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零碳咖啡”現身,揭曉食品從土地到餐桌的碳中和閉環|動察

文|動點科技

作者|黃塵

編輯|Steven Lee

一週前在博鰲亞洲論壇,一款 “零碳咖啡” 吸引了眾多參會人員打卡。“零碳咖啡” 在味道上與其他咖啡沒有什麼不同,之所以稱之為 “零碳咖啡”,是因為這種咖啡在咖啡種植、加工、包裝等全產業鏈條中保持綠色低碳,最後透過碳中和認證實現零碳排放的咖啡。

受制於種植、加工、包裝等環節的成本問題,目前零碳或低碳的農產品依舊價格上不算平易近人,且注入新要素、新技術和新耕作制度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實現,這個過程會不可避免造成農產品供給波動;加上極端天氣頻發,農作物產量及供應面臨考驗……這種情況下,農產品的低碳化就更難做了,好在近年來已經有一些新的探索。

再生農業

眾所周知,“有機農業” 已經風靡良久。由於化學品殘留,化學農業下的農產品農藥殘留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有機蔬果開始在市場上流行開來。

尋常的有機農業,只是將化肥替換為外購的有機肥,將化學農藥替換為生物農藥,操作方式上仍重度依賴農機和大規模單一化種植。這樣的有機農業並沒有培肥土壤,促進植物生長的肥料始終來自外源,沒有足夠的有機質供土壤微生物分解,以形成富含腐殖質的土壤團粒結構。而團粒結構是土壤蓄水透氣保肥的根本所在。

針對以 “工業化” 思維做有機農業的缺憾,“再生農業” 汲取了 20 世紀有機農業浪潮中樸門永續農業、日本自然農法、生物動力農法等流派的靈感源泉,將之應用到人類的農耕活動中,並樹立了五項基礎原則:最小化土壤干擾、保障土壤被植物覆蓋、植被多樣化、無人工化學品和有規劃的放牧。

在再生農業中,對土地的耕作需要最小化,以免破壞土壤裡原有的生命迴圈。為了不破壞這種迴圈,再生農業除了種植經濟作物,還會種植沒有經濟價值的覆蓋作物,以填補地表裸露的空缺,防止水分蒸發;增加農場物種多樣性,為授粉者、益蟲提供適宜的生存空間,以自然食物鏈中的相互制衡防治單一蟲害的泛濫;覆蓋作物死亡後,也可以成為地下微生物的食物來源。Monsanto 就鼓勵農民保護性耕作和覆蓋作物,例如黑麥和三葉草等,以達到減少釋放二氧化碳,同時將關鍵養分停留在土壤中的目的。

此外,“再生農業” 格外重視農場動物的價值,有別於工業化思路下的 “種養分離”,“再生農業” 重新將動物帶回農場,透過合理規劃放牧活動所產生的糞肥來加速土壤肥力恢復。

經過三十多年的實踐研究,美國羅代爾研究所也證明了再生農業的產量並不比化學農業遜色,完全有能力供應人們所需,且比起化學農業,再生農業在極端天氣面前也更有復原力與抗風險能力。

智慧農業

智慧農業就是利用大資料、雲計算、AI 等數字科技,將傳統農業依靠天時人力的落後生產模式轉變為可感、可控、可測的智慧化生產模式,從而實現精準、高效、低碳的效果。

目前智慧農業正受到國家大力支援。2005 年中央 “一號檔案” 首次提出要 “加速農業資訊化建設”,此後歷年 “一號檔案” 均提及農業資訊化。2021 年,“一號檔案” 提出發展智慧農業,建立農業農村大資料體系,推動新一代資訊科技與農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

一旦對設施大棚、農田、畜禽圈舍和農業機械等進行數字化改造,幫助農業生產者實時動態地獲取生產資訊、精準投放生產要素,就能大幅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這樣既避免了資源浪費,也降低了土壤汙染和溫室氣體排放。

