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薦讀】伍子胥的命運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看看這個故事就知道了

伍子胥命運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

01舍小義,雪大恥

伍子胥是楚國人,名員,父親叫伍奢,還有個哥哥叫伍尚。

伍奢是楚平王太子建的太傅。在奸臣費無忌的挑撥下,楚平王要殺死太子建和太傅伍奢。

後來,太子建逃了,伍奢被扣了下來。

這時費無忌對楚平王說,伍奢還有兩個兒子,一個是伍尚,一個是伍子胥,進言以伍奢之名將他兩個兒子召回。

伍尚得知後準備前往,被伍子胥阻止。

伍子胥說,我們回去了也不能保全性命,楚王只不過想引我們回去一起殺掉。我們既救不了父親,也報不了仇,這樣的死沒有任何意義。於是勸他一起逃亡到別國,另謀他算。

但是伍尚愚孝,把名節放在第一位,他說這樣會被天下人恥笑,即便知道這一去必死無疑,他也甘願赴死。

於是伍尚回了楚國,跟伍奢一起被楚王殺了,而伍子胥則開始了他的逃亡之路。

相較於哥哥伍尚的迂腐,伍子胥更加看得清局勢。

《史記》中記載,伍尚說:

“我知道自己去了也不能保全父親的性命,但是心中懊惱父親找我們是為了求得生存,如果不去,將來又不能洗雪前恥,最後只會被天下人恥笑。”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伍尚一是知道去了也沒用,不過是一起死罷了;二是心裡對父親明知他們回去是送死也要召他們回去的行為生氣;三是擔心如果不去將來又不能報仇雪恨,會被天下人恥笑。

話裡話外,沒有貪生怕死,但是瞻前顧後,也沒有伍子胥一般豁出去的氣勢。

伍子胥很理智,歷史也證明他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太史公司馬遷稱讚他:

“向令伍子胥從奢俱死,何異螻蟻。棄小義,雪大恥,名垂於後世,悲夫!”

就是說如果伍子胥和伍奢一起死了,就跟螻蟻沒有區別,而他捨棄小義,洗雪大恥,讓聲名流傳於後世,這是悲壯之舉。

02故隱忍就功名

太史公對於伍子胥的評價還有一句:

“方子胥窘於江上,道乞食,志豈嘗須臾忘郢邪?故隱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這段話指的是伍子胥在逃往吳國的路上病倒了,在江邊靠乞討過活,但他心裡不曾忘記楚平王的殺父弒兄之仇,所以才一直隱忍,直到最後成就功名。如果不是心性剛烈有血性的男子,怎麼能做到這一步?

如果說伍子胥之前拒絕回楚國救父的行為理性剋制,那麼在這裡就能看出他堅韌不馴的一面。

伍子胥如他所言,並不是貪生怕死地逃亡,而是一直在謀劃為父兄報仇。他幫助闔閭成為吳王,又輔佐吳王稱霸。後來吳國打敗楚國,伍子胥沒有找到楚昭王,便將楚平王的墳墓挖開刨出了他的屍體鞭屍三百下。

當時他昔日在楚國的好友申包胥,派人對他說:你侮辱死人,傷天害理到了極點!

而伍子胥卻對著來人說:

“為我謝申包胥曰,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意思是你幫我向申包胥道歉吧,我已經日暮途遠,只能倒行逆施。

伍子胥隱忍多年就是為了報仇,結果忍辱負重多年後,好不容易顛覆了楚國,卻找不到可以報仇的人,他心裡那口氣怕也難嚥下,所以他明知鞭屍不對,也倒行逆施。

日暮途遠,已經走到了黃昏但前路漫漫沒有盡頭。相信當時伍子胥心中必然溢滿悲情與未酬。

伍子胥因報仇而隱忍,因隱忍而輔佐吳王稱霸,最後留英明於世,司馬遷稱他剛毅血性,卻很適當。

03伍子胥三勸吳王

後來吳國攻打越國,吳軍敗於姑蘇,吳王闔閭也被刺傷,後來傷情發作,臨死前讓夫差為他報仇。

闔閭死後,伍子胥繼續輔佐夫差,兩年後吳國攻打越國,報了姑蘇之仇。

越王勾踐帶著五千殘兵困於會稽山上,派文種去賄賂吳國太宰伯噽。伯嚭接受了錢財後,在夫差面前為越國求情,這時候,伍子胥站出來勸諫吳王說:

“越王勾踐很能吃苦,如今大王如果不一舉殲滅他,定後一定會後悔。”

說白了就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斬草除根!

但是吳王沒有采納,而是聽了伯嚭的讒言和越國講和。

這是伍子胥第一次勸諫吳王失敗。

五年後,吳王因為齊國新君登位,局勢不穩,決定攻打齊國。

這時候伍子胥又勸他:

“勾踐每餐不吃兩個葷菜,哀悼死去的,慰問有病的,打算將來有所作為。這人不死,以後一定會成為吳國的禍患。現在吳國有越國在身邊,就像一個人得了心腹疾病,大王不先剷除越國卻一心攻打齊國,不是很荒謬嗎?”

