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嫩林線鐵路工人:用青春在盤古“開天地”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1月28日上午,一陣歌聲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嫩林線517公里處鐵道線上迴盪,加格達奇工務段盤古線路車間工作隊剛剛完成春運期間的線路檢修作業,返回工區的路上,線路工付鑫和4名同事邊走邊唱。天氣雖然低至零下37攝氏度,可小夥子們熱情似火。

鐵路工人在零下37攝氏度的戶外開展線路檢修工作。原勇 攝

大與小

25歲的付鑫家在哈爾濱,2019年大學畢業後,他和12名同學來到了盤古線路車間當鐵路工人,前來接他們的工長姜洪對他說:“盤古大,大到可以‘開天地’,盤古也小,小到在地圖上都找不到。”付鑫上網搜,除了冷,盤古鎮的資訊寥寥。

盤古鎮位於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塔河縣,這裡最低氣溫達零下53。2攝氏度,一年無霜期只有80多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盤古作為大興安嶺重要木材出產地,當地人口曾經達到萬人。“天保工程”實施後,大批林業工人舉家搬離,如今的盤古只有不到800人。

“平時街上連人都見不到,鎮裡只有一個超市,其實就是個小賣店,裡面的商品少得可憐。”付鑫回憶起剛來時的場景笑著說。

49歲的工長姜洪在這裡工作了8年,車間裡職工共60人,平均年齡44歲,工作最久的艾長義已經在這裡工作了25年,車間主任劉海濤的爺爺、父親都曾在這裡工作。

盤古雖小,卻責任重大,嫩林鐵路是古蓮河煤炭外運的重要通道,這裡還開行一對6245/6次“公益慢火車”,是冬季沿線百姓上學、就醫、採購生活物資的唯一通道。盤古線路車間就負責養護這裡的69。1公里線路,這裡最大的一段坡道,列車上坡要加掛補機,前拉後推才能闖過去,是嫩林鐵路線的“咽喉”。

加格達奇工務段盤古線路車間工作隊進行春運期間線路檢修作業。原勇 攝

冷與熱

“要知鐵路苦,就得去盤古”。盤古的極寒天氣、孤獨寂寞、山高雪大的特色,也讓這個偏居北方的小鎮成為鐵路工作艱苦的代名詞。

剛報到時,小夥子們只帶來了衝鋒衣,雪地靴,單位配發的大棉褲和棉鞋被小夥子們丟在一邊。“醜,還厚,穿上後連蹲都蹲不下。”然而,在體驗了一次室外作業後,小夥子們再也顧不得“形象”了。“好不好看有什麼關係啊,誰冷誰難受!”

冬季鋼軌易產生凍害,車間管轄的線路都在山林之中,其中西羅奇二號隧道距離車間近40公里,要先坐一個多小時的汽車,到了山嶺,再走近40分鐘才能到達。他們要帶著400多斤的機具,再徒步走進隧道。刺骨的寒風中一干就是6個小時,到了中午,幾個人在雪地裡生一堆火,翻烤著饅頭,就算解決了午飯。

“這裡雖然冷,但工作時我們心裡是火熱的,大夥一起保障鐵路線路安全暢通,讓沿線的老百姓過個安穩年,就是我們這份工作的意義。”付鑫說。

冬季戶外作業下,鐵路工人撥出的哈氣凝成“冰霜”。原勇 攝

去與留

盤古的苦,讓年輕人打起了退堂鼓,姜博文給家裡打電話訴苦,被付鑫無意間聽到。

“咱們這裡雖然苦,我倒覺得是一種難得的經歷,‘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堅持住就一定能幹出個樣來,這裡的冰天雪地,就是我們的金山銀山。等你成為工班長了,再給你媽媽打電話報喜,媽媽會更高興!”晚上例行的“臥談會”,付鑫的話,讓姜博文心中一動。

想通了,工作起來更加順暢,這批年輕人每天爭著和師傅下現場,細心揣摩老師傅們整治鋼軌水平和高低時的“土辦法”。下班後,他們也把大部分時間用在理論學習上,技術業務水平提升很快。

來了兩年多,年輕人原本白淨的臉龐變得微紅,面板也糙了,可是他們卻覺得很驕傲,“這就是勳章,紀念我們在最冷的地方開天地,這多酷啊。”

“我在這裡工作二十多年了,大山裡的苦我們最清楚,這麼多年,很多人來了又走,真沒想到這幾個小夥子在這兒能安下心,紮下根,我們老哥幾個也佩服他們!”艾長義由衷地說道。

種與播

近兩年,車間裡退休的老職工越來越多,年輕人逐漸成為維修工隊的主力。25歲的楊浩因為技術業務過硬,在漠河線路車間擔任維修工隊班長;26歲的李強成長為塔河線路車間維修工隊班長。26歲的付鑫在全段線路工技術比武中取得優異成績,當選為維修工隊第二任團支部書記。

曾經以苦聞名的盤古車間已然成為工務人才培養的“孵化站”,很多人要在這裡紮根安家。

“在這攢錢很容易,主要是沒有地方花。”鄭博文笑著說,“這兩年半,我攢了十多萬,夠買房子的首付了,我準備把物件接來結婚,以後生了娃,還讓他接我的班,就在這兒紮根了。”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平凡的堅守最動人心,哼唱著《平凡之路》,看著雪霜在窗上結成漂亮的冰凌花,這幾個新大興安嶺人笑容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