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明朝十六位皇帝,五分鐘瞭解完

明朝從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到公元1644年崇禎滅亡共傳了16帝,歷經276年。平均年齡41歲,其中40歲前去世11位。

 1.明太祖朱元璋

(生卒1328年-1398年)原名朱重八,濠州(今安徽鳳陽)人,農民出身。1368年-1398年在位三十年,大明王朝建立者,推翻元朝,打敗陳友諒、張士誠等其他農民政權,建都應天府(今南京),年號洪武。在位期間設立錦衣衛,實行“剝皮實草”等酷刑嚴懲貪贓枉法者,借“胡惟庸案”和“藍玉案”兩次誅殺官員四萬餘人,但也創下了“洪武之治”的盛世。

2.明惠宗朱允炆

(1377年-1402年)太子朱標之子,主標死後,被立為帝。1398年-1402年在位四年,年號建文。即位之初就對自己的藩王叔叔們“削藩”,結果發生了燕王朱棣的“靖難之役”,把自己的皇位削丟了。

3.明成祖朱棣

(1360年-1424年),朱元璋四子,1402年-1424在位二十二年,年號永樂。“靖難之役”中造反成功,把自己的侄子朱允炆趕下了臺,自己登立帝位,在位期間,編撰《永樂大典》,派遣鄭和七次下西洋,遷都順天府(今北京),創下“永樂盛世”。

4.明仁宗朱高熾

(1378年-1425年),朱棣長子,1424年-1425年在位十個月,年號洪熙。仁政治國,赦免靖難舊臣,平反冤獄,止戈休民。可惜積勞成疾,壽命太短。

5.明宣宗朱瞻基

(1398年-1435年),朱高熾之子,1425年-1435年在位十年,年號宣德。平定了叔叔漢王朱高煦叛亂,德政治國,創下“仁宣之治”,喜好蟋蟀,又稱“促織天子”,37歲英年早逝。

6.明英宗朱祁鎮

(1427年-1464年),朱瞻基長子,分別於1435年-1449年和1457年-1464年共在位二十一年,年號分別為正統和天順。“土木之變”被瓦剌俘,放回後發動“奪門之變”又登上皇位。

7.明代宗朱祁鈺

(1428年-1457年),朱瞻基次子,1449年-1457年在位八年,年號景泰。英宗之弟,英宗被俘後,被于謙擁立登上皇位,誓死保衛北京城,拒絕遷都,拒絕求和,屢破瓦剌,取得勝利。軟禁放回的英宗七年,後被英宗再次奪位,死後沒進十三陵。

8.明憲宗朱見深

(1447年-1487年),朱祁鎮長子,1464年-1487年在位二十三年,年號成化。“釐正奪門”,平反於謙,獨寵萬貴妃,晚年怠政,好方術和封官。當時的朝廷被稱為“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

9.明孝宗朱祐樘

(1470年-1505年),朱見深三子,1487年-1505年在位十八年,年號弘治。在位期間恭儉有制,勤政愛民,史稱“弘治中興”,36歲病逝。

10.明武宗朱厚照

(1491年-1521年),朱祐樘長子,1505年-1521年在位十六年,年號正德。在位期間誅劉瑾、敗蒙古,平定安化王之亂、寧王之亂,後期安逸享樂,建設豹房,船上游玩時落水染病而死,年僅30歲,無子嗣。

11.明世宗朱厚熜

(1507年-1566年),朱見深之孫、朱祐樘之侄、武宗朱厚照堂弟。興獻王朱祐杬之子。1521年-1566年在位四十五年,年號嘉靖。早前開創了嘉靖中興的局面,晚年通道教、寵方士,“壬寅宮變”差點死於宮女手中。韃靼“庚戌之變”盡失顏面,戚繼光抗倭取得勝利。

12.明穆宗朱載垕

(1537年-1572年),朱厚熜三子,1566年-1572年在位六年,年號隆慶。在位功績:“俺答封貢”與“隆慶開關”使明朝重現中興氣象,史稱“隆慶新政”。

13.明神宗朱翊鈞

(1563年-1620年),朱載垕三子,1572年-1620年在位四十八年,年號萬曆年。在內閣首輔張居正輔政下整頓朝正,改革體制,史稱“萬曆中興”。後期執政後朝政腐敗,發生了東林黨爭、國本之爭等重大事件,經朝鮮之役與薩爾滸之戰後,國立由盛轉衰。

14.明光宗朱常洛

(1582年-1620年),朱翊鈞長子,1620年在位一個月,年號泰昌。發生三大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貪財好色,服紅丸致死。

15.明熹宗朱由校

(1605年-1627年),朱常洛長子,1620年-1627年在位七年,年號天啟。在位時任用宦官魏忠賢,製造了“乙丑詔獄”“丙寅詔獄”等冤獄,政治腐敗,後金努爾哈赤乘機攻佔瀋陽。好木工,意外落水生病後服藥死亡。

16.明思宗朱由檢

(1609年-1644年),朱常洛五子,朱由校異母弟,1627年-1644年在位十七年,年號崇禎,明最後一位皇帝。性多疑,剛愎自用。在位期間剷除閹黨,勤於政事,厲行節儉,平反冤獄。李自成攻破北京時,自縊於煤山,死前於袍服上大書“勿傷百姓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