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東羅馬帝國皇帝阿卡狄烏斯“託孤”,為何要將幼子交予宿敵?

在家天下的時代裡,統治者為了將君主的位置掌握在自己家族的手中,在家族只有幼子的情況下,也會堅持讓幼子即位,然後輔之以外戚或權臣,對幼子的治國進行輔助,等到幼子到了能夠獨立治國之時,輔政模式就會被取消。

這種模式在中國古代社會非常普遍,比如霍光是漢武帝的託孤重臣,輔佐漢昭帝、昌邑王和漢宣帝;長孫無忌是唐太宗的託孤重臣,輔助李治;同時,外戚輔政也屢見不鮮。

然而,東羅馬帝國皇帝阿卡狄烏斯卻開創了一個另類的託孤模式,即將幼子託付給自己的宿敵薩珊波斯國王伊嗣俟一世。

這種託孤模式不僅在中國,即便在東羅馬帝國也是史無前例的,阿卡狄烏斯在當時的環境下敢於做出這樣的選擇,既是環境使然,也與伊嗣俟一世個人的品行,以及東羅馬帝國和薩珊波斯帝國之間的友好關係有很大關係。

這種託孤模式毫無疑問是一種創新,對馬來西亞北非國家產生了重要影響。

一、阿卡狄烏斯的“無奈託孤”

1。內因:阿卡狄烏斯面臨的窘境

阿卡狄烏斯是狄奧多西一世的長子,曾經與父親同朝執政,積累了大量為君者的經驗,對政治利弊有自己的理解。

狄奧多西一世去世時,將帝國一分為二,阿卡狄烏斯獲得了帝國東部的統治權,是為東羅馬帝國,他的弟弟霍諾利烏斯獲得了帝國西部的統治權,從此,昔日強大的羅馬帝國一分為二。

阿卡狄烏斯是東羅馬帝國的皇帝,但也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在位期間,基本不問政事,長期與基督教為伴。

在這樣的情況下,帝國出現了一批權臣,躍躍欲試著想要掌握國家權力,魯菲努斯就是這樣的權臣,他甚至拋開狄奧多西皇帝和阿卡狄烏斯而選擇大權獨攬,最後被將軍斯提利科所殺。

後來,阿卡狄烏斯又信任優特羅皮烏斯,後者同樣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權臣,與此同時,阿卡狄烏斯的妻子和禁衛軍長官也不顧一切的謀取大權。阿卡狄烏斯身邊存在如此之多渴望權力的人,這也重新塑造了他對於帝國境內權臣的看法。

可以說,他因為權臣的不擇手段和大肆屠戮而不再信任這些人,所以在“託孤”之時,也不再考慮這些人,尤其擔心這些人不僅會乘機篡權,而且很有可能會使自己的家族面臨滅頂之災。

2。外因:伊嗣俟一世成為最佳選擇的原因

阿卡狄烏斯雖然常年不理政事,對基督教信仰情有獨鍾,但這不意味著阿卡狄烏斯不瞭解政治,或者不瞭解西亞北非所發生的政治事件。羅馬帝國一分為二之後,西羅馬帝國常年遭到蠻族的入侵,可以說是自身難保。

普羅科皮厄斯在《戰史》中強調:“阿卡狄烏斯不指望這個男孩的叔叔霍諾利烏斯會幫助他,因為義大利的情況已經很麻煩了。”因此,西羅馬帝國並不是阿卡狄烏斯“託孤”的合適物件。

當國內權臣和同源的西羅馬帝國都無法成為狄奧多西斯心中合適的“託孤”物件時,阿卡狄烏斯又將目光放在了宿敵伊嗣俟一世身上。

伊嗣俟一世是薩珊波斯帝國的皇帝,薩珊波斯帝國與東羅馬帝國既是鄰國也是敵國,歷史上因為領土糾紛進行過多次戰爭,雙方關係也惡化至最低點。

但是伊嗣俟一世時期,東羅馬帝國和薩珊波斯帝國之間的關係處於緩和狀態,而且這種緩和關係從4世紀中葉就開始出現了。

兩大帝國關係的改善對於阿卡狄烏斯來說是一個好訊息,也奠定了其“託孤”的思想基礎。對於伊嗣俟一世來說,接受“託孤”有很多有利之處。

一方面,阿卡狄烏斯在“託孤”之時給予了很多伊嗣俟一世透過戰爭都難以得到的領土、安全和經濟等方面的保證,阿爾達希爾一世和沙普爾一世在這方面有切身體會;

另一方面,接受“託孤”可以保證兩大帝國在任期內的和平相處,這也是其功績,而且波斯帝國的思想也會影響狄奧多西斯。

二、阿卡狄烏斯“託孤”的影響

1。促進了東羅馬帝國政權平穩過渡

阿卡狄烏斯“託孤”的成功對東羅馬帝國的影響最大,這也是這場“託孤”的主要目的。伊嗣俟一世信守承諾,願意成為狄奧多西斯的監護人,為此,伊嗣俟一世還威脅薩珊波斯帝國的元老院,防止帝國內的元老院對狄奧多西斯做出有損兩國關係和皇帝威信的事件。

