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嘉靖不上朝,卻親自監工修了一個地方,《永樂大典》能倖存全靠它

明清時期的金匱

歷史是一個不斷層累疊加的過程,我們身處現代,好比是站在河流下游回顧上游,之所以還能領略千百年前古人的風采,除卻地下文物的出土,還有賴於大量史冊典籍、文獻檔案的流傳。古人對於文化傳承極為重視,這促使他們築石室、造金匱以收藏典籍。那麼金匱石室究竟藏有什麼奧秘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金匱石室為何物?

在古人的觀念中,金、石是最為堅固耐用之物。石室不言而喻,即是用石頭建造的房子,金匱倒不是金子所造,而是一種經過特殊處理的木櫃,常用金屬封鹼。

“以金為匱,以石為室,重鹼封之,保慎之義”,

是自金匱石室制度誕生以來就世代延續的傳統。

最早關於金匱石室的記載可以追溯到西周,《大戴禮記·保傅篇》載西周

“書之玉版,藏之金匱,置之宗廟”

,此時的宗廟就是由磚石建造的。《史記·老莊申韓列傳》載老子曾為

“周守藏室之史也”

,這裡的守藏室也很有可能是按照金匱石室的標準建立的。《史記·太史公自序》記述秦朝

“撥去古文,焚滅詩書,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圖籍散亂”

,這說明秦朝也有專門的金匱石室以藏典籍。

馮遠征話劇版司馬遷

為什麼要用金匱石室來儲存文獻典籍呢?首先是因為金匱石室十分堅固耐用,可流傳萬世,但更主要的還是為了防止火災。金匱石室並不易燃,就算髮生火災,也可以減少損失。人們還在金匱石室周圍開挖溝渠,儲水以備火災。

漢代建立後,設有石渠閣、蘭臺和東觀等機構儲存典籍,這些地方因存有大量的文獻典籍,因此往往與重大的文化事業相聯絡。司馬遷曾遍覽金匱石室之文獻典籍,故成《史記》。班固曾任蘭臺令,因此著有《漢書》。而《東觀漢記》也是由在東觀任職的官員編寫完成。

漢代石渠閣遺址

金匱石室制度自創立後就一直延續下來,就算是戰亂頻仍、動盪不安的魏晉南北朝也未中斷這個傳統,統治者依舊十分重視建設藏書機構。南朝梁時爆發的侯景之亂,導致大量文獻典籍被毀,這次動亂也因此被後世學者稱之為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次書厄。

此後的唐、宋、元都號稱盛世,自然重視文獻典籍的蒐集整理,唐代稱之為甲庫,宋、元謂之藏架庫。宋朝更有金匱之盟的傳說,即宋太祖和其弟、其母約誓,等自己百年後將皇位傳給弟弟,這道詔書由趙普負責眷寫,並由太后藏到了金匱中。可見當時對於金匱石室的運用是十分廣泛的。

陳建斌版 宋太祖

以上所列舉的這些藏書機構,大都因為年代久遠而失其祥,我們無法考證其原貌。但是明清時期的金匱石室制度不僅記載詳細,而且還有實物傳世,為我們提供了很大幫助。統治者對金匱石室內所藏文獻典籍一直諱莫如深,無形中更是給金匱石室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讓人心嚮往之。

二、明清時期的金匱石室

明朝初年,並未設立專門保管史冊典籍的機構與地點。至明代中期,府庫盈書,浩如煙海,建造藏書機構也就逐漸提上了日程。明孝宗時期,大學士丘濬上書說:

“自古帝王藏國史於金匱石室之中,蓋以金石之物為物堅固久,非土木,又能扞格水火,使不為患。”

丘濬所慮在於後世,他明白建金匱石室以藏文獻典籍,便可使

“祖宗功德在萬世,永傳信而無疑,國家典章垂百萬,遞沿襲而有本矣”

但明朝真正修建金匱石室還是始於嘉靖年間。嘉靖十三年(1534年),嘉靖皇帝下諭閣臣建造神御閣以藏祖宗御像,這裡的神御閣後來改名為皇史宬[chéng],成為了明清兩代儲存文獻典籍的場所。皇史宬歷經兩年,於嘉靖十五年落成。嘉靖帝對皇史宬的建造格外重視,從選址、經劃到動土建造,都親自過問,甚至親臨施工現場視察指揮。

現在的皇史宬

從皇史宬的設計上也可看出嘉靖帝對於藏書傳統的重視。首先,皇史宬坐落於南內,其外觀設計與紫禁城宮殿群並無二致,漢白磚石,琉璃瓦頂,與原有的宮殿群渾然一提。華麗與莊重兼具,體現出了皇家的氣魄與威嚴。

