處而來,對於當兵的人,面臨死亡的機會也比平常人大很多,因而對於士兵而言,心中更多的是害怕。或許這張照片是他人生中最後的記錄。

這張照片是晚清時期的春節,街上,許多小販販賣著各種春聯,春聯不僅僅是當時的春節習俗,也是如今的春節習俗。即便當時的春節沒有現在的春節花樣多,但是對於當地的人民春節似乎是最快樂的時刻,在這一刻,他們不必考慮戰爭,在這一刻,他們不會考慮生活的磨難,這一刻便是他們一年裡最熱鬧、開心的時刻,或許過了這一刻,他們將會面臨著各種災難。因此倍感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