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曹操率軍盜了一座陵墓,養活了軍隊3年

摸金校尉一詞想必是盡人皆知的,現如今關於盜墓的小說中,摸金校尉一詞出現的頻率是非常高的。盜墓賊在古代的稱謂就是摸金校尉,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稱謂,全是因為曹操。作為三國時期實力最強的諸侯,曹操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曹操在掌管軍隊的時候,同樣遇到過困難。

軍餉是一個軍隊非常重要的東西,假如發不出軍餉,那麼士兵計程車氣就會面臨下降。曹操對此肯定是深知的,想要提高一個軍隊計程車氣,大肆獎賞肯定是必不可少的,獎賞就離不開金銀珠寶,這些都是需要錢財的。曹操掌管的軍隊同樣需要大量的軍餉,但是鉅額的軍餉是曹操吃不消的。

那麼問題來了,曹操是如何解決軍餉問題的呢?三國時期,戰事頻起,為了應對戰爭所需消耗的大量軍費,魏蜀吳三國都費盡了心思。早期的時候,雖然魏蜀吳三國的實力不同,但是養活軍隊都是需要軍餉的,這時候魏蜀吳三國為了軍餉想盡辦法。說起三國時期的曹操,我們在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奸詐小人。

這樣的印象主要來自三國演義。不過歷史上的曹操肯定不是這樣的。如今的考古學界流傳著一句話,叫做“漢墓十室九空”,也有人認為,漢墓的考古,完全是憑運氣的事情。為何是“漢墓十室九空”呢?原因就是漢朝的古墓大部分被盜過,三國時期,就是一個盜墓頻發的時期。

大亂世的情況下,根本沒有人去看護這些古墓。其次,亂世之中,人們肯定知道古墓中有很多珍寶,因此盜墓賊將目標放在了漢墓上。曹操曾經因軍費難以籌措,竟打起了死人的主意,向“死人借錢”,透過盜墓來補貼軍餉。從古至今,盜墓都是存在的,只不過現如今古墓的保護措施完整,盜墓已經是相當罕見了。

曹操因為盜墓,被其他人稱之為盜墓賊,曹操雖然心虧,但畢竟是一方君主,自然不滿意這個稱呼,就想出了摸金校尉一詞。盜墓活動就屢見不鮮,曹操卻成為了官方第一個大規模盜墓的人。《為袁紹檄豫州》記載了“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雖然後世有人質疑,此文有著抹黑曹操的嫌疑,但是曹操從未對自己盜墓的行為做出過辯解。

曹操自從盜墓之後,日子就很好過了。曹操盜墓養活了軍隊三年,那麼問題來了,曹操盜取了誰的墓呢?竟然可以養活軍隊三年時間,這個古墓肯定是非富即貴。根據清朝學者楊守敬在《水經注疏》中說:“操引兵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數萬斤。”根據這樣的記載來看,曹操盜取的是梁孝王的墓,收到珠寶金玉數萬斤。

可問題是,一個清朝人,怎麼可能知道曹操盜取誰的墓呢?東晉時史學家孫盛寫的《魏氏春秋》中也曾記載了陳琳一篇討曹“檄文”,其中說“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柏桑梓,猶宜恭肅,而操率將校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又署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曹操想到了一個詞,就是摸金校尉。曹操還設立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官職,讓人專門進行盜墓,用以補貼軍餉。隨著戰事的發展和軍隊的發展壯大,軍餉的開支越來越大,曹操已無力支付龐大的軍餉,所以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以盜墓來補充軍資。曹操盜取的墓,就是梁孝王劉武的墓。

七國之亂中,劉武率兵抵禦吳楚聯軍死守梁都睢,捍衛了國都長安,由於戰功卓著,戰後得到了漢景帝的重賞。梁孝王去世後,葬於芒碭山,並將大量的金銀財寶帶入到了墓中。《水經注疏》也記載:“操引兵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數萬斤。”曹操在劉武的墓中盜取了大量的珍寶,但這些珍寶具體有多少,各種版本的記載中各有不同,所以難以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