皇史宬建成之後,受到了高度評價:

“從古所無之異章,其鴻規廠麗,龍閣崔巍,石室金匱,不假寸木”

。“石室金匱,不假寸木”表明皇史宬在追求外觀上的賞心悅目之外,也注意實用性。

皇史宬內景

據史料記載,皇史宬內無樑無柱,屋內成拱形結構,窗戶極少,卻冬暖夏涼,可通風亦可防震。室內建有多個雕龍畫雲的金匱被擺放在漢白玉的基臺上,金匱內並不直接存放典籍,裡面擺放著一個個木匣,木匣嚴行密縫,內覆黃錦,再配以大鎖。這樣的石室金匱可防蟲、防蛀、防潮、防盜,完美地貼合了古人儲存文獻典籍的需求。起初皇史宬內這樣的金匱只有19具,但是到了清末已達152具。

自嘉靖十五年(1536年)皇史宬落成之後,後世明清各代皇帝基本沿用其制,並未加以更易,只不過偶爾對其進行檢修,以恢其宏。現在的皇史宬內只有一座御碑亭是清代建築,內有一碑,記載了皇史宬的來歷。

御碑亭

明清皇帝對金匱石室的要求簡直到了吹毛求眥的地步,如此大費周章地修建這樣一個場所,那裡面究竟藏著什麼呢?

皇史宬落成之後,很快就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批藏品,那就是嘉靖帝之前明朝歷代皇帝的《實錄》與《寶訓》。中國古代帝王向來重視前世之鑑,後事之師,因此自唐朝始,每位皇帝去世後,繼任之君就會替先帝編寫一部記載其言行舉止的實錄。唐宋亦有《實錄》,只不過多散佚,現已不多見,明清兩朝的《實錄》卻是傳世甚巨,頗為學界重視。《寶訓》則是從《實錄》中摘選的“可供傳誦宣佈者”編輯成冊,以為後鑑。

《明太祖實錄》

明代不修國史,以《實錄》為國史,在一定程度上這些《實錄》就是國家記憶,就是對祖先功績的記載,是可垂遞萬年,恩澤百代的,因此歷代皇帝都對這些文獻典籍極為重視。

但是到了後期,皇史宬就不單單隻有《實錄》《寶訓》了,大量珍貴的儒家典籍,諸如《性理大全》也被放在此處儲存。值得一提的是,嘉靖年間宮內失火,《永樂大典》差點葬身火海,嘉靖帝便命人謄錄了一本副本藏在皇史宬,後來其他諸本皆毀,只有藏在皇史宬內的《永樂大典》儲存了下來。嘉靖皇帝多年不上朝,是歷史上有名的奇葩帝王,但《永樂大典》能夠儲存下來還真是要感謝他。

現在存留下來的永樂大典

清朝建立之後,承襲明制,仍將歷代的《實錄》《寶訓》《玉碟》等珍貴文獻存放於此。這些珍貴典籍原本靜靜地躺在金匱內,直到1900年的某一天,一群強盜衝進了這裡,撬開了金匱,搶走了一大批珍貴的文獻,只留下滿地狼藉。

八國聯軍的劫掠給皇史宬造成了巨大傷害,除了被搶走的文獻典籍,更多的遭到了士兵的野蠻破壞,大量文獻典籍汙穢不可識。清朝滅亡之後,皇史宬內的文獻典籍或被人盜賣,流入民間,或毀於戰火,倖存下來的部分現如今則被儲存在各大檔案館內,成了史學研究者們與古人對話的橋樑。

皇史宬作用雖然十分重要,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是明清時期唯一儲存文獻典籍的地方。例如,明朝黃冊就儲存在南京玄武湖,清代內閣亦存有大量檔案,民國時教育部因為財政緊缺,還將這些檔案打包售賣,史稱“八千麻袋”事件,轟動一時。

文史君說:

金匱石室制度是我國古代為儲存文獻典籍所作的最大努力。自西周始,後世歷朝歷代加以沿襲,明清時期達到了巔峰。這對於我國的文化事業的傳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到了近代,羸弱的國家既然無法抵禦列強的侵略,就算是堅固的金匱石室也無法阻止文獻典籍的外流與破壞,這背後折射出的是一個國家在崩潰之際的無奈與傷痛。

參考文獻

1、傅璇宗:《中國藏書通史》,寧波出版社,2001年。

2、秦國經:《石室金匱皇史宬——我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皇家檔案庫房》,《中國紫禁城學會論文集》第六輯上,2007年。

(作者:浩然文史·景蘇)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團隊文史科普自媒體,全網主流平臺文史類優質作者。

讓專業的歷史更有趣,讓有趣的內容更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