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大熊貓北京的家倍兒棒!50只大熊貓年底將到北京安家

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在房山區青龍湖鎮開工啦·面積約2000畝,大致相當於187個標準足球場那麼大,預計在2024年建成,全面運營後將接待遊客。

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在房山區青龍湖鎮開工。

選址

為什麼選在青龍湖

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選址在青龍湖鎮閻呂路附近。從西二環出發,沿蓮石路一路向西,從臥龍崗橋上六環路,經大苑村出口往西北方向行駛即可抵達,在一路暢通的情況下,用時僅需40分鐘。

青龍湖鎮之所以能在眾多候選地中脫穎而出,不僅因為較為便利的交通條件有利於物資運輸、人員交往等相關工作開展,更關鍵的因素在於生態環境。房山區委常委、副區長周同偉告訴記者,經過專家考察和論證,青龍湖鎮生態優越、山水林田湖草要素齊備,適合作為大熊貓種群在北京地區的繁衍地、棲息地。

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東北側的青龍湖有6000畝水面,西南側的青龍湖森林公園佔地面積將近10平方公里,共栽植喬灌木100餘種、83萬株,地被79萬平方米,被譽為“最美丘陵森林公園”。

“基地建成後,計劃引入50只大熊貓及伴生動物,深入系統開展大熊貓繁育、野化放歸、種群間基因交流等方面科學研究。”周同偉說,力爭今年年底大熊貓進京,明年年底試運營,全面運營後將面向公眾開放。

周同偉說,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先行啟動基地大門區域及西側P3生態停車場建設,接下來房山區將會同各單位,按照規劃設計方案,加快推進施工進度。

大熊貓博物館效果圖

規劃

將有15個特色空間

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的投資主體是首旅集團。首旅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吳金梅對記者說,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初步規劃南、北兩大區域。先行建設的一期專案佔地面積1000畝,約佔整個專案的一半,共包括9大主題區域——熊貓森林、熊貓嘉年華、半山熊居、熊貓大道、綠野尋蹤、奇幻森林、奇遇山丘、研學基地、文化交流科研辦公空間。專案示意圖顯示,二期專案中還包括熊貓營地、熊貓水苑、熊貓山谷、大熊貓實訓基地等區域。

不論是一期還是二期專案,都規劃了豐富的步行路線,串聯起文化交流、國際交流、科研交流活動區域,讓遊客步行可達地球村營地、大熊貓會客廳、功勳大熊貓休養地、大熊貓博物館、大熊貓醫院、大熊貓主題文化街、大熊貓科研中心等15個特色空間。吳金梅表示,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建設過程中,將透過合理佈局外事服務、科研繁育、科普展示等場所,滿足國際交流、大熊貓研究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的不同需求。

建設

根據大熊貓習性改良當地植被

根據科研人員研究成果,歷史上大熊貓家族的分佈範圍廣及中國長江、珠江和黃河三大流域,還曾遍及東南亞的泰國、緬甸和寮國等地。但是,隨著地質地殼變化、氣候環境變遷以及人類影響、天敵和疾病等因素,大熊貓的棲息地逐漸被縮減、分割和破碎化。

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我國在圈養大熊貓人工繁育方面取得巨大成就,攻克了大熊貓繁育“三難”,實現了種群數量的穩定增長,還開展了人工繁育大熊貓野化培訓和野外小種群復壯工作。201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大熊貓從“瀕危”降為“易危”,中國大熊貓保護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里程碑式的成功案例。

然而,棲息地破碎化導致種群隔離依然是大熊貓保護工作面臨的重大挑戰,棲息地保護與恢復、大熊貓圈養種群遺傳多樣性、大熊貓疾病防控水平和能力、大熊貓保護管理能力都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提高。

建設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正是為了解決以上問題的重要舉措。基地建成後,能夠充分發揮首都專業科研資源優勢,推動大熊貓種群異地保護、促進大熊貓科研繁育發展。這裡也將成為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的示範視窗。

此外,北京大熊貓科研繁育基地建設過程中還將遵循最小化干預自然環境的原則,為大熊貓生活和科研活動開展提供良好環境。結合氣候、土壤的變化趨勢,建設過程中將根據大熊貓及伴生動物喜歡的生境,對當地植被進行區域性改良,提升基地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確保基地成為首都特色魅力品牌和低碳發展綠色名片。

溯源

周口店曾發現大熊貓遺骨

選擇在房山青龍湖綠色基底上建立科研繁育基地,還蘊含著“迎大熊貓回家”的概念。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館長董翠平說,1934年,史前考古學、古生物學家裴文中在周口店第1地點發現一段大熊貓肱骨遠端,與現在的大熊貓比較,沒有明顯差別,只是骨骼的外緣更為寬大一些,上內踝孔靠上些。由於大熊貓喜歡生活在溫和亞熱帶環境中,華北平原此前沒有發現過大熊貓的任何軌跡,所以,當時裴文中的發現受到學界的不少質疑。遺憾的是,後來這根大熊貓肱骨不知去向,大熊貓是否在周口店活動過,也因此一直懸而未決。

直到2006年,科研人員在河南省許昌市靈井遺址內鑑定出一顆大熊貓牙齒化石,給大熊貓在周口店活動提供了旁證。靈井遺址位於北緯34度附近,周口店遺址位於北緯40度左右,兩者僅相差6度。“許昌靈井遺址內大熊貓牙齒化石的發現,為人們進一步確認周口店第1地點發現的大熊貓化石提供了新的思路。”董翠平說,專家推測,堅冰期有段時間氣候相對溫暖,在華北平原中部活動的大熊貓有可能跑到平原北部北京猿人活動的周口店一帶。雖然現在大熊貓的活動範圍主要集中在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南部,但是遠古時期大熊貓的活動範圍或許要比現在大得多。

釋疑

大熊貓在北京會不會覺得冷

北京的冬天這麼冷,國寶大熊貓來了會不會被凍著?實際上,大熊貓沒有市民想得那麼“嬌氣”。就生活習性而言,它們可以說是“怕熱不怕冷”,厚實的皮毛能承受零下10到零下20攝氏度的氣溫。冬天的大熊貓相比夏天更加活躍,經常打鬧玩耍。科學研究表明,200萬至300萬年前,當第四紀冰期降臨時,地球開啟了寒冷模式。為了生存,大熊貓改變體型,改變習性,靠吃竹子為生,熬過漫漫寒冬,成為自然進化的勝利者。

去北京動物園的遊客,會發現大熊貓獸舍內時常放著一堆冰塊,國寶們在冰塊上攀爬、玩耍,甚至將冰塊抱在懷裡開心地打滾。看到這樣的場景,觀眾可不要驚訝。“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的原型,大熊貓可是名副其實的冰雪愛好者!”據飼養員介紹,大熊貓來自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生性喜冷怕熱,尤其喜歡在雪地裡撒歡兒。因此,大熊貓的獸舍內安裝有獨立空調,有時還會放置冰塊,讓熊貓們愜意玩耍。

(原標題:大熊貓北京的家倍兒棒 50只大熊貓年底將到北京安家)

流程編輯:U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