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傳統教育走出來的人才是什麼樣的?

《滾雪球》

文|周雪松

圖|基於CC0協議

通識教育是幹什麼的?通識教育就是為了讓我們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成為一個跨界的知識高手,而且把我們培養成一個敢於懷疑,勇於探索,自信而又謙卑,努力而又從容的“得道”者。

那什麼又是“得道”者呢?就是不能夠僅僅用成功和辛福來定義的那種人,讓人一看到他,不是羨慕和嫉妒,而是想追隨的那種人。

為什麼我們接收了傳統教育後,還要學習通識教育呢?傳統教育畢業後可能會成為你第一個工作的敲門磚;而通識教育,卻能教會你,在你換到第五份工作時,仍然能用得上的最實用、最基本的技能。這正是何帆老師在他的專欄《何帆的北大讀書俱樂部》一年的課程裡,最核心的一個關鍵詞:通識教育。

今天,我們先不說通識教育,而要說說我們每個人都接受的傳統教育。

在傳統教育裡面,我們最最嚮往的學府,可能就是向哈佛大學之類的世界頂級名校了,然而哈佛學院前任院長,也就是負責哈佛大學本科教育的哈里·路易斯是怎麼說的。他說:“大學已經忘記,它們對大學生的成長所承擔的更大的教育責任是幫助他們尋找自我,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使命”。他毫不客氣地說:“哈佛大學已經不再懂得什麼是優質的教育。”

為什麼哈里·路易斯說:哈佛大學已經不在懂得什麼是優質教育了呢?我們來看看在他的眼中,哈佛大學的學生都是什麼樣的?

“內心焦慮的狂鴨”

你看湖中的鴨子,表面上看很是優雅,但是鴨子的腳蹼卻在湖面下面拼命的狂扒。那些精英學校的學生也一樣,比如那些常青藤名校的學生,表面上看是那麼的優秀,那麼的光鮮亮麗,但是他們的內心卻是那樣的空虛和焦慮。因為他們的周圍都是那些更優秀的精英,每一個人如果不拼命的努力,就會被其他人甩掉很遠很遠,所以他們每個人都很焦慮。

“只會競爭的長頸鹿”

長頸鹿為了生存,他們就會不斷的伸長脖子,吃到更高的美食,他們之間就會不斷的競爭,所以脖子不斷的進化,變成畸形。那些名校的學生同樣,他們其實很多時候那麼出色並不是出自自願的,他們往往都是為了想戰勝別人,才逼迫自己更優秀。

“不知道水是什麼的魚”

天才作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講過一個故事,大意就是兩條小魚在水裡遊,遇到一條老魚問他們,今天水裡怎麼樣?其中一條魚,很費解的問另一條魚:水是什麼?那些優秀的精英學生,在這種教育制度下,往往就已經忘記了學習的真正意義是什麼,他們失去了學習的真諦,他們在這種教育體制裡,在那種環境中,很迷茫,很被動的學習,有的時候只是為了讓別人看到一個更成功的自己而已。

“優秀的綿羊”

最後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這些名校的學生都是“優秀的綿羊”,他們每一個人看起來都那麼優秀,其實他們是一群懦弱,懵懂無知,盲目追隨的綿羊。

所以,我們要尋找自我,建立起我們自己的知識架構,做一個終身學習者,這就是我們學習通識教育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我訂閱何帆老師的專欄的理由。

《滾雪球》每週四、日更新。

keep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