伍子胥看出了勾踐勤儉節約、收攏人心的行為背後的含義,可以說非常直白地在提醒吳王注意。

但是夫差不聽勸,還是出兵攻打了齊國,而且還打贏了。因此,夫差更慶幸自己的決定,相反,更加不再信任伍子胥。

這是伍子胥第二次勸諫。

過了四年,吳國又要打齊國。越王勾踐知道了,於是出兵幫助吳國一起打齊國,又送上禮物獻給伯嚭。

伯嚭這個人是個貪財的,他多次接受越國的珍寶,於是心裡對越國很是喜歡,經常在吳王面前說越國的好話。關鍵是,吳王也願意相信他,總是採納他的建議。

伍子胥在旁邊看著,心裡著急啊,這不是等於把吳國送給越國嗎?

於是他又勸了一次。他說,越國才是我們的心腹大患,而齊國就好像一塊石田,攻下了也沒用。他引經據典試圖說服吳王放棄攻齊,轉而攻越。

吳王當然不會聽,不僅不聽,還派他出使齊國。

想必那時候伍子胥心中就已經明瞭,吳國遲早有一天會被越國滅掉。他懷著沉重的心情把兒子託付給了齊國的鮑牧,然後自己返回吳國。

伍子胥力勸吳王攻打越國,自然觸及了從越國身上得到諸多財富的伯嚭的利益。二人之間的矛盾日益加重。

伯嚭就在夫差面前進讒言,汙衊伍子胥有投靠諸侯的謀反之心。吳王本就信任伯嚭,再加上得知伍子胥將兒子留在了齊國,更加氣憤,賜了一把屬鏤寶劍說:“你用這劍自殺吧。”

伍子胥自知迴天無力,臨死前對門人說,我死了以後你們在我墳前種植梓樹,讓這樹長大之後能作棺材,然後挖下我的眼珠掛在城門上,我要親眼看見越寇攻進都城,滅了吳國!

這件事傳進了吳王的耳朵裡,他很生氣,便讓人把伍子胥的屍體沉江。

這下,哪裡還會有什麼梓樹和棺材?

後來的結局大家也知道了,越國打敗了吳國,夫差自殺。

夫差臨終前說,他後悔沒有聽伍子胥的話無顏去見他。但是這時候悔悟也已經太晚了。

另外,那伯嚭也沒有得到好下場。吳王夫差死後,越王就殺了他,因為他“不忠於國君,外受巨賄,私下勾結越國”。

所以,牆頭草不會有好的結局,他到最後不僅沒有保住命,從越國得到的財富想必最終也回到了越國的腰包。

一場算計終是空!

04總結

伍子胥勸諫吳王三次,三次吳王都沒聽他的,這其中的原因令人深思。

筆者本來想,難道是因為伍子胥是闔閭時代的舊臣而不得夫差信任?但轉念一想,伯嚭也是闔閭時的大臣,當時他逃亡到吳國,被吳王封了大夫。

二人都是闔閭時代的人,這個理由就說不通。

所以,筆者提出另一個推測,可能是伍子胥說話太耿直,君王不喜歡聽。

在伍子胥三勸中, 第一次他的總結語是“你今後一定會後悔”;

第二次勸諫的最後反問“不是很荒謬嗎?”;

第三次他最後說“如果不這樣,今後將會後悔不及”。

兩次都是斷定的語氣,你不聽我的,你肯定會後悔,中間一次則是反問語氣。這種說話方式就算放在一般朋友之間也不容易讓人接受意見,更何況是君臣之間?

而伯嚭在夫差繼位後,就被封為太宰,而後夫差對他的建議更是積極採納,與其並非沒有關係。

在伍奢被楚平王威脅召回兩個兒子的時候就說過:

“伍尚為人寬厚仁慈,叫他,一定能來;伍員為人桀驁不馴,堅忍卓絕,能成大事,他知道來了一塊被擒,勢必不來。”

從父親對兒子的評語中,我們也能對伍子胥的性格特點窺探一二。再聯絡他復仇之路的艱辛,乞討之時的隱忍,還有司馬遷對他“剛正血性”的評價,都能看出他是一個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的人。所以對於他的正直勸諫也能理解一二。

另外,還有一個細節。伍子胥出使齊國時,將兒子留在了齊國,自己回去。在臨行前,他對兒子說:

“我屢次規勸大王,大王不聽,我現在眼看著吳國滅亡的日子就要到了。你與吳國一起毀滅,沒有好處。”

他早就料到吳國會滅亡,他回去就是一死。他可能想的是和吳國一起死,沒想到最後卻死在了夫差手裡。但是他卻沒有退縮,也沒有選擇和兒子一起留在齊國。這個舉動就說明了他本來就有和吳國共存亡之心。

伍子胥的一片忠魂,後世之人應該看得見。

如此想來,太史公對他的溢美之詞真合適。

當然,以上只是筆者的推測,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翻一翻《史記》等歷史資料,可能會有更清晰的發現。

總的來說,伍子胥給人的感覺是一個有血有肉、有仇必報、有恩必報、忠心耿耿的人。

一片丹心照汗青!

“血性”用在他身上很合適,“剛正”更是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