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在曹操心中,只有三位大將能夠和關羽相媲美,並非許諸和張郃

在曹操心中,只有三位大將能夠和關羽相媲美,並非許諸和張郃

在三國時期,出現了非常多的武將,其中有不少武將都名留千古,被後世封神。這次小編就要講一個三國時期非常厲害的武將——關羽。在建安二十四年的時候,關羽開始進攻樊城,當時關羽的威勢驚人,無人可擋。當時樊城的守將就是曹仁,曹仁被圍困之後,難以招架,請求援兵。

在此非常危急的時候,曹操必須要派大獎去支援曹仁,在曹操看來,只有三個人能夠擔當這樣的責任,能夠有這樣的能耐。那麼到底是哪三個人呢?曹操又對這三個人作出了什麼樣的安排呢?讓小編帶著大家細細去解讀一下吧。

曹操首先想到的,就是于禁。按照大部分人知道的劇情,于禁在援助樊城的時候,天公不作美,下了一場綿綿的大雨,雨水不停,直接導致了漢水的水量暴漲。這樣的極端環境下,就連平地上都漲了很深的水,難以行軍。而關羽趁機在上游蓄水,然後率軍乘船突進,攜天公之勢,一舉擒殺于禁、龐德。

在《三國演義》中,這一段被大肆誇張,是說關羽用兵如神,預測降雨,提前在上游蓄水,等到暴雨之時,開啟缺口,水淹七軍。然而,歷史中的水淹七軍,則沒有這麼神奇,基本上是一種純粹的天災,和關羽沒什麼關係。只不過于禁運氣太差了,最後還是敗了。

這並不是于禁不如關羽,只能說沒有做好天氣預測,天時不如地利。不過,于禁率先出戰,也可以看出,在曹操心中,于禁是可以和關羽相媲美的將軍。在《三國志·于禁傳》中,也有記載,是說曹操身處長安,派遣曹仁征討關羽,又派遣了于禁去幫助曹仁。可見於禁在曹操心中的地位還是非常高的。

眾所周知,曹操手下是有五位非常有名氣的大將,人稱五子良將。在五子良將裡面,職位最高,能力最強的那個人,就是于禁。所以于禁最後戰敗了,對曹操的打擊還是比較大的。或許曹操根本沒想到于禁會失敗,至少不會失敗的那麼快。

于禁失敗,曹操只能再派人去阻擋關羽,第二個人就是徐晃了。徐晃也是一代名將,非常的有韌性,徐晃屬於第二批去救樊城的軍隊了,在徐晃強硬的進攻下,關羽軍隊潰敗。只能放棄樊城,再度尋找機會。而曹仁趁機殺出,樊城之圍就此解除。

徐晃能力到底有多強?為何他能夠擊敗關羽,而同是五子良將的于禁則不行?這主要是因為于禁運氣不太好,遇上了暴雨,若是正面交鋒,于禁並不輸於關羽。而徐晃則是一位參加過多次戰役的老將,經驗非常豐富,數次破關羽軍隊,非常強勢。在《三國志·徐晃傳》中,就提及了曹操對徐晃的重視,用了一句“復遣晃助曹仁討關羽”,可見在曹操心中,徐晃是除了于禁之外的不二人選。

當然,最後還有一人,也是五子良將中的一位,張遼。張遼也是久負盛名,只不過在張遼趕往戰場的時候,徐晃已經打敗了關羽。但這並不能說張遼不如關羽,因為徐晃戰果在前,導致張遼沒有交手的機會。但是作為同樣被派出去抵禦關羽的人選,至少在曹操看來,張遼是有能力抵抗關羽的。

在曹操的五子良將中,這三人可以說是其中翹楚,經歷過非常多的戰役,都是身經百戰的大將,任何一人都不可小覷。後有史書記載“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可見五子良將在正史中的地位還是非常高的。可惜于禁的失敗,有點影響五子良將的名聲。于禁失敗雖有偶然原因,但自身也有一定的問題,當時的于禁久疏戰陣,難免發揮有所失誤,氣運不濟,失敗在所難免。

當然,關羽被後人稱為“武聖”,也足見他的實力。只不過關羽為人太過傲氣,自持甚高,這也是他失敗的最大原因。最終,樊城之圍被破,後方荊州被偷襲,在魏國和吳國的夾擊之下,最終敗走麥城,結束了傳奇的一生,也是讓人非常的可惜。但驕兵必敗,這也是自古以來的教訓,可見關羽失敗,也是有必然性的。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這件事呢?歡迎留言交流,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