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為什麼古代的強盜不去搶趕考的書生?1905年12月6日清朝廢除科舉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為什麼古代的強盜不去搶劫趕考的書生?1905年12月6日:中國清朝政府奉旨設立學部,並決定自次年起廢止延續千年的科舉制度。

大家看《倩女幽魂》會有個疑惑,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寧採臣,為什麼敢在荒山野嶺亂走?

他不怕遭遇強盜劫匪嗎?

放心吧,古代強盜不會打考生的注意。搶劫這些考生,價效比太低。

古代土匪講究“七不搶八不奪”,其中一條就是趕考的書生不搶。

為啥?

原因如下:

第一,進京趕考的書生很少。

古代老百姓基本都是農民,男性有百分之七十五不識字,女性有百分之九十七不識字。

當年很多村子全村都是文盲,沒有一個識字的。

即便是小鎮上,識字的人也是寥寥無幾。

古代有一種走江湖的職業叫做賣文,也就是在街上擺一個攤子,代看信、代寫信、代寫各種文稿等等。民國軍閥吳佩孚是個秀才,因為在老家做了不符合讀書人身份的事情,被迫流亡江湖。

吳佩孚沒有其他才能,就是寫得一手好字,就可以擺攤賣文為生,混口飯吃是沒有問題的。

除了這種賣文的職業以外,魯迅小說中的孔乙己毫無才能,也可以幫人抄書為生。

《儒林外史》中,只要識字的人願意吃苦,都不難找到工作,因為文人是奇缺資源。

如果說讀書人少,那麼有資格進京趕考的書生就更少。

科舉考試分為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四道門檻,能夠透過鄉試的就是舉人,只有舉人才有資格進京趕考參加會試。

會試要3年才舉行一次,可不是年年都有。

據統計,每次鄉試每個省平均有100到200個舉人參加,也就是說10年內每個省也就誕生300到600個舉人。

這些舉人並不是人人都去考試的。很多人幾次考試失利以後,或者年齡偏大,就放棄了升學。說來說去,每隔三年能夠進京趕考的舉人,數量並不多。

相比每年到處遊走做生意的幾十萬個大小商人來說,強盜根本遇不到這點數量的舉人!

第二,強盜敢搶嗎?

眾所周知,舉人在中國是頗有地位的。

《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以後,連街上賣膏藥的道士都要來拍馬屁。鄉紳們更是送錢送物,本地湯知縣也高標準接待請客,對范進很是尊敬。

范進中舉之前,連赤貧的鄰居們也瞧不起他,鄉下婦女也毫不客氣取笑范進老婆。

為什麼中舉前後變化這麼大?

舉人只要進京趕考,就很有可能成為國家官員。在官本位的封建年代,誰敢得罪一個潛在的官員?

再說通俗點,舉人就等於現在的預備幹部,隨時可能一飛沖天了。

強盜如果搶了身份特殊的舉人,當然會有比較大的麻煩。

另外,舉人僅僅趕考參加會試就更不同。

誰都知道,會試是皇上親自舉辦的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會試後貢士再由皇帝親自御殿複試、擇優取為進士。

換句話說,舉人都是皇帝認定的人才庫成員。強盜去動他們,豈不是同皇上作對?

這真是壽星老兒上吊,嫌命長咯!

第三,這些考生你也沒辦法搶。

大家都聽過公車上書,什麼叫做公車?

清代進京趕考的舉人,有資格乘坐免費的國家公共車輛。

比如山東的一個考生要進京趕考,只需要找到當地的地方官說明一下情況。

地方官會給一筆路費(當然是朝廷出錢),還會給一個文書。

憑藉這個文書,考生就可以沿途乘坐政府驛站的馬車至少可以借用馬匹。

要知道,古代的政府驛站可是不接納普通老百姓的,只服務於政府人員。你就是再有錢,也不可能從驛站借到一匹馬。

考生無論乘坐公家的馬車還是騎公家的馬,都有鮮明的旗號,土匪敢搶嗎?

真有這種膽量,不如直接去搶劫國庫或者國家運送糧餉的車隊了。

第四,考生沒錢。

人家說窮文富武,書生能有什麼錢?

同今天一樣,讀書非常好的學霸,大部分是貧困人家的孩子。

為啥?

有錢人家孩子需要這麼苦讀嗎?成績說得過去就行了。

為什麼政府出臺提供路費和公用車輛的政策?主要就是趕考的書生大多貧寒,沒有實力去京城考試。

說來說去,強盜搶這種書生豈不是變態?任何一個走江湖做生意的商人,肯定都比趕考的書生有錢。就算搶不到錢,至少可以奪走商人的貨物。

宣告: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路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