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武則天和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是什麼關係?李隆基與武則天之間真的有什麼仇恨嗎

由於武則天一腳踩了唐太宗、唐高宗父子兩代人,搞得後人對李唐皇室的關係有點頭大。其實他們的關係一點不復雜,從血緣上講武則天是唐玄宗的親奶奶。

武則天是唐朝開國功臣、“晉陽元謀”十七人之一的武士彠。

武士彠先後娶過兩任妻子,前妻過世後,由李淵親賜續娶弘農楊氏,生下武則天姐妹三人。

武士彠去世後,他與前妻的兩個兒子虐待楊氏母女,搞得母女四人只好跑到洛陽,投靠孃家討生活。

貞觀十一年,李世民東幸洛陽,有人拍馬屁告訴他:洛陽有個13歲的絕色少女武氏,是武士彠的女兒,您要不要親自接見一下?

李世民說:功臣之後嘛,朕當然得關心一下,那就帶來由朕慰問一下吧。

於是那一夜李世民與武則天相談甚歡,第二天,一道聖旨傳來:冊封武氏五品才人,賜號“媚娘”。

從這時候起,武則天在歷史上有了新的稱號“武才人”、“武媚娘”。

不過,李世民很快就發現,這個貌美如花的小女子是個女漢子,行事果敢,心腸狠辣。這不符合他的審美標準,於是武媚娘在後宮呆了十二年都不受寵。

轉機來自於貞觀二十三年,那年李世民病了,後宮的女人們輪流值班來給皇帝侍疾,武媚娘也在其中。

皇帝生病,皇太子李治當然也得日夜守候,這既是皇位傳承的安全需要,也是孝道的弘揚。

不過李治的孝道闊得太寬,直接把老爸的女人涵蓋進來了。就在李世民的病榻前,二人眉來眼去,居然好上了。至於好到什麼程度,史書沒寫,自己想去。

李世民駕崩後,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第二年,李治到感業寺給父親週年祭,“偶遇”在寺中出家的武尼姑,於是火花迸發,全然不顧這裡是佛門淨地。

又過了一年,武媚娘挺著大肚子回到皇宮,此時她搖身一變,從太宗的才人變成了高宗的昭儀,後來她又取代了王皇后,成了母儀天下的大唐皇后。

武則天再度入宮時已經27歲,還比李治大了4歲,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她的受寵程度。從這一年起,武則天接連生下李弘、李賢、李顯、李旦四個兒子,和安定公主、太平公主兩個女兒。

要知道,高宗李治這輩子一共只有八個兒子,四個女兒,武則天一人就包攬了一半,用獨寵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唐玄宗李隆基就是李旦的第三子,武則天和李治的孫子。

說起來,李隆基跟奶奶武則天還是一對仇人。

當年,李弘早夭,李賢又被武則天廢黜,李顯才當了不到兩個月的皇帝又被武則天踢下龍椅,幼子李旦意外地繼承了皇位。

不過李旦的這個皇帝當得實在憋屈,朝中的大權被老媽一手操控,他只是個傀儡。

傀儡也就算了,關鍵是李旦還遭到了母親的忌憚,被長期幽禁在宮中。

隨著武則天的地位越來越穩固,勸武則天登基的呼聲越來越高,嚇得李旦也趕緊請求禪位於母親,並自願改姓“武”,連老李家的身份都不要了。

天授元年九月,武則天如願以償地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周”,李旦在當了六年的傀儡後,終於扔掉了燙手山芋。

你以為李旦解脫了?怎麼可能,他又陷入了“李武之爭”。朝中兩派勢力,一派支援武則天立武承嗣為太子,另一派則支援立李旦為太子。

出於對李唐舊勢力的忌憚,武則天更偏向於侄子,反而對親兒子多加壓制,搞得李旦整天活得戰戰兢兢,就連武則天身邊的侍女都敢欺負他。

有個叫韋團兒的侍女,想上李旦的床。李旦哪敢啊,他“守身如玉”沒讓韋團兒得逞。這個膽大的婢女,居然想出了報復李旦的邪招。

她對武則天說:“陛下,奴婢偵查到一個大陰謀,皇嗣(李旦)妃劉氏、德妃竇氏對您行巫蠱詛咒之術。”

武則天連核實的程式都省了,她下旨:讓劉氏、竇氏進宮朝見。婆婆召見,兩個女人不敢怠慢,於是匆匆進宮。

結果二人這一去就不復返,李旦等得望眼欲穿,也不見兩位心愛的女人回來。可李旦已經被嚇破了膽,根本不敢跟老媽要人。

就這樣,劉氏和竇氏從人間神秘蒸發了。所有人都知道,她們被武則天秘密殺害了,屍體埋在那裡無人知曉。

德妃竇氏,就是李隆基的生母,那一年李隆基才8歲。

那年,李隆基活得慘透了,母親失蹤了,父親被告有“異謀”,正在接受酷吏來俊臣的審訊,他和他的兄弟們常年被幽閉於宮中。

都說皇家有權有勢有富貴,可誰能看到他們骨肉相殘時的痛苦了?

這種痛苦不堪的生活持續了十幾年,直到神龍元年,張柬之發動了“神龍政變”,逼武則天交出了皇位,李顯重新登基,李唐得以恢復。

你可能會問,李旦在武周朝的地位遙遠高於李顯,復位的為何是李顯,而不是李旦呢?

原因有兩個,一是李旦的支援勢力長期遭到武則天和武氏勢力的打壓、清洗,力量衰減得很厲害,已經抵不過李顯的支援力量。

二是李旦歷經二十餘年的風風波波,早就厭倦了這種生活,所以他主動放棄了太子之位,轉而支援哥哥李顯。

不過李顯登基後,李旦的支援勢力不降反升,除了傳統的老牌政客太平公主外,李隆基也逐漸成長起來。在姑侄倆的聯合推動下,“景龍政變”爆發,李旦重新被推上皇位。

李旦復位後,李隆基被立為太子。可問題是,李隆基非嫡非長,怎麼就隔著鍋臺上炕,取代了嫡長子李憲(後改名李成器)了呢?

李憲是李旦的長子,其生母就是那位與竇氏同時遇害的劉氏,李旦的嫡妻。

按照繼承製度,李憲既是長子又是嫡子,事實上,李旦第一次登基時,李憲就是太子爺了。

原因只有一個:李隆基已經今非昔比,他利用後武則天時代的數次宮變,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強大政治集團了。

這個情況是不是很熟悉?對了,跟當年的李世民一模一樣,準確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旦雖然坐在龍椅上,但他的兩塊基石卻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那時候太平公主與李隆基正是緊密合作期,李憲哪裡有資格跟李隆基PK。

所以,李憲很聰明,他立刻主動請求立弟弟李隆基為太子。就這樣,李隆基成功地成了大唐帝國的繼承人。

正是武周這段短暫的歷史,把李唐的歷史衝得稀里嘩啦,也把一家人的親情撕得七零八落。

不過以我個人的觀點來看,武則天雖然飽受詬病,但她對歷史的發展程序,起到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果不是她,誰敢保證豪族集團不會讓李唐成為第二個短命的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