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漢朝皇帝諡號2字,明朝17字,清朝23字,為何字數越來越多?

廟號是中國古代皇帝死後在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商朝。按照“祖有功宗有德”標準,一般開國皇帝是祖,後繼之君有功德者為宗。在周朝和秦朝時期被廢止,自漢朝開始恢復起用,從此一直延用了兩千年之久。

諡號起源於西周,是古代皇帝,還有諸侯和文臣武將等社會地位極高的人物死後,根據其一生功過給予或褒或貶評價的文字。在秦朝時被廢止,漢朝時重新啟用。

可以說商朝創造的廟號制度,還有周朝創造的諡號制度,對於中國古代的皇帝一生功過評價起到了很大作用。

諸如說我們看古裝電視劇,或者看古籍記載,不少朝代之人說起本朝開國皇帝,都是我“太祖高皇帝”如何如何的。

這種稱呼就是典型的以廟號加諡號的稱呼,“太祖”屬於廟號,一般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的廟號,不是太祖就是高祖。

當然也有特殊情況,像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和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廟號都是世祖。

“高”字則是諡號,而且還是諡號中最好的一個字

。在諡法中是這樣解釋:

“德覆萬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幬同天曰高”

。因此“高”字一般是上給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以此彰顯開國皇帝無以復加的功績。

可以說廟號和諡號都可以概括皇帝的一生功過,尤其是諡號,比之廟號來說,更是可以高度概括一個皇帝的生平。

當然後來這種情況卻顛倒了過來,廟號比諡號更具有客觀公正性,諡號也是字數越來越多,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宋安之來一一道來。

這二者其實一開始都是相當客觀公正的,

以廟號來說,開創時期的商朝,前後相傳17世31王,只有太高世中四種廟號。

到了漢朝恢復使用廟號以後,西漢12帝,只有4帝擁有廟號。像文景之治中的漢景帝,都沒有廟號。

至於諡號,像春秋戰國時期的君主諡號,就很是客觀公正。諸如戰國時期進行胡服騎射改革,使得趙國迅速強大,甚至可以跟秦國抗衡,但自己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反覆覆,最終落得餓死沙丘淒涼下場的趙武靈王。

他的諡號“武靈”二字就很有意思,“武”字在諡號中是極具讚美之意,“靈”字在諡號中則是極具貶低之意,很是符合趙靈王這英明神武卻又昏庸糊塗的矛盾一生。

秦朝廢止諡號,漢朝恢復起用以後,諡號依舊很是客觀公正。

除卻漢太祖劉邦和漢世祖劉秀這兩個開國皇帝諡號與眾不同,一個是“高”,一個是“光武”。其他皇帝都是2字,而且都是以孝字開頭,畢竟要以孝治天下。而孝之後的一個字,則是可以全面評價皇帝的一生功過。

像漢文帝劉恆,諡號“孝文”。關鍵就是這個“文”字,可謂是美諡之一,主要意思是“經天緯地曰文”。

正因為漢朝皇帝諡號只有2字,所以後世稱呼漢朝皇帝都以諡號簡稱。諸如漢武帝劉徹,“漢”的意思是他處於漢朝,“武”的意思是他諡號“孝武”,簡稱“武”,至於這個帝就不用解釋了,自然是皇帝意思,可謂簡單明瞭。

不過後世隨著時間推移,君權越來越集中,皇帝的限制被一步步削弱,廟號和諡號就開始慢慢失去客觀公正性,是越來越氾濫。

漢朝以後,割據政權開始濫用廟號。諸如曹魏政權有三祖,不過割據政權畢竟只是割據一方,不具有大一統王朝那樣的代表性。

等到了大一統唐朝,則是徹底意味著廟號和諡號的濫用。因為隨著君權的進一步集中,皇帝權力越來越大,不像漢朝皇帝那般有著諸多限制,自然是開始隨心所欲,不用害怕臣下敢非議。

所以老皇帝死後,新皇帝為表孝心,為了展現自己,是統統都上廟號,從此自唐朝開始,除卻亡國之君,一般是皇帝人手一個廟號。

不過唐宋時期,皇帝上廟號還算講究,還有一定的客觀公正性,不是說是皇帝就上好廟號,而是根據功績上或褒或貶的廟號。尤其是宋朝的皇帝廟號,就比較奇特而貼合實際,所以有真宗、徽宗、欽宗、寧宗、理宗、度宗等特殊的廟號。

同時諡號也是越來越多,自唐高宗李治時期,皇帝的諡號就開始越來越長。唐太宗李世民給父親唐高祖李淵上諡號“太武”,他死後,一開始兒子唐高宗給他上諡號“文”。

剛開始看上去還挺正常的,李世民稱呼為唐文帝也可以。但是後來唐高宗開始為父親加諡號為“文武聖皇帝”,這麼一開頭,唐玄宗時期又為李世民加了兩次諡號,第一次加諡為文武大聖皇帝,第二次加諡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唐高祖李淵也是沾了兒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光,唐高宗改了父親的諡號,祖父也不能忘記,改諡祖父為神堯皇帝。唐玄宗時期改唐太宗諡號,也改了唐高祖諡號,最終定諡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隨著自唐朝開始,皇帝諡號字數越來越多,是越來越氾濫,多是美諡之詞,實際上已經是無法對於皇帝一生功過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這時候廟號反而取代了諡號的評價作用,對於皇帝的一生功過起到了蓋棺定論的作用。

