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李巖與劉宗敏並無交情,為何被殺之後,劉宗敏卻勃然大怒?

李巖,文武雙全有勇有謀,明末李自成起義軍的重要將領。在明末的歷史上,李巖是一個重要人物,李自成進京的關鍵智囊,更是一個令人惋惜的悲情英雄。

然而,在李巖被殺之後,與他並無特別交情的劉宗敏,卻勃然大怒甚至要為李巖報仇,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李自成得到李巖之前,雖然猶如打不死的小強,但卻屢戰屢敗。然而,李巖加入隊伍之後,李自成越戰越強,最終用李巖之策而收拾民心,最典型的是“開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得以建號大順,挺進京師。

可以說,李巖對李自成事業而言,就是一個關鍵人物,能起到質變作用。但李自成敗退京師撤往河南時,牛金星陰謀陷害李巖,最後李自成密令除掉李巖!

《明史·李自成傳》牛金星陰告自成曰:“巖雄武有大略,非能久下人者。河南,巖故鄉,假以大兵,必不可制。十八子之讖,得非巖乎?”因譖其欲反。自成令金星與巖飲,殺之,賊眾俱解體。《明季北略》牛金星曰:李巖此去必不返,叛形早已露,不如誅之。自成信其言,令金星設酒誘而殺之。

牛金星殺李巖的過程很有趣,猶如演義小說中狗血套路“伏三百刀斧手於帳後,摔杯為號”,一聲令下,將前來赴宴的李巖和其堂弟李牟砍死。總之,牛金星是直接謀殺李巖第一人,李自成是幕後兇手。

這裡有一個問題,李巖對李自成幫助極大,李自成為何要殺了李巖?筆者認為,應該與秦昭襄王殺白起一樣。

秦昭襄王攻趙不利,損失極為慘重,白起獲悉之後卻說,“當初秦王不聽我的計謀,結果如何?”由於白起三番兩次不想擔任秦軍主帥,又說出這些反襯秦昭襄王無能的話,最終在范雎讒言刺激之下,秦昭襄王賜死白起。

李自成能夠打到北京,李巖是一個關鍵人物,但李自成進京之後,李巖曾進諫四件事,提出不同意見,其中就有嚴肅軍紀和招撫吳三桂父子這兩項重要建議。但李自成的態度是:“自成見疏,不甚喜,即批疏‘知道了’”,最終鑄成無可挽救的大錯。

因此,李自成的失敗,反而襯托出李巖的正確。於是,惱羞成怒之下,李自成下令處死“反襯他無能和錯誤的李巖”,以後不用面對李巖了。至於牛金星的嫉妒讒言等,只是次要原因。

然而,除了李巖等之外,起義軍在京城幾乎集體犯錯,包括劉宗敏(追贓索餉等,學者考證陳圓圓當時不在北京,劉宗敏搶陳圓圓是史家汙衊)。既然李巖死了,那麼對劉宗敏而言,這也算鬆了一口氣,至少不用在開會時,面對李巖可能的“鄙視”眼光了。

令人奇怪的是,至少史書記載來看,劉宗敏與李巖沒有交情,那麼李巖被殺之後,劉宗敏為何勃然大怒甚至要為李巖報仇?

《明季北略》:宗敏怒曰:彼無一箭功,敢擅殺兩大將(李巖和李牟),須誅之。

劉宗敏獲悉李巖被殺之後怒曰,牛金星沒有一點功勞,卻擅殺兩個大將,我一定要除掉他。

原因很簡單,主要有三個:一是李巖能文能武有謀略,當前局勢艱難,這不是自斷膀臂嗎?二是在軍中瀰漫失敗的悲觀情緒之下,無理由的殺李巖,只會加劇軍隊離心離德,不利於未來作戰,三是劉宗敏與牛金星將相關係不太好,涉及到大順內部權力鬥爭,李巖被殺,劉宗敏有藉機除掉政敵的想法,對牛金星“彼無一箭功”的評價,其實也暗指李自成寵信無能之輩。

劉宗敏是李自成手下的第一驍將,坐武將第一把交椅,在長期艱苦卓絕的鬥爭中,他們患難與共,結下了深厚的兄弟友情,可以說李劉班底是成就大順事業的基石。

然而,在兵敗一片石之後,透過李巖被殺之事,可以看到兩人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巨大裂痕。雖然劉宗敏沒有直接指責李自成,但劉宗敏焉能不知李自成才是幕後真兇?既然知道真兇,劉宗敏還勃然大怒,甚至要對牛金星“須誅之”,豈不是打臉李自成?

更為重要的是,從此之後,大順內部不穩,《明季北略》記載是“由是自成將相離心”。一路敗退之下,本身戰鬥力不如清軍,內部又紛爭不斷,如此焉能不敗?說到底,不是戰爭實力的問題,而是內部人心的問題,才導致大順軍一潰千里,所謂“禍起蕭牆”,堡壘從內部被攻破,明朝、大順之敗都是如此。因此,不少學者認為,李自成是成也李巖、敗也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