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唐玄宗李隆基最寵愛的女人,為何會成為唐朝衰敗的罪魁禍首?| 解密

文:木木(讀史專欄作家)

要說起來,唐玄宗李隆基這個風流帝王一生女人無數,最痴迷的卻是兩個女人:武惠妃和楊貴妃這一對婆媳,既然武惠妃的使命是終結“開元盛世”,那麼楊貴妃的使命則是引發“安史之亂”。

因為這兩個女人,李隆基統治的大唐王朝鼎盛繁榮,但也盛極而衰,而楊貴妃則成為了唐朝衰敗的犧牲品。

作為隋朝楊氏的旁支後裔,楊玉環是在十七歲那年嫁給壽王李瑁,成為“壽王妃”,從而走進了大唐李家皇室的。

在做壽王妃的五年時間裡,壽王李瑁對於自己的王妃並不專情,他還有很多侍妾,並且侍妾在不停地生孩子。

少年夫妻自然是有濃情蜜意甜如蜜的時候,不過當那段甜蜜而新鮮的時光過去,並不出眾的李瑁顯然還沒有他的父親李隆基更吸引人:

1。論顏值,正值盛年的李隆基儀範偉麗,而李瑁顯然沒有他那樣的穩重氣質;

2。論性格,李隆基有血性夠果敢,在父親李旦一味退縮忍讓的時候,他選擇了滅掉韋家奪得天下,後來更是連太平公主都敢滅了,而李瑁連妻子都拱手相讓,不做絲毫地抗爭;

3。論才藝,李隆基文也來得、武也來得,才藝出眾且有音樂造詣,而李瑁並沒有特別拿得出手的;

4。論專情,李隆基寵一個女人就可以做到專一,而李瑁做不到;

5。論懂女人心事,成熟的男人李隆基更是勝過愣頭青的年輕人李瑁多多……

所以,無論是讓能歌善舞、才華橫溢、傾國傾城的楊玉環來選,還是旁人來看,二十二歲的楊玉環與五十六歲的李隆基之間,反而比楊玉環和李瑁之間更合適、更和諧。

就算是兒媳婦最後跟了老公公,在風氣開放的唐朝人眼裡:這一對才真正叫人只羨鴛鴦不羨仙,來,來,來,大家都來寫詩作賦歌頌一下美好的、偉大的愛情!

僅僅用了四年的時間,李隆基就冊立楊玉環為貴妃,李隆基的後宮中沒有皇后,楊貴妃從此是後宮中位分最高的女人了。

縱然是美如楊玉環,也不是沒有競爭者,例如她剛進宮時PK的梅妃江採萍。

福建美女江採萍才貌雙全,出身書香門第,進了長安城的皇宮才第一次見到梅花,從此常以梅花吟詩作畫,所以被李隆基封為梅妃,寵冠後宮。

梅妃有多受寵呢,這麼說吧,人人都知道李隆基為楊貴妃快遞荔枝,但其實為了給梅妃採集梅花,累死的快馬比送荔枝的更多。

梅妃也有才情,也曾以驚鴻舞令李隆基驚豔不已,但是無論是美貌、還是才情,還是歌舞,都被楊玉環豔壓,楊玉環的專寵就是梅妃的失寵,這個轉換的過程不可謂不精彩熱鬧。

一開始是互相取外號,楊玉環叫梅妃“梅精”,因為她瘦,而梅妃叫楊玉環“肥婢”,因為她胖。唐朝以胖為美,這一局,楊玉環勝,梅妃被李隆基下令遷往上陽東宮,相當於進了冷宮。

多情種子李隆基又偷偷把冷宮裡的梅妃接出來相會,楊玉環聞訊趕來鬧起來,李隆基居然嚇得把梅妃藏進夾幕,還賭咒發誓自己對梅妃已經沒有半點情分,只愛楊玉環一人。

梅妃從天上一下子跌落到了地上,摔得暈頭昏腦,居然被這樣對待還不死心,在冷宮中還想著千金買賦挽回李隆基的心,但是沒有人敢接招:誰也不敢得罪正當紅的楊玉環。

買不來名士的賦,梅妃就自己寫了一個《樓東賦》,滿腔哀怨,幽幽懷恨。

楊玉環看到後很是生氣,讓李隆基賜死梅妃,李隆基沒吱聲。

得知了李隆基的沉默,卻讓梅妃看到了希望,然而冷宮寂寥,曾經的梅使早已經變成了荔枝使,希望終究還是變成了失望,再變成了絕望,所以當李隆基將外夷進貢的上好珍珠偷偷送進冷宮時,梅妃拒絕了: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是啊,既然已經放棄了自己,既然已經愛上了別人,既然已經沒有了情義,又何必珍珠慰寂寥?

