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西夏對外進攻戰略,與多個強國政權聯盟,但又發動戰爭破壞盟規

開篇思考:

西夏是一個小政權國家,為了生存,與各強國聯盟,但是他卻不遵守規則,經常自己行事,最後會導致怎樣的結局呢?

西夏不斷與不同的強大政權結盟,是順應時代的變化而求存的做法

宋朝建立後,逐步削平了地方的大多數割據政權,但是在檀淵之盟以後,遼迫使宋接受雙方的關係是兄與弟的關係,遼從理論上是整個東亞的主人。金崛起後,金取代了遼的主導性地位,迫使宋接受雙方為君和臣的關係長達20餘年,在金100年的時間裡,金是整個東亞的共主。

所以說,如果僅從西夏先後向強大的唐、遼、宋、金稱臣的事實出發,得出的結論是西夏是個小政權,被迫與強大的政權結盟,並不斷更換盟友,這種觀點是沒有看到唐滅亡後,在動盪的東亞社會里,政權更迭頻繁,幾乎所有的政權都隨著東亞共主的更替,而變更自己的臣服物件。

西夏

如果說西夏不斷地與不同的強大政權結盟,不如說東亞佔據統治地位的強大政權不斷變化,西夏只是順應時代的變化而已。在西夏所處的時代裡,朝秦暮楚基本上是所有大小政權的通行做法和生存手則。

並且如果我們比較唐季各割據勢力,我們發現基本上與西夏政權,同時出現的江南的南唐、吳越等割據政權,也都是不斷變換自己的政治盟友,向不同的勢力臣服,但是它們終都滅亡了。當然它們滅亡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是至少多變的聯盟政策沒有挽救它們的政權。

西夏國盟友

西夏與各國之間都建立聯盟關係,但是西夏是一個不斷製造麻煩破壞聯盟的盟友

退一步講,即便我們把西夏與宋、遼、金的關係定位在聯盟關係上,我想說,西夏也是一個不斷製造麻煩的盟友,可以說它的行為更多的是破壞聯盟。

首先談談西夏與宋的關係,西夏在李德明統治時期,與宋朝簽署了景德和議,向宋稱臣,雙方也根據和議的精神開展了一系列的邊貿。如果認為西夏與宋達成了聯盟,那麼這種聯盟對西夏至少是無害的,宋承認了西夏政權的存在,每年給予一定的經濟援助,雙方還開展了邊境貿易。

但是這個聯盟卻是短命的,因為李德明的繼任者李元昊掌權後,在宋朝對西夏的政策並沒有大幅變化的前提下,主動開始不斷對宋作戰,後向宋稱帝,並主動對宋發動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和定川寨之戰,導致西夏與宋長期對立。

西夏與宋聯盟

再來談談西夏與遼的關係,西夏與遼的關係是西夏與各大國裡面好的,西夏三位皇帝與遼的公主聯姻,兩個政權的關係是叔侄的關係。但是對於遼來說,西夏依然不是一位合格的盟友。

遼在與宋簽訂了澶淵之盟之後,遼統治者的進取心逐步退化,和平主義盛行,遼的皇帝不願意再和宋開戰,遼宋保持了和平的關係。就是在宋國加強了北方的防禦,遼感到政權安全受到威脅之後,遼的皇帝興宗本想對宋作戰,但宋朝答應每年增加十萬兩銀、十萬匹絹,避免了戰爭的爆發,史稱重熙增幣。可見當時東亞整體的政治趨勢是和平的。

在這種大背景下,西夏卻一再破壞和平秩序,常年進攻宋朝的邊塞,並長期要求遼的支援,遼對此不堪其擾,後史書記載遼使在出訪西夏時,毒死了西夏的小梁後,希望以此結束西夏對宋的進攻。

西夏與宋的戰爭

另外,遼與西夏的關係一度也非常不好,在遼興宗時期,兩次大規模進攻西夏,興宗死後,遼夏關係才恢復正常。由此可見,西夏與它關係好的盟國遼的關係,似乎也不是想象中的那樣好。

