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朱元璋兒子眾多,為何非將皇位傳給孫子?史書中的一句話揭開實情

公元1368年,朱元璋正式登基稱帝,定都於南京,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從一介草民出身,問鼎至高無上的皇位,朱元璋的崛起,當真足夠勵志,但即便如此,他依然不滿意,因為北方還有元廷。

這一年的七月,朱元璋挑將點兵分數路北上,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便已經逼近元大都,元順帝見勢不妙,立即帶著三公后妃以及皇太子等人逃出大都,經居庸關逃到了上都。

此舉意味著元廷在中原的統治結束,而明朝也因此取得了長城以南地區的統治權,連帶著將中原王朝已經丟失了四百餘年的幽雲十六州也一併收回

,明朝就此坐穩了中原的江山。

可是逃竄的元廷在北方有建立起了北元的政權,這讓朱元璋夜不能寐,於是接連發起了數次北伐,最終成就了不世之功。

天下已定,朱元璋卻根本沒有閒著,因為

他的願望是讓老朱家永享江山,鑑於北方政權的威脅,朱元璋便覺得南京實非都城首選

,便有了遷都的打算,此意與太子朱標不謀而合。

朱標是朱元璋的長子,也是他欽定的唯一接班人,既然要遷都,必須先去考察,所以在洪武二十四年的時候,他便派朱標北上考察洛陽和西安兩地。

朱標比較了兩地的差異後,最終向朱元璋建議遷都應選西安。

可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

朱標自秦中視察返京後便一病不起,次年便不治而亡。

朱元璋悲痛不已,再也沒有精力和心情考慮遷都之事,因為擺在他面前首要任務是另選接班人。

按理來說,

朱元璋並不缺候選接班人,他有26個兒子,那麼他為何非要將皇位傳給孫子?

史書中的一句話揭開了實情,我們一起來看。

朱元璋的嫡長子情節

朱元璋當過佃農放過牛,當過乞丐要過飯,當過和尚撞過鍾,放眼整個封建王朝,能有他如此豐富悲慘經歷的皇帝,還真不太多。

不過也正是由於他的這些經歷,讓他骨子裡帶有底層百姓特有的思想情節,而嫡長子就是其中最為顯眼的一點。

嫡長子,是指古代宗法制下正妻所生的第一個兒子,這個兒子是家族的第一繼承人。

朱標便是朱元璋與正妻馬氏所生下的長子,而他的地位就是嫡長子,所以,自從朱標出生之後,朱元璋就將他定為了唯一的接班人,這點在朱標早逝之前,都沒有變過。

朱元璋當上吳王之後,立即冊封朱標為世子,朱元璋當上皇帝后,立即又冊封朱標為太子,這些都是朱元璋嫡長子情節的具體表現。

朱標倒也很爭氣,確實有當皇帝的能力,在朱元璋晚年,朱標可以說是他最得力也最為信任的助手。

歷史上兒子很多的皇帝並不少,但是像朱元璋和朱標這樣能和和睦睦相處一生的並不多,早早地就確立和培養接班人,這不得不說是朱元璋走得一步好棋。

後來的清朝傳位方式就比較讓人難受了,有時候直到前任皇帝去世,才得知下一任接班人是誰,這就很容易造成混亂,比如說清朝康熙皇帝之後的九子奪嫡,當真算得上一件不幸之事。

皇帝一般都是終身制,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他雖然不斷向天下昭告朱標的身份,但那些都是在他去世後才會生效。

只是可惜,朱標沒能活過朱元璋,在關中巡視之後,便染上了惡疾,從此一病不起,直到一命嗚呼。

燕王朱棣的尷尬境地

朱標一死,明廷震動。

好在朱元璋雖然年邁,但龍威猶在,至少他的兒子們還沒有人敢亂來。

在不少演繹明初故事的影視中,似乎都著力刻畫朱棣的英明神武,甚至還認為朱元璋在朱標去世之後,是想立他為儲君的。

但是當我們翻閱正史時,就會發現,

自始至終,朱元璋都沒有想著立朱棣為儲君,因為當時的朱棣,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不佔優勢。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在他之上除了太子朱標外,還有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值得一說的是,這兩位仁兄也是朱元璋與馬皇后的兒子,血統上也屬於嫡子。

在太子朱標去世的時候,秦王和晉王都還在世,按照當時朱元璋信奉的嫡長子繼承製來說,秦王、晉王遠遠要比燕王夠資格。

或許有人認為,朱元璋英明神武,而秦王和晉王又不給力,所以早早就將他們給踢出了,事實上,秦王和晉王並沒有我們認為的那樣不堪。

朱元璋對燕王朱棣很寵愛,這點倒沒錯,但他對晉王也很倚重,《中國通史》中就對此有明確的記載:

諸王之中,以晉王、燕王最被倚重。

所以,即便朱元璋想要從兒子中找繼承人,燕王也要排在晉王之後,更別說,朱棣的母親是不是馬皇后還存在爭議了。

朱允炆的血統優勢

朱元璋是個高壽的皇帝,在朱標去世時,他已經六十多歲了,而他100多位孫子中有不少都已經成年。

不過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也只能是朱標的兒子。

朱標有四個兒子,朱允炆只是次子,朱雄英是朱標的長子,只不過朱雄英去世的時間太早,根本沒有活到朱標去世,所以他自然無緣皇位。

朱雄英去世之後,朱允炆也就成為了朱標名副其實的長子,而他最終也被朱元璋立為了皇太孫,在朱元璋去世後,他即位稱帝,史稱建文帝。

至於說朱元璋為何要立朱允炆為儲君,其實史書中的這句話,便揭開了實情,即:

而誠純孝,故不念我乎?

這是在朱標去世後,朱元璋對悲痛欲絕的朱允炆說的一句話,意思是你那麼孝順,難道就不考慮我嗎?

有些人認為這句話只是在安慰朱允炆,讓他別那麼傷心,其實不然,

因為這句話已經暗示了朱元璋要立他為儲君的打算

,如果朱元璋沒有這打算,完全可以不管不顧,畢竟他的孫子多了去了。

朱元璋在晚年幾乎殺了整個朝堂的功臣,他深知

在他之後的皇帝要仁厚,朱標是這樣的人,朱允炆也是這樣的人

,而秦、晉、燕王都不是這樣的人,所以他們被朱元璋給否決了。

後來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之後,他的主政方式就延續了朱標的寬大政策,甚至還請求朱元璋修改了《大明律》過分嚴苛的條文,進而深得人心。

由此可見,

在血統上朱允炆屬於準皇帝的嫡長子,在性格上又是延續了朱標的仁厚,單單這兩點就不是朱棣能比得上的

,所以朱元璋說出寬慰朱允炆的那句話時,已經將其當作儲君來看待了,這就是朱元璋立孫子為儲君的實情。

只不過朱元璋沒有想到,權力會改變一個人,

朱允炆太著急從叔叔手裡搶回權力了,最終激起了朱棣的反叛,進而丟了江山。

參考文獻:《明史》/《中國通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