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直擊華為分析師大會:看華為要怎樣有質量地活下來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陳薇)

4月26日,第19屆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啟幕。作為華為輪值董事長鬍厚崑在介紹華為整體戰略時提到,從去年的經營資料來看,華為面臨的困難比較多,今年這些問題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一些不確定因素。

但他同時提到,“面向未來,華為正採取積極的業務舉措,不斷增強產業韌性,有質量地活下來。”

給“天才少年”提供“世界級挑戰性課題”

4月26日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主題演講階段,華為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周紅就代表華為釋出了“面向未來的10個問題和挑戰”。這些問題和挑戰包括面向未來可以重點考慮的兩個基礎科學問題,以及8個前沿技術挑戰,前者包括認知世界和認知自身兩個方面,後者則包括新介面、新健康、新軟體、新通訊等。

對於這些挑戰,周紅表示:“只有大膽提出假設、大膽提出願景,敢於打破既有理論與技術瓶頸的條條框框,才能大踏步前行。”

儘管受到外部不公正打壓的華為,在上一年度首次出現了營收的下降,但研發投入依然處於歷史最高水平。

最近一段時間,華為再一次透過多個渠道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周公紅也藉此機會,向外界透露了招募“天才少年”的標準:不限學歷,不限學校,要求應聘者在數學、計算機、物理、材料、晶片、智慧製造、化學等相關領域有特別建樹,並有志成為技術領軍人物。

對於應聘的天才少年,華為將提供“世界級挑戰性課題”,同時為解決這些課題提供全球化的視野、平臺和資源,還有非常有想象力的5倍以上的薪酬。

5.5G將大幅提升聯接效率

在談及未來的創新方向,華為輪值董事長鬍厚崑首先談到了聯接領域。從目前的發展來看,他認為未來對聯接技術的需求是永無止境的,並非一些人認為的夕陽產業。

以工業場景為例,工業控制對聯接的實時性、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這就需要在頻寬、時延和可靠性上至少提升10倍;而在家庭的場景下,要實現超高畫質影片,VR、AR甚至全息的遠端通訊,往往追求“身臨其境”“天涯若比鄰”的體驗,這些需求與目前千兆到戶的頻寬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大膽地提出了一個願景,就是未來實現10Gbps無處不在的頻寬。而今天我們的頻寬還做不到1Gbps無處不在。”胡厚崑說。

為此,兩年前在無線領域華為最先提出了5。5G,現在已經完成了5。5G的多項關鍵技術創新和驗證。在這次大會上,華為在固網領域首次提出F5。5G的產業願景,目標是將頻寬、覆蓋和體驗提高10倍以上。

對於實現10Gbps無處不在的頻寬的時間,胡厚崑定在了2025年,他希望透過三年時間華為在無線和固網這兩個領域的創新,持續推進聯接產業的發展。

終端不只是手機

華為雲透過創新,發展很快,針對軟體開發、資料治理、AI開發等系列雲服務,本次大會華為雲也推出了新產品MetaStudio。胡厚崑認為,未來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在進一步加快,高品質的數字內容生產成為剛需,MetaStudio恰恰是為這樣的需求而誕生的。

雲服務也在和終端融合,圍繞智慧辦公、運動健康、影音娛樂、智慧家居和智慧出行等場景,為使用者帶來新體驗。

提及終端,很多人都會想到華為手機,胡厚崑提到,過去兩年,因為晶片的短缺手機業務出現了重大下滑,但這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機會讓華為重新思考終端業務。

“我們認為,終端不僅僅只有手機,當用戶被越來越多的電子裝置包圍的時候,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終端,而是更為智慧的體驗。”他說,這種以人為中心的全場景智慧化體驗,將成為華為終端的創新焦點。

去年年底,華為曾釋出的醫療級帶血壓計的手錶,可以用來監測血壓、血氧、心電圖等資訊。透過與雲服務結合,使用者的這些資料可以在雲端由軟體演算法平臺來分析生成報告,使用者的健康顧問、醫生等可以透過不同的終端看到這些資訊,為使用者提供全面的數字健康服務,比如篩查解讀、體徵監測、慢病管理等等。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以人為中心,實現個人健康管理智慧化的一個案例。

今年將有智慧汽車釋出

21世紀將是人類社會全面走向智慧化的時代,智慧化的核心是感知、連線和計算,以及由此帶來對物質和現象、生命和能量等的更高認知和掌控能力。在過去的10年中,隨著寬頻通訊、智慧裝置、AI和雲計算的迅速發展,數字技術極大豐富了人們的生活,ICT技術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而華為也在思考,其積累的ICT技術,如何與更多行業進行聯合探索,推動其轉型發展,而在此前,這些技術讓華為感覺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汽車行業如今都進入了轉型期,ICT技術在汽車行業轉型是有價值的。”胡厚崑說,華為在汽車行業的策略一直沒變,其定位一直是智慧車部件的供應商,幫助車企造好車;另外就是充分開華為放過去面向消費者積累的渠道,幫助有需要的車企更好賣車。透過開放平臺與產業的上下游合作,與華為合作的企業達到了300多家。

未來,華為將在智慧駕駛、智慧網聯、智慧電動、智慧座艙、智慧車雲等領域為車企打造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也在積極嘗試與整車廠在子系統、部件等不同維度、不同方式展開合作,隨著電動汽車領域的快速發展,他認為華為在汽車行業的定位,會得到上下游夥伴的認可。

“華為今年一定會有新的智慧汽車產品釋出,無論是智選模式還是Inside模式的車型。”胡厚崑說。

責編:邵宇翔 | 稽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