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秦良玉——中國歷史上唯一載入正史將相列傳的巾幗英雄

秦良玉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載入正史將相列傳的巾幗英雄。唯一憑戰功封侯的女將軍,為數不多的文武雙全女子。

秦良玉一生戎馬40餘年,足跡遍及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雲貴高原、四川盆地。

秦良玉以“饒膽智、善騎射、熟韜略、工詞翰、儀度嫻雅,而馭下嚴峻著稱於世。幫助其夫馬千乘在石矽建立了一支“戎伍肅然”為遠近所憚的白桿兵。馬千乘接受秦良玉的建議,以白蠟木杆安上帶鉤槍頭,尾部裝上斤多重的鐵環作為主要兵器。在訓練上吸取了楊家槍、沙家槍及少林棍法,以刺、挑、撥、鉤、杵、扎、掃、劈為訓練八法,形成了進則同進、退則互保的協同作戰方法。每種技法均與跳躍、伏滾等身法結合,迴避了步兵與騎兵作戰不利之處。秦良玉將民間武術與軍事武術結合起來;使漢族武術與少數民族武術進行了融合;制定了在軍事訓練中個人武術的考核標準,,使“白桿兵”具有超群的作戰能力。

從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至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秦良玉在平定楊應龍叛變,抵抗後金兵入侵,平定者崇明叛亂,平定“松潘叛亂”,抵抗張獻忠、羅汝才對四川的騷擾等多次戰鬥中,均為捍衛地方安寧,保境安民做出了貢獻。在破壞民族團結的楊應龍、奢崇明對她進行收買和拉攏時,能以國家統一為重,以正確的大局觀率軍為國家而 在對清作戰中,有勇有謀,屢打勝仗。遺憾的是昏君、庸君和計較個人得失的督司掣肘,致使秦良玉一腔忠憤報國無門。

崇禎十三年公元1640年,楊嗣昌將張獻忠、羅汝才逼進川中。老將張令不聽秦良玉之勸,輕兵冒進,為張、羅聯軍所敗。四川巡撫邵捷春茫然無策,又不接受秦良玉提出的軍事建議,致使張獻忠佔領全川。秦良玉只得含恨退保石砫。石砫在明末兵荒馬亂之際,能不被外兵侵入,所依賴的屏障是秦良玉和她率領的“白桿兵“。在清軍大舉南侵之時,已73歲的秦良玉,毅然接受隆武政權賜封太子太保、忠貞侯封號以及“太子太保總鎮關防”官印,繼續高舉扶明抗清的旗幟,並積極準備率“白桿兵”出川作戰。由於南明小朝廷矛盾重重,白桿兵”出川未能成行。

公元1648年,秦良玉因病重抱恨而終,享年7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