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收到氣象災害預警怎麼辦?氣象預警專家給你支招

夏季是強對流天氣多發的季節。透過準確、及時的預警,幫助公眾更好防範災害性天氣,在夏季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近日,中國氣象局啟動氣象災害(暴雨)預警訊號最佳化調整工作,各級氣象部門將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增加雷雨(暴)大風預警訊號,並將1小時雨強納入暴雨預警訊號標準。此外,各地氣象部門還將根據本地實際,增加雷雨(暴)大風預警訊號,其中包含雷電、強對流天氣、短時大風、短時強降水等預警內容。

你知道嗎?就像過馬路要看紅、黃、綠3種顏色的交通訊號燈,氣象災害預警也有“訊號燈”——氣象災害包括颱風、暴雨、暴雪、寒潮、大風、沙塵暴、高溫、乾旱、雷電、冰雹、霜凍、大霧、霾、道路結冰等,根據氣象災害嚴重程度,從低到高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對應級別分別為Ⅳ級(一般)、Ⅲ級(較重)、Ⅱ級(嚴重)、Ⅰ級(特別嚴重)。

災害級別不同,採取的防禦措施也不同。以暴雨為例,若看到藍色預警訊號,出行尤其是駕車時就要注意路面積水情況;黃色預警時,要停止在空曠地方的戶外作業,危險地帶人員和危房居民要轉移到安全場所避雨;橙色預警時,處於危險地帶的單位應當停課、停業,並注意防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紅色預警時,要停止集會,停課、停業,政府部門啟動應急和搶險工作。

目前,氣象預警可透過國家突發事件預警資訊釋出系統等途徑進行釋出,在手機、電視、廣播、網站等渠道及時傳播。國家突發事件預警資訊釋出系統依託國家、省、市、縣四級預警資訊釋出中心,接入了20餘個行業或部門的200餘類預警資訊。

早預警早行動,方能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預警從“出爐”到傳遞至受影響人群,留給人們採取防災避災措施的時間,往往只有幾小時甚至幾十分鐘。在這有限的時間裡,各部門必須有效銜接應對,方能切實保障好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我國地理範圍較大,氣候複雜多樣,各地受氣象災害影響的種類和影響程度也不完全一樣。比如12小時內50毫米的降水,發生在多雨的華南沿海地區,與發生在少雨的西北地區相比,造成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因而釋出的預警訊號級別也可能不同。因此我們更應關注本地暴雨預警的級別,而非降水的量級。平時,我們也應該留心天氣預報和預警資訊,掌握一些氣象和氣象災害防禦的小知識。(作者為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預警釋出室副總師)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