雖然與梅妃水火不容,但是其實楊玉環還是有可貴的一面的:她對於權勢沒有太多的熱情,而且她也不是一個以勢壓人的人。

作為後宮女主人,她反而有一種孩子氣的天真和嬌憨,任性,使小性子,做事全看自己的情緒,而不懂得看身份地位。

有一天,看著身邊的宮女雲容身影窈窕地忙碌,楊玉環甚至還寫下了一首詩:“羅袖動香香不已,紅蕖嫋嫋秋煙裡。輕雲嶺上乍搖風,嫩柳池邊初拂水。”

寫了詩不算,音樂天才楊玉環還為這首詩譜上曲子,教雲容唱歌,自己為她伴舞。

孩子氣的人大都保持著好奇心,對於新鮮事物不排斥並且更樂於接受,楊玉環也是,所以她會跳來自西域的“胡旋”舞,而且跳得比西域舞娘還好。

說起楊玉環舞蹈方面的成就,就不能不提李隆基的得意之作《霓裳羽衣曲》,這首對舞者要求極高的曲子,楊玉環居然一聽就領會了其中的意境,並且隨興就編排出了與曲子很相配的完美舞蹈,這真是讓李隆基和眾人驚歎不已:這個女人簡直是為舞蹈而生。

也許最初李隆基的確是沉迷於她的美貌,可是後來那麼漫長的歲月裡,李隆基一直對楊玉環痴迷不已,就不僅僅是因為她的美貌了,更是因為她是他真正的知己,是他的“解語花”,是他的無價之寶(“聯得貴妃,得如至寶”),李隆基甚至還作歌《得寶子》以志心意:

她擅長各種樂器,他也是;

她會跳舞會編排舞蹈,正好配他作的曲;

她的天真讓見慣各種心機、心計的他感到輕鬆;

她的對於權勢無感讓身在權力漩渦中心的他覺得放心……

而最最重要的是,所有人都把他當天子當皇上,只有她,把他當丈夫,讓他在沒有正常夫妻情誼和情趣的皇宮知道了做普通丈夫的滋味。

嬪妃不敢吃皇帝的醋,但是妻子敢吃丈夫的醋,所以楊玉環吃起醋來也是不藏著掖著、不管不顧。

楊玉環的三個堂姐中,最美貌、最自負的是自稱“大唐天子小阿姨”的虢國夫人,她敢於素顏面見李隆基,可見對於自己的天生美貌有多自信。

集郵美女的李隆基自然不想放過,這一黏糊,就惹得楊玉環醋意大發,大吵大鬧,惱羞成怒的李隆基一氣之下,讓高力士把楊玉環送出了宮,送到了堂兄楊銛府裡。

楊家人都嚇壞了,完了完了,天子一怒,血流成河,楊家要遭殃了。

結果李隆基居然一轉身就茶飯不思、坐立不安、夜不能寐了,李隆基肚子裡的蛔蟲高力士一邊勸李隆基接回楊玉環,一邊將楊玉環的侍女、日常用具等都打包裝了上百車,連夜送到楊府。

天一亮,楊玉環自己回宮了,李隆基不斷消了氣,還低聲下氣一個勁兒給楊玉環道歉賠禮,還大擺宴席歡迎貴妃娘娘回宮,而且從此以後,李隆基再也不敢對別的女人動心思了。

一代帝王如此,楊貴妃三千寵愛在一身,成了李隆基名副其實的“娘子”。

這一次回孃家的鬧劇,就這樣變成了夫妻倆之間增進感情的小插曲;而楊玉環第二次回孃家,傳言說是因為楊玉環用了李家某個小鮮肉王爺的玉笛,李隆基吃醋,把楊玉環趕回了楊家。

結果又是楊玉環前腳一走,李隆基後腳就後悔了,這一次楊玉環知道是自己有錯在先,剪下一縷頭髮讓人捎給李隆基:我所有的一切都是皇上賜給我的,只有髮膚是我自己的,我對不起皇上。