到了明清時代,皇帝的諡號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他的諡號為“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有著21個字。

明太祖朱元璋之後的明朝皇帝,則是有著17個字諡號。

到了清朝,應該是為了顯示自己比明朝更進一步,在諡號字數上是全方面超越。

清太祖努爾哈赤的諡號有25個字,可謂是史無前例。他之後的清朝皇帝諡號也是有23個字之多,比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還要多。

當然努爾哈赤的諡號也經歷了三個歷程,第一個歷程是他死後,兒子清太宗皇太極為他上諡號為“武皇帝”。這個諡號其實很公允,因為嚴格來說,努爾哈赤只是清朝的奠基人,不是開國皇帝,真正的開國皇帝是皇太極。

而且他建立的後金政權,都沒有統一關外,在皇太極時代才統一了關外,降服了李氏朝鮮和漠南蒙古,使得清朝有了入關奪取天下的實力。

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也就是一個汗國而已,連割據政權都算不上,給他上割據政權開國皇帝多用的“武”字諡號,其實已經很不錯,是名副其實。

但是到了清朝第一位入關的皇帝順治帝駕崩以後,漢大臣認為,順治帝是清朝成為大一統政權的第一位皇帝,宜上“高”這個最好諡號。

但是輔政大臣鰲拜不同意,認為這是在貶低關外時期二帝,於是為了提高努爾哈赤的地位,直接將皇太極給努爾哈赤定的“武”字諡號改為“高”字諡號,努爾哈赤就這樣成為太祖高皇帝,這是他諡號之路的第二個歷程。

後來為了進一步提高努爾哈赤的地位,努爾哈赤被累諡為

“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

。這是努爾哈赤諡號之路的第三個歷程,他的諡號字數之多,美溢之詞之多,可謂是前所未有。

那麼諡號字數這麼多,而且都是美溢之詞,是不是意味著諡號已經徹底沒有了客觀公正性評價的作用呢?

其實諡號還是具有一定的客觀公正性評價作用,因為諡號字數太多的話,就以最後一個字為主諡號,代表對這個皇帝的主要評價。

像明太祖朱元璋和清太祖努爾哈赤,他們的諡號字數最多,最後一個字依舊是“高”,是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中多用的諡號中最好的這個“高”字。

還有像明成祖朱棣的孫子朱瞻基,死後上廟號宣宗,諡號“憲天崇道英明神聖欽文昭武寬仁純孝章皇帝”。一般後世人簡稱其為明宣宗,本朝人則是多稱呼為宣宗章皇帝,宣宗自然是廟號,“章”字則是諡號中最後一個字,也就是主諡號。

而隨著廟號和諡號的濫用,明清時期又是

一世一元制

,除卻明英宗和皇太極都是兩個年號的特殊情況,一般皇帝都是一輩子用一個年號。

所以稱呼明清兩朝皇帝,一般以年號代稱,諸如清聖祖玄燁,在位時期年號康熙,因此一般稱之為康熙帝。

當然也可以以諡號代稱,畢竟諡號字數再多,也有一個主諡號。但是時代不同,稱呼起來也不合適了。

像努爾哈赤如果以諡號簡稱,如同劉邦稱呼漢高帝那樣,他得稱呼為清高帝,這個稱呼是不是挺奇怪的?

清世祖福臨,主諡號為“章”,簡稱為清章(賬)帝,合適嗎?

還有乾隆帝,廟號高宗,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如果按照主諡號簡稱,得稱呼清純帝,清純後面加一個帝,這樣不是更奇怪嗎,聽著就想笑。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諡號和廟號太過濫用,尤其是到了清朝,皇帝不論功績如何,一般都是好廟號和諡號招待,以不客觀公正的廟號和諡號來簡稱一個皇帝,太過褒義的詞,反而會使得不瞭解這個皇帝生平的人,下意識透過廟號或諡號認為這個皇帝不錯。

像大家熟悉的割地賠款的道光帝,廟號宣宗,諡號“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

宣宗是一個好廟號,主諡號“成”字也是一個好的諡號。

稱呼他為清宣宗或者清成帝,如果不瞭解他的生平,就看這個稱呼,還以為他是一位有為之君,其實並不是。

而且明清是中國歷史上最後兩個大一統王朝,很多皇帝的廟號在之前朝代早被多次使用,雖然可以前面加上朝代名字區分,但是也容易使人混淆。

諸如稱呼唐朝皇帝,一般以廟號代稱。像太宗、高宗、宣宗等廟號,唐朝有之,清朝也有,兩個朝代都以廟號稱呼,即使可以以朝代區分,但區別性並不是太明顯。

所以明清皇帝,一般以年號代稱,這種稱呼獨特,可以同其他朝代更好地區分開來。再次則是以廟號稱呼,像擁有兩個年號的明英宗和清太宗,就是以廟號稱呼。

至於以主諡號簡稱,則是沒有多少,畢竟清高帝、清章(賬)帝、清純帝這樣的稱呼,實在是拿不出手啊!

最多就是像前文說的那樣,以廟號加主諡號那樣稱呼。諸如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聖祖仁皇帝、世宗憲皇帝這般。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中國大歷史,更多獨特視角,原創文章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