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三國時期有2位才子,謀略不輸諸葛亮,卻一直隱居,從未出山

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從此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期—三國時代。

三國,是一個戰火紛飛,生靈塗炭的時代。在這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裡,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在中原大地相互征戰,讓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中。

作為中國人最耳熟能詳的一段歷史,漢末開始的三國時代文武名將英雄輩出。武有關羽,張飛,趙雲,夏侯淵,許褚,黃蓋,呂布,太史慈等數之不盡的將領,還有諸葛亮,周瑜,郭嘉,荀彧、荀攸、賈詡、司馬懿,龐統、法正等能興國安邦的謀士,為三國時期增加了無數光彩。

謀士,是一個團隊的大腦,對一個團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郭嘉,諸葛亮,周瑜這些頂級謀士的幫助,魏蜀吳三國的勢力就不會發展的這麼快。

所以曹操才會在赤壁之戰失敗後痛哭道:“如果此時你郭奉孝(即郭嘉)在,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劉備的經歷更能顯示出謀士的重要,劉備在沒有遇到諸葛亮之前,一直都是過著流離失所的日子,毫無目標方向,直到有了諸葛亮才有爭霸天下的雄心。

謀士,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存在的一種職業,他們以謀取士,滿腹經綸,足不出戶卻知曉天下事,用自己的智謀為王侯霸業服務,從而達到自我實現的最高理想。春秋時期的管仲,晏子,荀偃,范蠡;戰國時期的蘇秦,張儀;秦有商鞅、李斯,漢有張良、范增、蕭何、曹參、陸賈,這些都是在三國之前聲名顯赫的頂級謀士。

當然,除了這些世人所知的謀士還是有很多淡泊名利的人,他們不在乎這些世俗的名利,隱居於人世間,一心教書育人,這些人我們一般稱為隱士。

這種人物中謀士的代表人物就是王禪,說到王禪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很陌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鬼谷子先生了。

鬼谷子,被後世尊為“謀聖”,鬼谷子身懷曠世絕學,智慧卓絕,精通百家學問,是著名的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縱橫家的鼻祖,他善讀人心,算命占卜,簡直神人,被各種學家都尊為鼻祖。

鬼谷子因為隱居在雲夢山鬼谷,自稱鬼谷先生。他一生只出過山門一次,只收過四個徒弟:龐涓、孫臏、蘇秦、張儀。這四個徒弟學成出山後,運用鬼谷子傳授的兵法韜略和縱橫辯術在列國出將入相,呼風喚雨,個個大放異彩、名流千古,左右戰國亂世的政局。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鬼谷子的言傳身教。

在三國時期,也是有這樣淡泊名利的謀士,他們往往不為人熟知,但是他們在歷史步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有兩位,三國時期最強大和神秘的隱士,他們的生平少有人知,但是諸葛亮都敬佩他們。

司馬徽

第一位是司馬徽,說到司馬徽大家第一反應會認為是司馬懿的親戚,其實,他們雖然都姓司馬,但是並沒有任何關係。

司馬徽是東漢末年的名人,隱士,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江湖人稱“水鏡先生”(這個稱號大家應該熟悉一點吧)。司馬徽最為大家所知的就是在他的推薦下,劉備才得以認識諸葛亮和龐統兩位謀士。漢末年間士人大多追逐功名,各奔其主,而諸葛亮、龐統卻隱居在襄、漢之間,淡泊名利,不輕易投靠他人。

劉備在創業之初就有關羽,張飛兩員大將,之後雖然歷經挫折,但他手下的人馬和大將也越來越多,但卻有一個不足之處,就是缺少能參謀劃策之人。劉備在認識到這個問題之後,也到處尋找謀士,但是劉備出道比較晚,實力也是墊底,有名氣的謀士都已被人請走,想要挖走別人的謀士也是件不可能的事。

當他依附劉表、屯駐新野的時候,打聽到司馬徽是個世外高人,便非常的想請他出山,但是都被司馬徽拒絕了。司馬徽雖然拒接了劉備,但是也感覺到劉備求賢的誠意,也看出來劉備將來的成就不低,於是就對劉備說:

“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當今天下,識時務者為俊傑”

這兩句話。

可以說,如果沒有司馬徽的存在,劉備一輩子只能依附在別人的勢力下生存,根本不可能和曹操,孫權三分天下。正是有了諸葛亮,劉備才能稱王,三國才能建立。

司馬徽身上流傳著許多有趣的典故,如司馬稱好,推豬與人,園中耕種,臨蠶借簇等,這些無不顯示出司馬徽的智慧和與世無爭的性格。

司馬徽為人清雅,學識廣博,有知人之明,精通道學,奇門遁甲,兵法和經學,在荊州時與漢末名士宋忠齊名。漢末名士劉廙、向朗就曾經是司馬徽的學生,諸葛亮和龐統也都在其門下學習過一段時間。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南征,劉琮投降,司馬徽也被曹操所得,曹操想重用他,但司馬徽在此後不久就病死了。

胡昭

司馬徽對權力沒什麼太大的興趣,寧願自稱“山野閒散之人”,也不願出山為相。三國時期,還有位人物與司馬徽非常相似,他是胡昭,司馬懿的老師!

胡昭,字孔明,潁川人,他一生都未曾做官,一生都是一名鄉野村夫。但他卻是三國時期有名的隱士,袁紹和曹操多次請胡昭為官,都被胡昭拒絕出仕。

胡昭自幼修習三墳五典,學識淵博,而且精通書法,尤其擅長隸書。曹操在當司空丞相的時候,聽聞胡昭的能力人品優秀,就頻頻以禮招攬胡昭,胡昭迫於無奈只能和曹操見面,並頻繁表示對軍國大事沒有情趣,只願隱居山野。胡昭如此不給曹操面子,固然讓曹操很是不爽,但是對一個無心仕途的人也只能任其離去。

此後,胡昭移居陸渾山裡,開始招收門徒以教書育人,司馬懿就是在這個時候做了胡昭的學生,學成之後,司馬懿下山輔佐曹操,奠定大魏江山。

在晉人皇甫謐所撰《高士傳》中記載,胡昭對司馬懿的評價很高,認為司馬懿日後必成大器,所以傾囊相授,司馬懿因此也盡得胡昭真傳。

公元218年,陸渾縣當地平民以孫狼為首叛亂,遙授關羽的印信,成為關羽的偏師,幫助關羽在後方騷擾曹軍。但孫狼等頭領發誓商議,

不得滋擾胡居士(胡昭)居住的鄉鎮

,當地百姓也因胡昭的德行保全。待到關羽敗亡,當地局勢安定後,胡昭遷居宜陽縣,頤養天年,享年八十九歲,在世時沒有為官一日。

司馬徽和胡昭,一位能培養出諸葛亮,一位對司馬懿傾囊相授,盡得其真傳。不得不說,能夠教出諸葛亮,司馬懿這樣厲害的人,可見他們的智慧顯然非常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