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臺媒看大陸:山西晉中——感悟介休綿山忠孝文化 品味榆次老城晉商文化

介休綿山。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北京10月5日電 臺灣《聯合報》近日發表了介紹山西省晉中市的報道,講述了介休綿山和榆次老城背後的歷史故事。

報道指出,距離晉中介休市區20公里的綿山,最高海拔2571公尺,集山光水色、文物勝蹟、佛寺道觀於一體,因自然景觀奇險秀,以及春秋晉國介子推攜母隱居被焚於此而著稱。

唐代詩人韋莊曾寫道“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每到清明時節,人們到介休,上綿山,追根溯源,回望2600多年前那悲壯一幕,已成為後人尋訪“忠孝文化”最好的方式,也因此讓寒食清明文化在華夏兒女心中,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榆次老城。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介子推跟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時,曾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給重耳充飢。後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而介子推為讓母親安度晚年,便帶著她隱居綿山。晉文公親自去綿山請介子推出來做官,但介子推淡泊名利,避而不見。晉文公便火燒綿山,以為這樣,介子推就一定會出來。但介子推的母親年邁、腿腳不便,不願捨棄母親的介子推寧死不肯出山,結果和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晉文公很痛心,於是將綿山改稱為介山,同時下令以後每年這天,全國禁火、吃乾糧冷飯,以紀念介子推。這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寒食節來歷,介子推的忠孝精神也流芳百世。

而要尋訪晉中的“根”,千年古城——榆次老城不可不去。榆次老城位於晉中市榆次區,始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迄今已逾1400年。老城內有城隍廟、縣衙、文廟、鳳鳴書院、明清商業街、市樓、思鳳樓、清虛閣、西花園等眾多歷史古蹟和人文景觀。建築斗拱交錯、重簷飛翹,組成了廟、市、街、景合一的特有風貌。

榆次城隍廟儲存完好,始建於元至正二十二年。廟內主殿結構精巧細緻,主殿前有玄鑑樓一座,頗為壯觀。1999年,玄鑑樓被世界歷史文化遺址保護基金會評為“全球最精美的100處古建築”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