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山東廢品站“清朝紅衣大炮”經鑑定為仿製品,專家:機械加工,破綻太多

極目新聞記者 杜光然

近日,山東一廢品站發現兩門疑似康熙年間的“紅衣大炮”,經當地文物專家現場初步鑑定為真品。可很多網友檢視照片後,紛紛對大炮的真偽存疑。23日,專門研究火炮史的專家向極目新聞記者表示,確實是假的,炮架材料、銘文、炮膛等方面都不對。

網傳圖片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此事報道後,網上有很多文物愛好者對大炮進行了分析和討論。大家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並曬出了相應的證據。

隨後,記者透過查詢發現,在某二手交易平臺4月19日上架過同款商品,售價2。68萬元。賣家在商品介紹中寫道:“民國鑄鐵紅衣大炮一對,用料厚重,全品包老。博物館、民俗園、飯店、賓館、會所擺放”,展示的圖片和莒縣廢品站發現的兩門大炮有較高的相似度。

此前,山東日照市莒州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表示,這兩門大炮是暫時存放在博物館,專家對大炮進行了一個初步鑑定,但軍事兵器方面比較冷門,專家也拿不準,真偽還不確定。現在莒縣文物部門的工作人員已準備去山東省文物鑑定中心找專家來鑑定了,待結果出來會向社會公佈。

23日下午,據齊魯晚報報道,莒州博物館工作人員回覆稱,經過省文物專家的鑑定,透過大炮的鑄造工藝、形制和銘文等方面綜合判斷得出結論,這兩門大炮為當代仿製品。同時也感謝各界對於文物保護工作的關心。

對此,河南科技大學專門研究火炮史的劉鴻亮教授接受極目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上述兩門“紅衣大炮”是假的,炮架使用的材料不對,古炮架一般都是木質,反後座需要,一般不會是鐵質。銘文不會寫“炮”字,會寫為砲或礟,這個銘文字型屬於電腦字型。那個年代的火炮,都是手工打磨,古炮炮膛一般很粗糙,幾乎每一門都不相同。這次發現的“紅衣大炮”炮膛很顯然是現在機械加工的,仿造者可能是參考故宮前的神威大將軍仿製的,但是破綻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