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傾聽青未了|年夜餃子

□作者 李振聲

中國人過年,最講究的是吃年夜餃子,一年之中無論你嘗過多少美味,吃過多少大餐,與年夜餃子相比,它們都是小菜,只有品味除夕之夜的那頓水餃,才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盛宴。年夜餃子是中國年的象徵,沒有年夜餃子,那不叫過年。

在我們膠東老家,僅包年夜餃子就有好多講究。餃子餡必須是大白菜與肥豬肉的組合,白菜的諧音是“百財”,肥肉的諧音是“富有”,聽著心裡就舒服。除此之外,還要包進八個栗子、八個紅棗、八塊年糕、八個銅錢,不用介紹光聽聽這數字、看看這物件,就知道其中的寓意有多麼美好。餃子要包得飽滿端莊,皮薄、餡滿、肚大,背圓,看上去像個元寶。包好的餃子不能亂擺,放在蓋簾上從裡向外螺旋一樣旋轉,意味著招財進寶、金銀滿堂,人稱“圈福”。下鍋煮時餃子不能全部下光,每張蓋簾上要留下三個,這叫三三不斷,年年有餘。

說起來挺有意思,膠東男人一向以大丈夫自居,平時在家裡端著個架子,黑著個臉,廚房裡的活是從不伸手的。然而除夕的這頓餃子他們卻樂得參與,儘管笨手笨腳,幹得倒是樂此不疲。女人們揶揄說,你看這些犟驢,平時逮誰咬誰兇得像只老虎,這會兒怎麼就變成乖乖貓了?男人們也不反駁,咧著大嘴傻呵呵地笑著,和麵、剁餡、剝蔥、搗蒜,叫幹啥幹啥,任由女人們擺佈。當然,最開心的要數孩子們,小臉凍得紅撲撲的,有的還穿著開襠褲,但再冷的天氣他們都不怕,甩著小鞭炮,提著小燈籠,牽著狗,引著貓,嬉鬧著,怪叫著,走東串西,四處亂竄。

時針滴答滴答向零時靠攏,外面的鞭炮聲多了起來,家家戶戶開始點火,躥動的火苗把一鍋涼水燃到了沸點。男人們端著蓋簾,女人們把餃子拾到鍋裡,木勺貼著鍋沿不停地攪動,只一會兒工夫,沉在鍋底的餃子便像一群甩子的小魚,挺著大肚子浮上了水面。除夕的鐘聲響了,剎那間爆竹如雷,炸成一團,看看剛才還黑漆漆的世界,此刻已是禮花四射,紅雨滿天,比孩子玩兒的萬花筒還要絢麗多彩。老奶奶續上一把柴草,用蒲扇急急地扇著灶膛,頓時把歡快的火苗燒到了最旺,把濃濃的年味煮到了最香。

餃子煮熟了,熱氣繚繞,香味四溢。孩子們歡呼雀躍,嗷嗷的尖叫蓋過了鞭炮的轟鳴。灶臺前的掌勺人並不把餃子全部撈出,先在準備好的小碗兒裡每個撈上三五個水餃,再把小碗裝進盤子遞給年長的爺爺,由爺爺領著全家的男人敬天敬地敬祖宗。先是列祖列宗,接下來財神爺、土地爺、灶王爺、牛王爺、馬王爺……到所有想象中能為一家人降福保平安的神靈面前獻上餃子,進香磕頭。這些儀式進行完畢,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也擺滿了飯桌,見證奇蹟的時刻終於到了:全天下最簡約卻隆重的盛宴,在同一片天地的不同屋簷下同時開席!

現在想來,餃子並不是最好的美食,比它好吃的東西多了去了。然而對中國人來說,一年到頭最期盼的卻只有年夜餃子。人們對它情有獨鍾,是因為它營造出的閤家歡氛圍,除夕之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吃餃子,品嚐的是美食,享受的是過程!數千年的傳承已把年夜餃子固化成一種文化,使它成了團圓、和諧、溫馨、親情、寬厚、包容的符號。我敢說,除了年夜餃子,任何食品都包含不了這麼多內容。

主播/後期剪輯:朱若彤

值班主編: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