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新書架丨《自古繁華:人文百態與大國氣派》:歷史,可以有料又有趣

文/曲申

中國作為一個古老的大國,悠悠歷史幾千載。許多人一提到“歷史”,往往充滿敬畏,認為它既嚴肅又枯燥。其實,對歷史的解讀,也可以是既生動又鮮活的。

現代社會讓人關注的許多問題,古人也會遇到。比如住房問題,若工作發生變動,他們的住房問題會怎麼解決?比如休假制度,我國古代休假之制源遠流長且名稱繁多,從中也可看出古人對“小長假”的熱切期待值,那絕對不比今天的我們少。

看吧,歷史其實也可以既輕鬆又有趣。北京日報出版社策劃推出的《自古繁華:人文百態與大國氣派》就是這樣的一本書,它是“古代中國百家談”系列的第三冊(另外兩冊為《朝起朝落:一個古老大國的由來》《天下有治:長治久安,幾千年的不變追求》),將古代中國從經濟社會的繁榮發展,到生活、文化的豐富多彩,再到大國的外交與魅力一一道來,主題鮮明,可讀性強。

與其他講述古代文化史的書籍不同,這本書的內容精選自《北京日報·理論週刊》文史版10多年來發表過的文章,是10年精粹的合集。我們在選文、編輯的過程中,始終秉持著以文史普及為出發點、“有料又有趣”的原則,將名家、專家的觀點呈現出來。

說到這兒,不得不提到這本書的另一大特點——專家薈萃。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北京大學教授、文史學者……文章作者彙集了全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大家寫小文,各展學思、各抒己見,以不同的視角、通俗的語言,為讀者發掘歷史真相、講述歷史細節。

本書以古代文化為切入點,共分文脈、世相、絲路、遠播、京韻五大專題,文章按重點事件、朝代先後的順序進行排列,突出歷史脈絡。

“文脈”一章,注重展示古人的文化精神與德育培養,以及讀者感興趣的知識點。

你知道漢代銅鏡上都寫了什麼嗎?古代的銅鏡,功能有限,正所謂“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主要用途是照鑑察形。然而,在漢代時,銅鏡已經相當精巧,用途也更為廣泛。尤其是漢代銅鏡背後的銘文,內容豐富,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漢代的文化,也成為我們瞭解漢代文化的一個視窗。

這一章還介紹了性格灑脫、行事甚至在我們今天看來頗有些“出格”的唐朝人。李白讓高力士脫靴之事相信大家早有耳聞,但你知道孟浩然放韓朝宗“鴿子”是因為什麼嗎?宋代史學發達,史書數量與種類繁多且流傳範圍廣泛,這固然與社會各界民眾廣泛參與和支援史學活動密不可分,但其間擁有極高知名度和可信度的社會名流,在史書流傳中形成的名人效應同樣不可忽視。到了明清時期,士大夫們思想先進,但他們是怎樣看待“休閒”的呢?朝代不斷更迭,世界不斷變化,歷史的文脈在時間的流淌中留存……

“世相”聚焦市井生活,反映民眾的喜怒哀樂、百態人生。社會與文化是一個持續變體,無論是經濟結構、政治氛圍的變化,社會流動的加速及其對等級制度的衝擊,還是思想文化的活力與多樣性,都會在民生日常中顯現千類萬緒的反射,展現出城市對人生命尊嚴、價值觀念、精神追求的關懷與關切。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古代西北陸上絲綢之路,自西漢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中國通往中亞、西亞的交通路線,此後逐漸成為中國與西方通商貿易和交往的主幹道。至明清時期,由於航海與造船技術的進步,特別是海上通道的開闢,海運更為便捷安全,中國與世界的聯絡,不斷得到加強。

以貿易促進精神傳播,人們在不斷地交往中化解著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之間的矛盾。“絲路”這章回望了絲綢之路的起源與發展,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流淌的背後,人類共同的命運,也由此而編織在一起。

作為一本講述中華文化的書籍,我們需要看到文化中蘊含的國家精神與國家氣質,這是一張美麗而獨特的“名片”。“遠播”這章主要介紹了中華文化的發揚與傳播,以及中國對世界文化的瞭解。

16世紀,是世界歷史,也是中國歷史發生重大轉折的時間段。明末中國與世界進一步相聯絡,中國學者在不斷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時,也在傳播著中華文化。如科學家兼思想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蜚聲中外,成為令歐美著迷的百科全書。

不僅如此,這一章中,也體現出中國作為一個古老大國,從古至今“以和為貴”的外交政策,在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時,主張“和而不同”,既尊重各國之間的差異,加強與他國的交流與合作,又能保持自身的獨立性,並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展示出古老中國的文化自信、大國魅力。

書中還特設了“京韻”一章。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共同構成北京文化這篇大文章。系統梳理北京文化發展史和發掘城市發展史上的文化精粹,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探尋這座古老而多姿的歷史名城——北京的那些山、水、衚衕街院、皇家園林、風物習俗。那些發生在北京,並對北京產生長久社會影響的事件,在本章中得到體現,帶領讀者回望北京豐厚的城市記憶,體會深厚的北京文化。

重溫悠久歷史,講好中國故事。這本《自古繁華》可以帶領讀者更直觀地感受古代中國的文化魅力,成為可以珍藏的、有觸感的“百家講壇”。

【作者簡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