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若孫權偷襲的是合肥而不是荊州,曹魏會滅亡嗎?你看司馬懿怎麼說

關羽水淹七軍後,

若孫權選擇偷襲合肥,而不是荊州,曹魏會被一舉滅亡嗎?你看司馬懿是怎麼說的!

水淹七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不可一世的曹操,

連續遭到了兩次重大打擊

!首先,在漢中戰場,曹操徹底戰敗,被他一向看不上的劉備打得灰溜溜撤退,損失了漢中一大塊地盤,自此以後數十年,曹家人再也未能染指漢中。其次,就在漢中戰敗不久後,曹軍又在襄樊戰場上被打得大敗,損兵折將!

曹仁號稱曹軍中的“天人”,結果在襄樊戰場被關羽吊打,都不敢出城再戰了,只能龜縮城池。于禁在曹軍中當了數十年將軍,威名最甚,結果他在襄樊戰場上被關羽打了個水淹七軍,損失數萬曹軍,自己也灰溜溜地投降了關羽,令人大跌眼鏡!而在此之後,曹軍內部也出現了很大的混亂,不少人都看到了曹魏的虛弱,紛紛揭竿而起,反抗曹操,

起義軍甚至出現在了許都的附近

,令天下大驚!

《三國志》: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

面對接連的慘敗,饒是曹操這種久經戰陣的猛人,也開始露出了怯意,想要

遷都以避關羽鋒芒

,可見當時的形勢,對曹魏是多麼的不利!可接下來發生的故事,卻再度令人大跌眼鏡!

關羽水淹七軍後,曹魏內部很多人都站出來反抗,呼應關羽,眼看曹魏即將陷入內憂外患,關羽有可能直指許都,孫權卻在這個時候背叛了關羽,出兵偷襲了關羽的後方!

從赤壁之戰開始,孫權就算是劉備這方的盟友,面對曹操這種勁敵,孫權和劉備都無法單獨抗衡,所以他們只能聯合在一起,共同對抗曹操,也正是因為有這種共同的利益訴求,所以雙方維持了十多年的聯盟友好關係。

可就在曹操疲態盡顯之際,孫權卻背叛了聯盟

,選擇了和曹操合作,偷襲荊州,這太令人意外了!

而此戰最終的結果,也令人非常遺憾,由於孫權偷襲了荊州,關羽被斷了後路,只能向益州方向突圍,最終被吳軍追上斬殺。關羽死後,劉備興兵伐吳,在夷陵之戰中被打得大敗,自此以後,

蜀漢徹底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機會

,而失去了蜀漢的幫助,東吳也徹底失去了擊敗曹魏的機會,於是天下雖然是魏蜀吳三國鼎立,但其實吳蜀兩國只是在苟延殘喘,真正有機會一統天下的國家只有魏國!

關羽水淹七軍後,形勢一片大好,曹魏危在旦夕,但孫權的背盟,卻破壞了大好的局面,於是曹魏得以喘息,最終成功的挺了過來,令人遺憾!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當時孫權沒有背叛聯盟,沒有去偷襲荊州,而是出兵進攻曹魏的合肥,結局會如何呢?

孫權和關羽能夠一舉滅亡曹魏嗎?

事實上,早在曹操猶豫要不要遷都之時,司馬懿就針對這個問題,給出過相關見解!

《晉書》:是時漢帝都許昌,魏武以為近賊,欲徙河北。帝諫曰:“禁等為水所沒,非戰守之所失,於國家大計未有所損,而便遷都,既示敵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孫權、劉備,外親內疏,羽之得意,權所不願也。可喻權所,令掎其後,則樊圍自解。”魏武從之。

關羽水淹七軍,大敗於禁,俘虜曹軍近三萬精銳,令天下大驚,眾人都看到了曹魏的虛弱,於是紛紛揭竿而起,想要一舉滅亡曹操,起義軍甚至出現在了許都附近,於是曹操想要遷都到河北。就在曹操猶豫之際,司馬懿站出來勸阻了曹操!司馬懿的觀點,主要有兩個。

其一、于禁之敗,並非敗在軍力不如關羽

。司馬懿認為,于禁之所以會敗給關羽,並非因為于禁的軍事能力不行,曹軍的戰鬥力不如蜀軍,而是因為天氣原因。當時的襄樊戰場,正在發大水,據記載洪水甚至有三丈高,而曹軍很多都是北方人,又沒有準備大船,所以他們被這種極端天下打了個措手不及,只能拋棄物資,前往山坡上避水。而當時的關羽軍隊,因為長期處於荊州,有充足的大船,可以趁著大水進攻曹軍,所以曹軍才會敗得這麼慘!

說白了,于禁之敗,只是敗在了天氣,並不能說明曹軍將領能力不行,曹軍軍隊戰力不行!

于禁雖敗,但並未影響到曹軍的整體實力

,所以曹操完全沒必要遷都。相反,若此時選擇遷都,那就間接地向世人證明,曹軍確實不行了,到時候人心會出現大的混亂,而人心一亂,曹魏就真的失去了和關羽抗衡的能力!

