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戲曲“狸貓換太子”中惡毒的劉娘娘,實際卻是等同於武后的人物

傳統劇目“狸貓換太子”、“打龍袍”、“遇皇后”裡有一個兇狠惡毒的劉娘娘。劇中說她設計誣陷李娘娘生了個狸貓,並偷樑換柱將李娘娘所生的孩子仁宗皇帝換走,說成是自己所生。之後又火燒冷宮,欲至李娘娘於死地。李娘娘被太監陳琳所救,流落民間,後遇包拯,為其辨冤,才得以同仁宗母子相認。民間還傳說劉娘娘是清苑縣百冢村人,因此百冢廟會上禁止唱“狸貓換太子”等相關劇目。然而這些都是子虛烏有的故事傳聞,與史實大相徑庭。

歷史上真實的劉娘娘是北宋第三代皇帝宋真宗趙恆的皇后,即章獻明肅劉皇后。據《宋史》記載:她祖籍山西太原,後徙四川。其父親在五代時期曾任刺史。後家道中落,在十四歲時隨銀匠龔美流落首都開封。十五歲獻給當時還是襄王的趙恆。宋太宗嫌其出身微賤將其逐出襄王府。直到趙恆即位才將其接入宮中,封為美人,以後又一步步爬上皇后的寶座。劉後溫柔而強悍,是一個很能幹的女人。

《宋史》說:“後性警悟,曉書史,聞朝廷事,能記其本末。真宗退朝,閱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後皆預聞。宮闈事有問,輒傅引故實以對。”

真宗後期疾病纏身,劉後實際執政。真宗死後,仁宗尚幼,劉後垂簾聽政。劉後攝政前後凡11年。劉後在宋代政治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她是繼唐代武則天之後第一個統治天下的皇太后。她使宋王朝度過了病弱皇帝(真宗)和幼年皇帝(仁宗)帶來的政治危機。《宋史》稱其:“雖政出宮闈,而號令嚴明,恩威加於天下。” 這些都很像唐朝的武則天。然而與武氏不同的是,她並沒有自立為帝的野心。當一些佞臣勸她效武后故事,立劉氏廟,並獻“武后臨朝圖”時,劉後擲書於地說:“吾不作此負祖宗事。”仁宗長大後,劉後立即還政仁宗。

由於劉後屬女人攝政,因此也同武則天一樣在歷史上倍受爭議。然而爭議並不在於李娘娘與太子事。李娘娘原是劉後身邊的一個侍兒,被真宗寵幸後懷孕生下仁宗,由於其地位低下而劉後又無子嗣便收養仁宗為己子。這在封建社會的宮廷中是常例。封建社會在皇宮中一般宮女是沒有撫養兒子權力的,劉後撫養仁宗是很正常的事情。李娘娘莊重寡言,性格懦弱。直到仁宗即位後,她仍“嘿處先朝嬪妃中,未嘗自異。人畏太后,亦無敢言者。終太后世,仁宗不自知為妃所出也。”(《宋史·后妃上》)到了仁宗明道元年(劉後執政),李娘娘才被進位宸妃。後李娘娘病死宮中,享年46歲。李宸妃死後,劉後要按一般嬪妃禮安葬她,經宰相呂夷簡力勸,才以一品禮厚葬。劉後去世後,仁宗知道了自己的身世,重新以太后禮安葬了李娘娘。

之所以在以上史實的基礎上演繹出“狸貓換太子”之類的故事,想來同傳統的封建文人反對女人干政不無關係。

當然,拋開歷史,僅就戲曲故事本身而言,其中對善良與公正的褒揚,對醜惡與奸邪的批判,無疑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這也是這些傳統劇目長期得以儲存和流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