李隆基一看到頭髮就嚇壞了,擔心楊玉環真的自裁謝罪,立即把她接回了宮,不用說,兩人感情又進一步。

對於楊玉環這樣的女人,給她身上新增多少傳奇都不足為奇,所以人們把她和“詩仙”李白扯上關係,也就不奇怪了。

李隆基和楊玉環賞花,讓李龜年擊檀板為歌,但是聽來聽去都是些舊歌,沒新意,就讓李白做新詞,李白雖然宿醉初醒,但詩仙有才啊,一張嘴就是清平調三首: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楊玉環很喜歡這三首詩,李白頓時成了大紅人,可惜李白得罪了高力士,高力士於是向楊貴妃進讒言:這個李白,虧得娘娘對他那麼好,他居然拿趙飛燕來譏諷娘娘您的胖。

楊玉環生了氣,對李白很有些著惱,一再阻攔李隆基給李白官職,所以李白仕途失意。

這個傳言不可信,因為楊玉環對於自己的豐滿並不以為是缺點,反而覺得是優點,在那個以胖為美的時代,楊玉環是標準體型,人人爭相效仿。

況且,拿趙飛燕來比楊玉環,那是李隆基幹的事:《漢成帝內傳》寫趙飛燕“身輕欲不勝風”,李隆基說我的愛妃不是,她是“爾則任風吹多少。”

所以,把李白的官場失意的黑鍋扣在楊玉環身上,這個說法,不厚道。

無兒無女的楊玉環並不像其他後宮女人那樣心心念念地惦記著皇后的寶座和太后的尊榮,她是那種及時行樂的享受主義者的性格和心態。

雖然對權勢無感,但是楊玉環也是個顧孃家的女人,有著所有痴心女兒一心為孃家的通病,所以楊玉環的專寵,也帶來了楊家的烈火烹油,從而為“安史之亂”埋下了禍根。

楊玉環的堂哥楊釗升任御史大夫、京兆尹,賜名“國忠”,後來又做了首輔宰相;

楊玉環的三個堂姐分別被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每月還額外得錢十萬;

楊玉環的父親楊玄琰被追封為太尉、齊國公;

楊玉環的母親被追封梁國夫人;

楊玉環的叔父楊玄珪任光祿卿、工部尚書;

至於楊玉環一堆的堂哥、堂弟、侄子、外甥們全都跟著雞犬升天,不是娶了公主就是娶了郡主;

楊玉環的侄女、外甥女則是嫁了李家的王爺們,其中韓國夫人的外孫女崔氏嫁給了太子李亨的長子李豫,成了後來的唐代宗崔貴妃(看了電視劇《大唐榮耀》的人應該對這位崔貴妃不陌生)……

因為李隆基的給錢不要命的賞賜和一味地提拔,一時之間,暴發戶“楊氏五宅”富貴滔天,權勢熏天,窮奢極欲,在大唐簡直是橫著走,時人紛紛傳唱“生男步入生女”。?

跟當年囂張跋扈的武家一樣,楊家也敢欺負到李家皇室宗親的頭上,楊家的家奴連李隆基的女兒女婿、當朝廣寧公主和駙馬程昌裔都敢打,結果偏袒楊家的李隆基反而把駙馬的官職給免了,這讓人上哪說理去?

層出不窮的類似事件,加上李隆基專寵楊玉環,卻對自己的接班人太子李亨百般提防,這對於一個王朝絕對是壞事不是好事:李隆基的態度就是風向標,心懷鬼胎的人自然是想盡辦法要把太子李亨扳倒。

先是李林甫,他之前那麼旗幟鮮明地支援壽王李瑁當太子,所以跟太子李亨的關係很糟糕,李亨的嫡妃韋氏和杜良娣都被李林甫讒言誣告其孃家父兄謀反,從而被迫與李亨離異,李亨咬牙一忍再忍了。

然後是楊國忠,他雖然與李林甫有仇,與李亨又是兒女親家,但是害起李亨來,也是毫不手軟,所以楊家跟太子東宮關係也是糟糕。

只是楊國忠的死敵還不是李亨,而是安祿山。

安祿山情商很高,每每一覲見就用言辭把李隆基和楊玉環奉承得很是開心,還主動給比自己小十八歲的楊玉環做養子,李隆基和楊玉環一高興,安祿山大為受寵,屢屢晉升,一人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擁有全國兵力的三分之一以上,且不受任何節制,儼然一方諸侯,甚至比諸侯王爺更有實力。