世界最大的種子公司 Monsanto 就在種子生產、作物保護和資料共享方面努力,以實現碳中和計劃。在種子生產方面其透過多種產品和農藝方式,依靠科學資料來保護耕地等,消滅碳足跡,透過科學種植玉米、大豆等增強土壤吸收溫室氣體,目前已經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了 85%。

農業科技公司 Indigo Agriculture 則推出固碳專案 “Terraton”,計劃向農民支付每公噸 15 美元用於農民儲存土壤和農場樹木中的碳。為農民提供衛星影象分析報告,確定其土壤當前的健康和碳含量,最終農民的報酬取決於他們土壤中的碳量。其還側重智慧農業等細分領域,在乾旱、改善灌溉系統、等控制溫室氣體的排放,從奶牛糞中檢視甲烷的情況,啟動奶製品消化器計劃,以減少大型奶牛場的溫室氣體排放。

合成生物學

植物肉透過植物性蛋白加工、調味後模擬出傳統肉類食品的營養結構、形態和口味體驗,降低了人類對傳統肉製品的依賴,因而也就減少了土地、水資源使用和溫室氣體排放。

目前市面上的植物肉大多選擇使用椰子油和棕櫚油充當脂肪的成分,不但口味欠佳,而且這兩種油的產出一直也有許多的環保爭議。在西方曾經發起過抵制棕櫚油的運動,倫敦動物學會等民間組織也曾認為,棕櫚油的不可持續性生產造成了對環境的破壞。

據悉,無動物性發酵脂肪行業生產商 Nourish Ingredients 就使用細菌和微生物來產出甘油三酯和油脂,無需動物源就能複製動物脂肪的分子結構,還能根據用途調整口味,儘可能複製牛肉、豬肉、雞肉、牛奶等多種蛋白產品的味道。

可持續包裝

在歐洲等發達國家,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了包裝問題對環境帶來的嚴重性,並採取了積極的措施。譬如德國出臺了《包裝條例》、比利時頒佈了《國家生態法》、歐盟則立法要求包裝物的回收率要達到 85% 以上……

IGD ShopperVista 的研究指出,超過 40% 的消費者已經採用了可重複使用的食品包裝或者考慮使用可重複使用的包裝。該公司另一項研究資料顯示,63% 的人認為在選擇產品時,可重複使用或回收包裝對他們 “非常重要”。調查還表明,消費者認為品牌有責任提供可重複使用和可再填充包裝選項,78% 的消費者認為更多的大品牌應該提供可再填充包裝的能力。

一般而言,可持續包裝要同時滿足環境、功能和經濟效益。在進行可持續包裝時,既要考慮包裝的結構合理、市場效應、貨架效果、消費者的接受程度等,還要預測環保包裝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廢棄包裝的回收等問題。

結語

除了以上的種植、生產加工、包裝等各環節的低碳保障,能源使用和運輸效率的變革也是低碳食品消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紐約一家以有機為主題的麵包店 BreadAlone 在麵包製作方面,就使用煤氣爐的熱油系統來烘焙麵包;該公司還與 Toast Ale USA 合作,收集多餘的麵包將其轉化為啤酒;運輸方面最佳化該公司的配送服務,使用更加省油的汽車運送產品並計劃採購電動貨車……這些都是幫助我們進入低碳食品消費的有益探索和切實舉措。

華中農業大學農業綠色低碳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何可曾表示,“建立和完善低碳農業價值實現機制,激發農業經營主體及消費者支援農業低碳發展的內生動力”,成為促進低碳農業乃至低碳食品消費發展邁向新臺階的關鍵所在。食品消費的碳中和閉環本就不是靠個人或某家企業的力量塑造,從農業種植到生產運輸,全產業鏈的低碳化都還在路上,仍需要生產者們科學協作、耐心攻關,消費者價值認可、大膽選擇,才能在低碳食品消費中帶來更多可喜的變化。

- - - - - - - - END - - - - - - - -

動點科技

@動點科技

動點汽車

@AutoNode

動點出海

@動點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