其二、孫權和劉備的關係,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

雖然從赤壁之戰開始,孫權和劉備維持了十多年的良好關係,但是這種聯盟關係,其實是在曹操的壓迫下形成的,一旦曹操的壓迫消失,孫劉兩家必將翻臉!

事實上,早在劉備打下益州時,孫權就曾派人去向劉備討要荊州,只不過劉備不願意還給孫權。為此,雙方還曾大動干戈,最終還是因為曹操威脅到了益州,劉備才向孫權認慫,割讓了荊南三郡,要不是因為曹操,估計這一次雙方就要大打出手!由此可見,劉備和孫權的關係,遠沒有那麼牢靠,

雙方的利益存在著很大的衝突

孫權當年把荊州的南郡借給劉備,是希望劉備幫忙抵抗曹操的,但隨著劉備實力的增強,荊州的關羽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孫權的安全!南郡處於長江上游,而關羽又訓練了一支強大的水軍,一旦關羽和孫權翻臉,他完全可以順流直下,直取江東,所以說孫權非常忌憚關羽,他對南郡非常渴望!

一旦有機會拿到南郡,孫權會毫不猶豫地動手

,因為這關係到東吳的生死存亡!

總的來說,司馬懿看到了兩個非常重要的點,

一是曹軍實力仍在

,並不遜色於關羽,二

是孫劉兩家的關係外親內疏

,有很大的操作空間,所以他不建議曹操遷都,認為只要曹操硬抗下去,就可以徹底的挫敗關羽,而最終的事實發展,也確實如司馬懿所料,孫權選擇了背叛劉備,關羽被打得大敗!

那麼問題又來了,關羽之所以戰敗,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孫權偷襲了荊州,可現在孫權不偷襲荊州,反而配合關羽攻打合肥,此時司馬懿所說的第二點就不成立了,曹魏遭受兩面夾擊,豈不是就完蛋了?……事實上,在本文看來,即便孫權配合關羽去攻打合肥,

事情的最終發展,也會如司馬懿所料

,因為司馬懿的那兩個點,是沒法短期內改變的!

一、關羽在正面戰場失利!

司馬懿分析過,說于禁之敗,並不是因為能力不行,而且敗在了天氣。後來曹操派徐晃出兵樊城,最終成功地擊退了關羽,解了樊城之圍。也就是說,即便孫權進攻合肥,

只要曹操派徐晃出兵樊城,關羽仍然會被擊退!

關羽手中的兵力畢竟不多,失去了地利優勢,他沒辦法正面擊敗曹軍!另外,雖然孫權出兵合肥,但他的軍事能力是人盡皆知的,在張遼的防守下,合肥必定會固若金湯,孫權完全拿合肥沒有辦法!

所以說,即便孫權不偷襲荊州,而是出兵合肥,關羽在前線也會被徐晃擊敗,張遼也能成功地守住合肥!

二、孫劉兩家的關係不夠穩固!

關羽在樊城前線被擊退,只能據守漢水,而孫權在合肥興師動眾,也沒辦法取得任何戰果,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孫權必定會撤軍,畢竟虧本買賣大家都不想做。這個時候,

擺在孫權面前就只有兩條路,一條是認栽

,沒打下合肥,反而損失了大量的物資,孫權自認倒黴,退兵回去繼續過日子。

另一條路就是孫權不甘心,要想辦法找回場子

,彌補自己在合肥用兵的損失。既然打不過曹軍,那麼孫權就只能向關羽動手,所以最終孫權仍然有可能出兵偷襲荊州,重演歷史上的那一幕……

總的來說,孫權和劉備之間的關係貌合神離,雙方的利益點不同,

孫權忌憚關羽,想要奪取南郡

,一旦他在合肥用兵失利,關羽在樊城用兵失利,孫權完全有可能對荊州動兵,出兵偷襲關羽後方,所以最終荊州仍然有可能落於孫權之手,關羽仍然有可能戰敗致死!而曹魏,則可以安安全全地活下來,並不會有太大的損失,更不要說被滅亡了!

結語

若孫權偷襲的是合肥而不是荊州,曹魏會滅亡嗎?你看司馬懿怎麼說!司馬懿認為,于禁之敗,是敗在了天氣,不是敗在了實力不足,所以只要曹操繼續向樊城增援,關羽必敗,最終,也確實是徐晃擊退了關羽。與此同時,司馬懿也認為,孫劉兩家關係並不好,一旦給了孫權機會,孫權肯定會對荊州動手,所以別看孫權出兵合肥,可一旦他在合肥戰敗,關羽又在樊城失利,那麼孫權肯定會向荊州動手,偷襲關羽。所以說,

即便孫權偷襲的是合肥,曹魏也不會滅亡

,相反,若關羽不及時退兵回荊州,他倒是有可能重蹈覆轍,為孫權所滅!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