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古代的鼎子到底有什麼作用為何能讓人們對其感到信任甚至自嘆不如呢

形容人的力量大,有一個詞語叫做力能扛鼎,這個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第七》:“籍(項羽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說的就是項羽的力氣比較大,連鼎都能舉起來,這個鼎指的是銅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三足兩耳,一般的鼎也有幾百斤,當然也有上千斤的,司母戊鼎就重達830多公斤,難怪人們用舉鼎來形容力氣大,鼎在古代還有一種功能,那就是權力的象徵,這些東西比如夏禹王鑄造的九鼎,那就是國家的象徵,九鼎的擁有者那就是天下的公主,夏商周三朝都將九鼎視為國家的象徵,權力的象徵,擁有九鼎就代表著擁有國家。

周朝時,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貴族的身份等級,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樣的鼎,是有規定的,《公羊傳》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據《左傳》記載,春秋時楚莊王曾率兵北伐至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不得不派王孫滿前去犒勞楚軍,而楚莊王竟驕橫地向王孫滿詢問周朝傳國之寶九鼎的大小輕重。這個“楚子問鼎”的典故,顯示了楚莊王覬覦周室之意,當然了也說明了諸侯已經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了,今天要說的是戰國期的一個諸侯國秦國的國君的故事。

秦武王是秦國的第二位王,第一位稱王的是他的老爹秦惠文王,就是那個任用張儀開始縱橫於諸侯之中的秦王,他死後兒子秦武王即位成為秦王,這位秦王只在位四年,但是他在位期間對秦國也做出來了巨大的貢獻,他對內將秦國的相國改為左右丞相制度,聯合越國牽制楚國,並且成功的平定蜀地的叛亂,穩定了後方,攻取宜陽,這是秦國日後東出的門戶,這位勇武好戰的君王是戰國時期最銳利的一位君主,如果他能和他的弟弟嬴稷一樣長壽,估計秦國統一的用的時間會更短,他死的時候才22歲,他是怎麼死的呢,舉鼎力竭而死,舉鼎什麼鼎呢,他舉鼎的鼎叫做龍紋赤鼎,也就是說他是舉鼎而死的,很多人認為他的死是在自己的逞能,可是他舉鼎這一舉動卻對秦國至關重要。

1、展示秦國的實力

楚王當日問鼎其實就是在炫耀自己的實力,沒有事情誰敢問鼎,那是國之重器,一般的人誰敢去碰觸,那代表著天下,而秦國一直被認為是西方的小國蠻夷,被其他諸侯國所鄙視。秦武王的爺爺秦孝公任用商鞅秦國開始了有了法度,獎勵耕織,開始發展積聚實力,到了他的父親秦惠文王時候,國力進一步強盛,開始稱王,即使到了這個時候諸侯雖然畏懼秦王的實力,但是依然瞧不起他們。秦武王也不屑於和東方六國為伍,他舉鼎的意義在於向天下展示一下自己的肌肉,讓天下看看秦軍的實力,更加證明他有問鼎天下的決心。

2、激勵秦國

秦國能夠從一個受欺負的小國變成一個大國靠的是上下一心,秦武王舉鼎的意義在於向他們昭示我秦人已經今非昔比了,不再是那個蠻夷小國,我們要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統一天下,後來秦昭襄王也說,昔日先兄欲奪九鼎,削減王畿,今日寡人就他了這樁心願,所以嬴蕩的舉鼎意義不是為了丈量一下鼎的輕重,背後的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