再來談談西夏與金的關係。就像我上面所講過的,夏與金的關係始終處在不信任的緊張關係中,雖然西夏向金臣服。金朝長期對西夏施行經濟封鎖政策,禁止賣鐵給西夏,將邊境的貿易市場大幅關閉,後只剩下了一下。

西夏也曾多次向金髮起試探性進攻。後在西夏受到蒙古的威脅向宗主國金求救時,金的統治者竟認為敵人相攻,吾國之福,何患焉?遂不出兵。可見兩個政權的關係,也並非是我們所認為的同盟關係,而更像是敵對關係。

西夏與金的戰爭

後再來談談西夏與蒙古的關係。在蒙古第三次伐夏後,西夏納女請降,蒙古成為西夏依附的後一個主要政權。對比和其它的政權關係,西夏與蒙古的關係是差的。一般認為西夏附蒙伐金是這時期西夏對外戰略的特點。但伐金和附蒙到底有多大的關係,我們還需要詳細研究一下。如果西夏真心附蒙,那就應該配合蒙古的戰略部署。

金確實是蒙古的主要敵人,但並不是成吉思汗面對的唯一的、危險的敵人。成吉思汗在發動對金戰爭以後,自己就率領蒙古主力西進,先後對突厥斯坦、花剌子模以及更遠的羅斯公國發動戰爭,對金只派遣木華黎繼續削弱它。

如果說西夏徹底依附蒙古,附強凌弱,那麼西夏就應該參與蒙古對回回國的進攻,因為總的來說,蒙古在奪取河中和東伊朗的設防城市時,比他們在中國的戰爭覺得困難小些。但是西夏不僅拒絕的蒙古協助西征的要求,反而比蒙古人更早的進攻金,並連續發動了長達13年的戰爭。

西夏依附蒙古

這種進攻與其說是戰略上配合蒙古,還不如說是西夏在金衰弱的前提下,自己主導的戰爭。在蒙古人眼裡,西夏這個盟國不按照蒙古人指揮棒行事,不誠實,不忠誠,因此必然招致蒙古對西夏的極度仇視。很難想象蒙古對自己曾經的附屬政權,竟然仇恨到這個地步。

結尾:小政權國家依賴強大的外援國生存,是不可取的

由以上的事實可以看出,在西夏政權存在的190年,西夏一方面曾對其周邊的所有主要政權臣服,但另一方面,西夏始終是從自己的角度,從自己的立場,很大程度上獨立行事,與這些主要政權的關係都談不上很融洽。從聯盟管理的角度看,西夏是一個很壞的盟友,經常背叛自己的宗主國。

很難想象西夏的長存,能與它周邊的敵對政權的支援有太大的幫助,也正因為如此,西夏所臣服的宋、遼、金、蒙這四個大國,對於西夏的支援也是非常有限的。宋朝自不必說,常年與西夏戰爭,一直和西夏作戰,直到北宋滅亡前,還在努力地爭奪西夏的橫山地區。

蒙滅西夏

遼是這四個主要政權裡對西夏最好的,除了也和西夏發生過大規模的戰爭之外,只是在1106年,西夏在與宋作戰吃緊,多次向它的宗主國遼請求幫助的情況下,才派使者去宋朝斡旋,成功調解了兩國的矛盾,但隨後宋繼續對西夏加大軍事壓力,西夏又多次向遼報告,遼則再沒有反應。

金長期對西夏實施經濟封鎖和制裁,一度將與西夏的貿易市場和市減少到一個,並禁止向西夏出口鐵,連西夏進貢的禮物都不受。蒙古更不用說,除了進攻西夏,就是叫西夏替它進攻它國。

所有的這些政權從來沒有為西夏的利益,出過一兵一卒去作戰,可見如果認為西夏採用了聯盟戰略,那麼它的聯盟戰略的效果是很差的。

北宋遼西夏三國鼎立

對於依賴強大的外援來獲得生存,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早在戰國時期韓國思想家韓非子,就對當時小政權依賴大政權,而生存的方法進行了批判。

參考內容來源:《西夏紀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