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春秋時期,晉國的世家傾軋究竟有多慘烈?

如果說春秋戰國時期是多國混戰、百家爭鳴,那麼晉國內部就是一個縮小版的春秋。

其中,晉國國君類似於周天子,初期擁有實權,但越到後期權力越小,最後慢慢變成了吉祥物。

一開始,公卿世家只能給晉國國君當管家,但越到後期權力越大,並開始爭權奪利。

在晉文公時代,晉國還有十大世家,經過一段時間的兼併之後,十家變成了六家,分別是智、趙、魏、韓、範、中行。

六大世家之間並不和睦,總想找機會幹掉對方,自己獨霸朝堂。

但大家實力差不多,總不好隨便挑事,於是只能靜待機會的來臨。

後來,趙氏率先出現了問題,四大派系內訌。

當時,趙氏的四大派系分別由趙盾、趙穿、趙同、趙括(並非紙上談兵那位)領銜,他們四個是兄弟。

其中,趙盾實力最強,因為他是晉國的執政官,他侄子弄死國君都不用償命,可見權勢滔天。

但正是由於趙盾權力太大,所以當他去世之後,另外三大派系就想著搶佔趙盾的遺產,導致趙盾這一系的地位越來越低。

趙盾的兒媳婦不想認命,於是藉助晉國國君的力量,把趙括和趙同兩系清理出局,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趙氏孤兒”事件,我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提到過。

趙括和趙同出局之後,趙家的主導權又回到了趙盾一系手中,趙穿一系稍遜半籌。

經過上一次內訌,僅剩的這兩系吸取了教訓:趙盾一系在晉陽(山西一帶)生活,趙穿一系在邯鄲(河北一帶)生活,雙方分家過,免得湊在一起又鬧矛盾。

但到了吳越爭霸的時候,趙盾一系的領袖趙鞅突然決定,要吞掉趙穿一系,統一整個趙氏。

就這樣,趙氏又開始內訌了。

趙鞅為什麼突然有這種想法呢?無外乎兩個原因。

第一、經過多年的發展,晉陽趙氏的實力遠超邯鄲趙氏,動了吞併的念頭也很正常;

第二、晉國世家爭權奪利的鬥爭越來越激烈,趙鞅覺得,要是再不想辦法壯大自身,晉陽趙氏就離滅門不遠了。

在這種背景下,趙鞅把邯鄲趙氏的領袖趙午騙到晉陽做客,然後直接下獄處死,然後派人通知邯鄲趙氏:趙午行為不端已被處死,你們再選一個領袖吧,選好之後來晉陽拜見我。

這就是赤裸裸地威脅:趙午不願臣服,已經被我殺了,你們趕快選個聽話的過來給我當小弟,否則趙午就是你們的下場。

殺人容易善後難,當趙午的兒子趙稷聽說自己老爹被趙鞅殺了,當然要為父報仇,於是內訌演變成內亂,雙方兵戎相見。

當時的晉國國君雖然沒啥實權,但畢竟還在位,所以其他世家都圍在國君身邊,探討趙氏的內訌。

範氏和中行氏認為,趙鞅橫行霸道,無視晉國禮法,肆意殘殺大臣,應該問罪,希望國君能替邯鄲趙氏主持公道。

說完之後,也不等國君有什麼反應,這兩家直接帶著軍隊,開始協助邯鄲趙氏。

範氏和中行氏的做法有毛病嗎?應該怎麼理解這個問題,就要看你站在哪個角度。

站在邯鄲趙氏的角度,範氏和中行氏的做法當然沒問題:我們的領袖跑到晉陽吃頓飯,結果把命丟了,朝哪說理去?範氏和中行氏站出來主持公道,那才是正義之舉啊。

可站在晉陽趙氏的角度,範氏和中行氏的做法就是干涉趙氏內政:邯鄲趙氏是小宗,不服從晉陽趙氏這個大宗的管理,趙鞅只是在執行家法,管你們什麼事?輪得著你們站出來裝大瓣兒蒜嗎?

如果站在範氏和中行氏的角度,那就是趙氏內亂的良機千載難逢,只要抓住這個機會,站在較弱的邯鄲趙氏一邊,肯定能把晉陽趙氏給打殘了,到時候瓜分他們的遺產,肯定能吃個飽。

邯鄲趙氏雖然比較弱,但在範氏和中行氏加入之後,實力已經超過了晉陽趙氏,真刀真槍地打了幾仗之後,晉陽趙氏抵擋不住,只能灰溜溜地躲在晉陽避風頭。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邯鄲趙氏在範氏和中行氏的幫助下,很快就能滅掉晉陽趙氏,但意外很快就出現了。

智氏、魏氏、韓氏發表聯合宣告,認為趙鞅處死趙午是趙氏內部問題,由他們自己處理就行,範氏和中行氏的舉動就是趁火打劫,應該予以斥責。

如果只是三大世家發表聯合宣告,那範氏和中行氏也不會太在意,大不了兩軍對壘唄。

但問題就在於,晉國國君也站在了三大世家一邊,斥責範氏和中行氏。

國君雖然只是吉祥物,但三大世家和晉陽趙氏都站在了這個吉祥物的背後,所以他的話就具備權威性了。

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局面在頃刻間逆轉:晉陽趙氏在三大世家和國君的幫助下,開始了大反攻。

這場趙氏內戰打了八年,最後的結局是範氏和中行氏出局,趙稷逃亡。

看懂了趙氏內亂,大家會發現,這與後世的戰國非常相似:

單看某一個國家,帶著一兩個盟友,正壓著另外一個國家打,結果看熱鬧的幾個國家,紛紛幫助被壓著打的那個國家,形勢瞬間逆轉。

單看某一個國家,似乎非常厲害,但他很快就被幾個國家聯手打得口吐鮮血,威風不再。

戰國的歷史,其實早就在春秋末期的晉國預演過,你說神不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