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他是管仲的後代,但是與他的祖先卻大不一樣,終身不願意做官

大家應該都知道,在我國古代的時候,管仲算得上是少有的官迷了——他先是輔助一位齊國的公子,後來那位公子爭奪君位失敗之後,他又轉而投降了當年的敵人小白,最後輔佐小白成就了一番霸業。我們不能否認他在歷史上的功績,如果沒有他,當時的中原可能就會一片混亂,而北方的遊牧民族也許在那個時候就佔領中原了,可是我們也不能否認,管仲是一個熱衷做官的人。

古代的聖賢說過,祖先要是對天下立有大功,子孫也會因此而成才的。管仲之後,果然管家又出現了以為難得的人才,這個人就是管寧,不過似乎是老天的安排出現了一些問題。事實上,從歷史上看,管寧這個人並不因為自己的祖先而感到驕傲,因為他這一輩子都沒有做過官員,即便是君王屢次求他出來,他都沒有迴應他們。

管寧是北海人,當年田氏成為了齊國的君王以後,管家的後人便四處逃散,有的人去了魯國,還有的人則跑得更遠,甚至去了南方的楚國,管寧似乎是留在魯國那批人的後代。他在十六歲的時候就失去了自己摯愛的父親,很多人以為他可能會因為失去父親的管束而成墮落,可是後來的事情卻超乎別人的想象了。

世上的人最為看重的東西是什麼?可能是金錢吧!可是年僅十六歲的管寧卻能夠不被金錢所迷惑,做出令人鄙夷的事情來。當年他的父親去世,他便主持了喪禮,也許是他的父親在老家名聲不錯,當時很多人過來安慰管寧,並且大夥兒還湊了一筆鉅款給這個孩子。

可是管寧卻把這筆錢全給退了回去,只用父親留下來的錢結束了喪禮。鄰里因此都十分佩服這個年輕人,認為他沒有給他們管家人丟臉,是一個不貪財的君子。後來他長大成人,身高足有八尺,相貌十分英俊,可是他沒有因為外觀的俊美而沾沾自喜,反而愈加地鑽研起了學問,立志要用內在的學問和品德聞名於世。

當時正是在漢末,天下幾乎沒有一處是安全的,管仲和他的朋友聽說遼東的公孫度頗為賢德,地方比較安穩,於是拖家帶口,到了當時十分偏遠的遼東。公孫度聽說這一夥人來到他的地盤以後,十分高興——這說明他的名聲在中原還算不錯,不然怎麼可能把讀書人給招過來呢?

那個時候搬到遼東的人都居住在城南,因為那裡人多,比較繁榮,更為重要的是,靠近大海,回到老家也比較方便。可是管寧卻與眾不同,他個人感覺遼東的生活雖然艱苦了一些(別的不說,單單是那裡的惡劣氣候都讓很多人難以接受了),而且十分清淨,於是他把家安在了北邊,表示要常住在那裡了。

後來的讀書人聽說管先生住在了北邊,便決定也跟著過去,於是沒過多久那裡變成了一處人口較多的鄉邑——不過這個小村鎮與其他地方卻十分不同,那裡的人畢竟都是士子,沒有人說要去那裡做買賣的,大家交談,只是談論儒家聖人的經典,關於世事卻從不涉及。管寧在那裡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過得十分得意,白天的時候就給大家講他對儒家典籍的認識,對於那些學問,他最為喜歡的就是“禮”了,所以大夥兒都跟著他學古禮。

後來雖然天下始終沒有恢復平靜,而管寧也不得不顛沛流離,可是他始終沒有擔任官職,最後到了八十四歲才去世,這倒是與他的祖先截然兩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