普羅科皮厄斯在《戰史》中指出:“事實上,他(伊嗣俟一世)立刻給元老院寫了一封信,表示願意成為狄奧多西斯的監護人,並威脅要對任何企圖陷害後者的人發動戰爭。”

阿卡狄烏斯的“託孤”是成功的,在其去世到狄奧多西斯獨攬大權的這一時間段中,東羅馬帝國沒有發生破壞帝國穩定的政變,西羅馬帝國的軍隊也沒有開進君士坦丁堡,蠻族同樣沒有動搖東羅馬帝國的統治根基。

更為重要的是伊嗣俟一世沒有破壞與阿卡狄烏斯的約定,沒有乘東羅馬帝國“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之時,發動對東羅馬帝國的侵略戰爭。

在“託孤”這段時間內,東羅馬帝國的一切事務都照常進行,元老院繼續著自己的使命,權臣雖蠢蠢欲動,但迫於伊嗣俟一世的外在壓力而未敢輕舉妄動。

東羅馬帝國政權的平穩過渡為日後帝國的再次興盛提供了機會,為羅馬法的復興提供了可能,也避免了狄奧多西斯二世執政後陷入與薩珊波斯帝國的戰爭衝突之中,為帝國繼續存留提供了條件。

2。加強了東西方經濟交往

東西方交往的增加是阿卡狄烏斯“託孤”的副產品,主要集中在東羅馬帝國和薩珊波斯帝國的頻繁交往。貿易交往的頻率可以視為兩國關係的晴雨表,兩國關係友好之時,貿易交往也會日益頻繁,東羅馬帝國和薩珊波斯帝國之間的關係也符合這一規則。

阿卡狄烏斯的“託孤”和伊嗣俟一世的堅守承諾奠定了兩國友好關係的基礎,於是兩國針對跨境貿易進行了明確規定,這也可以視為是對兩國商人的一種保護。

過去的兩國跨境貿易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跨境商人的利益也因此得不到保護,因為這些商人能做什麼和不能做什麼全憑當時執法者的裁決。

但是,兩國關係友好之後,正常的貿易受到鼓勵,根據《查士丁尼法典》記載,西羅馬帝國的霍諾利烏斯和東羅馬帝國的狄奧多西斯共同頒佈了針對羅馬商人、拜占庭商人和波斯帝國商人的商業法律。

3。改變了薩珊波斯與東羅馬帝國的關係

薩珊波斯帝國和東羅馬帝國關係的改善是阿卡狄烏斯成功“託孤”的必然結果,只有友好的國家間關係,“託孤”才能成功,或者說,薩珊波斯帝國和東羅馬帝國之間的友好關係是阿卡狄烏斯得以“託孤”的基礎。

在兩國關係史上,戰爭一直是個拋不開的組成部分,兩國民眾和統治階層也因此飽嘗戰爭之苦,於是和平交往也成為一種新的可能。

大約四世紀中葉以後,東羅馬帝國與薩珊波斯帝國之間的戰爭次數就逐漸減少了,以前的戰爭爆發因素主要是兩國爭奪領土,尤其是兩國之間的領土,比如亞美尼亞地區。

四世紀中葉以後,兩國開始互相派駐使節,伊嗣俟一世即位之時,東羅馬帝國皇帝還派專門使節進行祝賀,這些舉動都奠定了兩國友好關係的基礎。

阿卡狄烏斯在“託孤”過程中,與伊嗣俟一世進行的談判,許諾了兩國和平的有利條件,對伊嗣俟一世也形成極大的誘惑,戰爭本身就是政治的延續,外交談判桌上能夠完成的事情,就必須要將軍們“沙場點兵”,這也算是伊嗣俟一世的功績,因此,伊嗣俟一世也是願意和平的。

三、總結

東羅馬帝國皇帝阿卡狄烏斯將幼子狄奧多西斯托付給宿敵伊嗣俟一世,而沒有選擇託付給國內的重臣或一脈相連的西羅馬帝國皇室,表明當時東西羅馬帝國之間的關係已經無法親如兄弟,阿卡狄烏斯對國內貴族的警惕之心存在,擔心國內貴族和權臣會假借輔政之名行篡權之實。

在多方面思考之後,薩珊波斯國王伊嗣俟一世成為託孤物件,為此,阿卡狄烏斯願意用部分帝國利益進行交換,用以約束伊嗣俟一世的野心。

阿卡狄烏斯的“託孤”是成功的,東羅馬帝國實現了平穩的政權過渡,伊嗣俟一世也未能利用“託孤”之名攫取非法利益,這體現了東羅馬帝國的制度優越性。

儘管阿卡狄烏斯和幼小的狄奧多西斯是帝國統治者,但是帝國的元老貴族和權臣仍然對國家享有一定的話語權,不會讓伊嗣俟一世隨意侵害帝國利益。阿卡狄烏斯的雙重安排,既防止了伊嗣俟一世的圖謀,也防止了帝國權臣對統治權的嚮往,從而保證了“託孤”的成功。

參考文獻

《戰史》

《羅馬與波斯帝國的和平條約(299-363年)》

《拜占庭帝國史》

《斯提里科與晚期羅馬帝國政局—基於“反日耳曼人情緒”視角下的考察》

《羅馬盛衰原因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