都是為了權勢,楊國忠和安祿山槓上了,處處給他挖坑使絆子,李隆基說要不提拔安祿山做宰相吧,楊國忠說他都不識字,怎麼能做宰相……雖然楊國忠一再跟李隆基講安祿山要謀反,但是李隆基聽不進去,楊玉環也不聽,說得多了,李隆基很煩,就下令說:以後你們誰再說安祿山謀反,就一律送往安祿山處處治。

楊國忠心裡那個恨啊,又無可奈何,只能眼睜睜看著安祿山繼續囂張下去,看著他在李隆基的眼皮子底下將手下的漢將一律改成蕃將。

因為安祿山的賄賂,被矇蔽的李隆基還是無動於衷,楊國忠坐不住了,他逮捕了安祿山在長安的門客,搜求安祿山謀反的罪證。

安祿山一面加緊謀反的步伐,一面稱病不再來長安,就連李隆基為安祿山長子安慶宗與榮義郡主舉辦婚禮,召安祿山赴京,安祿山也不肯來。

楊國忠步步緊逼,安祿山賄賂朝臣的事情敗露,終於正式起兵叛亂,打的旗號是討伐楊國忠。

深感自己被辜負、被欺騙的李隆基很是生氣,這個傢伙居然真的謀反了,他決定命太子李亨監國,自己御駕親征去討伐安祿山,楊玉環哪裡懂這些,還覺得好玩,很是贊成,楊國忠嚇得不敢吱聲。

在楊國忠和幾位堂姐國夫人的解說下,楊玉環才明白過來一旦李隆基去了前線,太子李亨監國,作孽太多的楊家就完了,為了保護楊家,楊玉環勸說李隆基打消了御駕親征和太子監國的念頭。

起兵才兩個月,安祿山就攻下了洛陽自稱大燕國皇帝,緊接著潼關失守,情勢危急,李隆基帶著楊玉環和李家皇族西逃,隨行當然也有楊家。

隨行護駕的將軍陳玄禮派人密告太子李亨:這場大禍說到底是楊國忠惹起來的,安祿山也是被他逼反的,所以大家決定殺楊國忠以謝天下。

在陝西興平縣西馬嵬坡,西逃隊伍停下來休息時,陳玄禮突然率兵起事,毫無防備的楊國忠父子和楊家人幾乎被殺光,倖存下來的只有武惠妃小女兒太華公主的丈夫楊錡和楊國忠兒子楊炪的妻子萬春公主,後來他們倆組成了一對。

殺完了楊家人,將士們依然不肯散去,李隆基派高力士去問怎麼回事,陳玄禮面見李隆基奏報說:楊國忠謀逆,已被我們誅殺,但是貴妃娘娘還在,大家擔心陛下,所以不肯散去,請陛下割愛。

李隆基一聽就明白了,這是擔心楊玉環將來為楊家報仇,所以要連她一起殺,他當然捨不得,哭著說:貴妃身在深宮,根本不知道楊國忠他們在外面做了些什麼啊。

高力士也勸李隆基:陛下您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貴妃娘娘畢竟是楊國忠的妹妹,她繼續留在陛下身邊,大家心裡都不踏實。

李隆基沒有辦法了,不得不下詔賜死楊玉環,楊玉環終於明白了自己的處境,對李隆基說:我知道自己罪無可恕,死有餘辜,但是請讓我去禮佛好不好?

李隆基這時也是被逼得沒有辦法:“願妃子善地受生。”

就這樣,三十八歲的楊玉環被高力士縊死在佛堂前的梨樹下。

舞破《霓裳羽衣曲》,終究還是一抔黃土掩風流。

陳玄禮直到親自驗屍,確認楊玉環已死,才肯解去圍兵,再去向李隆基“請罪”,這種情況下李隆基也只能說:免罪,不予追究了。

西逃的隊伍繼續向蜀地進發,眾人請求太子李亨留下來領兵對付安祿山,李隆基也只能答應了,半個月後,李亨登基稱帝,遙尊李隆基為“太上皇”,安祿山相當於給李亨幫了大忙,否則他哪有機會領兵,哪能這麼快登基。

從此,李隆基開始了他的“太上皇”生涯,等到李亨收復了洛陽和長安,李隆基回到了皇宮,他的處境也沒有辦法改變了,他很懷念楊玉環。

白居易的《長恨歌》裡寫李隆基和楊玉環有重逢,但那只是詩人的文藝創作罷了,沒有了楊玉環的李隆基,在孤獨、寂寞和身邊人都被流放的窘迫軟禁中逝世。

曾經繁榮鼎盛的大唐王朝從此走向了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