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他是大清王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張廷玉的一生經歷了什麼呢?

張廷玉,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他35歲便在康熙朝執掌南書房,雍正朝時為首席軍機大臣,乾隆即位後,仍勤懇輔政。張廷玉高齡致仕後,乾隆竟罵張廷玉是“一件古董陳設而已”,剝奪了張廷玉死後配享太廟的榮耀。以後又受自己學生朱荃的牽連,被雍正抄了家。但在張廷玉死後,乾隆又同意讓張廷玉進入太廟,配享後世奉祀,張廷玉也成為整個大清王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張廷玉的父親張英,是個相當當的人物,是康熙朝的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而且還是皇四子胤禛(後來的雍正帝)的老師。張英64歲時才告老還鄉。在康熙真誠挽留時,張英說要將機會讓給年輕人。果不其然,三年後,他兒子張廷玉便入值南書房,進入了朝廷的權力中心。

張廷玉時刻遵守“萬言萬當,不如一默”的人生準則,謹慎細微,頭腦清醒。特別是在九子奪嫡中,雖然身處漩渦之中,卻不拉幫結派。張廷玉還把八阿哥給他的“揭發太子的舉報信”當場燒掉,此舉避免了兄弟手足自相殘殺。康熙知道後,對如此識大體的張廷玉刮目相看。在此後近20年的時間中,張廷玉成為康熙身邊的御用秘書,難能可貴的是,謹慎的張廷玉從未出過差錯。

康熙帝駕崩,雍正皇帝登基,他對老師之子的張廷玉也是非常器重,將他調任戶部尚書,後來又讓其出任首席軍機大臣,成為雍正的心腹重臣。張廷玉謹小慎微,不事張揚,最得雍正心意。一次,張廷玉生病,病好後進宮,雍正喜出望外,對所有人說:“我前兩天對近侍們說,我連日臂痛,你們知道嗎?”眾人忙問其故。雍正解釋說:“張廷玉患病,此人如朕手臂,這不就是我臂痛嗎?”雍正帝把肯賣力氣的張廷玉視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到了一日都離不開的地步。從中也可以看出,他們雖是君臣關係,但兩人的感情早已超出了老闆與員工的上下級關係。

一次,雍正賞給張廷玉兩萬兩銀子,張廷玉連忙跪倒謝恩辭謝。雍正對張廷玉深情地說:“汝非大臣中第一宣力者乎!領賜勿謙。”雍正誇讚張廷玉是滿朝文武大臣中第一賣力的人,此言不虛。雍正遇到自己精力不濟,或是身體有病不能正常處理朝政時,包括密旨,均交由張廷玉處理,可見對他信任到什麼程度。後來雍正飽含深情地回憶說:“彼時在朝臣中只此一人”。雍正駕崩後的第二天,乾隆將張廷玉配享太廟的資格,寫入遺詔之中頒發。這在當時是為人臣者的最高榮譽了。

在乾隆朝時,張廷玉仍勤勉有加。但年輕的乾隆帝好像對年老的張廷玉不怎麼待見,於是張廷玉提出退休還鄉。乾隆卻不同意:“享受太廟待遇的人,不能輕言退休。”到了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終於同意已經78歲的張廷玉退休。為此,張廷玉特意上了一個奏摺。他上奏摺的主要目的還是死後進入太廟一事:“恐身後不得蒙榮,外間亦有此議論”。張廷玉請乾隆做出承諾,遵循雍正的遺命。怕乾隆空口無憑,張廷玉甚至“免冠叩首,請上一辭以為券”。乾隆看了這個奏摺後勃然大怒。皇帝賞給臣子的榮耀,能不能兌現,這是皇帝的事兒,從來沒有哪個臣子敢要求皇帝以書面文字做出承諾。乾隆認為這是對君權的要挾,是對皇帝的大不敬。

如不讓張廷玉配享太廟,是對先皇雍正的忤逆,這又將會激起無數風波。乾隆忍住了了這口怒氣,他頒佈了上諭,保證會讓張廷玉配享太廟,又賜詩給張廷玉,讓他吃定心丸。

不知道張廷玉是老糊塗了,還是心有芥蒂,在雍正做出如此許諾之後,竟然沒有親自去謝恩,只是讓兒子代表自己前去宮門叩謝皇恩,又犯了一個不該犯的低階錯誤。乾隆再也無法忍受了,他大為光火:“張廷玉之罪,不在於不親自謝恩,而在於請朕承諾。之所以讓朕承諾,乃是不信朕。”“朕待群臣,事事推心置腹,而伊轉不能信,忍為要挾之求。觀其如此居心,豈有不得罪於天地鬼神耶!”結果,雍正對張廷玉問罪的聖旨還沒下達,張廷玉卻第二天一大早就跑進宮謝罪來了。這說明有人給張廷玉洩密了,乾隆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乾隆藉口其安插內奸,結黨私營等罪名,在內閣召開會議,剝奪張廷玉爵位,但准許死後配享太廟。

自從政以來,張廷玉從未受過如此打擊,他已如驚弓之鳥,只想著早日返鄉養老。事情還沒算完,乾隆十五年,乾隆帝長子永璜去世,初祭結束之後,張廷玉就急著上奏摺要求回鄉下養老去。對一個高齡老翁來說,似乎也並無非議之處。但沉浸在喪子之痛中的乾隆頓時發作,大罵張廷玉:“張廷玉曾侍朕講讀,又曾做過定親王的師傅,如此漠然無情,還有人心嗎?”

乾隆把張廷玉說得一文不值:“你當官這麼多年,毫無建樹,不過就是一個古董陳設而已。”乾隆仍不解恨:“若皇考還活著,看到你張廷玉今天的行為,也要收回成命。你張廷玉不但得罪於朕,更是得罪了皇考在天之靈!”乾隆一怒之下,下令:取消張廷玉配享太廟資格。

回到鄉下的張廷玉晚景淒涼。這還不算,沒多久,他的兒女親家朱荃獲罪,牽連到張廷玉。乾隆藉故派人抄了張廷玉的家,收繳了歷年宮中賞賜給張廷玉的禮物。

回鄉6年之後,張廷玉終於在乾隆二十年(公元1775年)以84歲高齡辭世。乾隆回想起張廷玉的種種貢獻,辛辛苦苦幾十年,沒有洩露宮中半點秘密,還是遵從了雍正的遺詔,讓張廷玉位列太廟。生前的張廷玉,卻不知道自己還能配享太廟。帶著無限的遺憾離世了。

死後配享太廟,這是無上的尊榮,也是中國曆代帝王給予立下巨功的臣子的最高獎勵。在清代26位配享太廟的王公大臣中,滿人23名,蒙古親王兩名,只有張廷玉一人是漢人。連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中興大臣也沒資格進入太廟。配享太廟者都有著較高的封爵,如親王、郡王、伯爵等,張廷玉是唯一沒有爵位的一名漢臣。(原/司馬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