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古代醫生都是神人般的存在,但人體解剖在歷史上卻是一大法寶!

(說歷史的女人——第 1133期)

大家都知道人體解剖在醫學上的重要性,它是西醫的一大法寶(中醫不提倡此道)。有許多病都需要解剖來解決,尤其是癌症等重要病症。在其他辦法失靈的情況下,醫生一刀下去,就解決了。所以醫院的主刀大夫都是“神人”般的存在。

但是,手術,特別是人體解剖,在歷史上的發展其實是非常困難和緩慢的。期初,都認為這是西醫的技術,跟中國人沒有關係。中國的解剖術僅限於外科,比如華佗給關羽刮骨療毒的傳說等,對於真正的人體解剖術的研究和實踐是從西方開始的。

在西歐古希臘時代(公元前500—300年),著名的哲學家希波克拉底和亞里斯多德都進行過動物解剖實驗,並有論著問世。但第一部比較完整的解剖學著作已經是數百年後的事情了。

在古羅馬時期,有位醫學家蓋倫(公元130—201年)著有《醫經》一書,對血液執行、神經分佈及諸多臟器已有較詳細而具體的記述。但由於當時西歐正處於宗教統治的陰暗時期,禁止解剖人體,該書主要資料均來自對動物解剖的觀察所得,故錯誤之處很多。比如,他認為人的肝臟像狗的一樣有五葉,肝是靜脈的發源地,心臟的中膈上有許多看不見的小孔,血液可以自由透過等等。蓋倫的解剖著作,在很長一段時期曾被奉為經典,中世紀的教會又嚴禁解剖屍體,致使人們無法糾正這些錯誤。

一直到16世紀,布魯塞爾(今比利時)人安德烈·維薩里為了研究醫理,才開始衝破重重禁忌直接解剖人體。他在巴黎求學時,曾偷過絞刑架上的犯人屍體,還曾把一個死人頭骨藏在大衣內帶進城,放到自己床底下,甚至帶領學生盜過墓。為了逃避法國的宗教裁判所對他的“異端”行為的處罰,他不得不到義大利去繼續學醫,後來他成為解剖教授,並於1543年創作了《人體的構造》一書。此書的出版,意味著近代人體解剖學的誕生,它的意義如同哥白尼的《天體執行論》一樣,是生物學和醫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維薩里是西方公認的世界人體解剖第一人,他也成了世界人體解剖學的創始人。

其實,在中國戰國時代出現的第一部醫學著作《內經》中,就已明確提出了“解剖”的認識方法,以及一直沿用至今的臟器的名稱。而世界上第一個實踐醫學解剖的人,並非是安德烈·維薩里,而是中國人,而且是位女醫生,她的解剖實踐比西方早了1100年!她為了制止一場瘟疫,解剖了丈夫,而不幸的是,她卻因此同兒子一起被判了刑。欲知詳情,本期分解。

她叫張秀姑(420—483),南北朝時人,她於劉宋王朝永武帝永初元年生於沛郡相縣(今安徽淮北市濉溪鎮)。張秀姑的父親就是一位民間郎中(醫生),他醫術高超,救過不少病人。秀姑自幼十分聰慧,受父親影響,也頗懂醫理,她還鑽研過古代的醫書。她身處南北朝時的亂世之中,天下蒼生飽受戰爭和瘟疫的蹂躪,她親眼目睹了家鄉百姓們的生活艱辛和被疾病的折磨,這使她自幼立志跟父親學醫、行醫,有懸壺濟世之志。

這天,張秀姑家所在的村裡來了一位叫唐賜的走方郎中,但他的“生意”並不好,因為村裡有張秀姑的父親坐診,所以村人不太相信外人。還有就是,唐賜開的藥比較貴,在村裡也不好配藥。唐賜見這裡無人看病,便去了二里外的北村。但他走後沒多久,北村就傳來了唐賜治病救人的資訊:一家姓彭的一個快要病死的男孩,被唐賜用針灸和小湯藥救活了!

這讓遊方郎中唐賜名聲大噪,附近各村的病人紛紛請唐賜治病。這位走東家、串西家,專為農民患者解除病痛的年輕人也引起了張秀姑的注意,遂主動與之結交。二人相處之後,惺惺相惜,互為愛慕,不久便結為連理,唐賜也就在沛郡定居下來。婚後,張秀姑除了操持家務外,還主動向唐賜學習針灸等治病方法。

唐賜見妻子對醫術這樣敏慧好學,熱心治病救人,就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診斷治療技術詳盡地傳授給她。慢慢地,張秀姑的醫術也日臻純熟,什麼切脈開方之類也是樣樣精通。自此,唐、張夫妻倆夫唱婦隨,共同行醫,懸壺濟世,在方圓左近有相當的名望。

後來他們有了兒子,夫妻倆決定,也要把兒子培養成一名醫生,為老百姓服務。

公元450年,北魏和劉宋王朝爭霸,在黃河、淮水之間進行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沛郡也是戰場之一。戰亂之後,瘟疫接踵而來。沛郡,張秀姑家鄉一帶突然產生了一種奇怪的病症:患者染病後與常人無異,但一發病便會張口吐出幾條毒蟲,此時再行診治已無效,不管是針灸和服湯藥都毫無作用,病人會很快死去。唐賜、張秀姑夫婦一直想知道患者腹中到底有什麼東西,但他們不是孫悟空,變個小蟲子就可以鑽進人的肚裡;要想知道人們肚裡的情況,唯一的辦法就是給病人手術,至少是對已死的病人進行屍體解剖,來看個究竟。

唐賜對妻子秀姑感嘆道:要是能親眼看一看毒蟲在人肚子裡的活動情況,就能找出辦法對症下藥了。可是在那個封建禮教統治的時代,又有誰願把自己親人的遺體交給醫生去做解剖研究呢?那就是大逆不道,這跟歐洲中世紀的情況是一樣的。

張秀姑和唐賜夫婦對這種怪病一籌莫展。他們眼看患者不能救治,一批批死去,內心十分不安。

公元455年的一天,北村的彭家,就是兒子被唐賜救活的那家,請唐賜赴宴。唐賜因為興奮,在席上多飲了幾杯。他回家後突然覺得腹內疼痛,一陣陣咳嗽並伴隨著氣喘,接著就從口中吐出10多條小蟲一樣的東西。唐賜自知也被傳染上瘟疫了,病情嚴重,恐怕難以生還,便把妻子秀姑叫到跟前。

唐賜說:“秀姑啊,我千里迢迢來到你家,咱們夫妻一場也是緣分!但是,咱們的緣分盡了,我對不起你啊……”他接著又囑咐道:

“秀姑,你一定要聽我的話!咱們既然行醫,就要知道做一個大夫的本分,那就是治病救人,這個你比我懂。我死後,你不要有任何顧忌,要、要果斷下手!看看我肚裡有什麼東西……”

張秀姑早已淚流滿面,但她還是鄭重地點了點頭。

然後,唐賜又向兒子說,“我兒啊,你一定要理解你的母親,要支援你母親!”

兒子唐副也流著淚答應了。

當晚唐賜便去世了。

儘管張秀姑十分悲傷,但為了制止這場瘟疫,她決定遵奉丈夫遺願,解剖丈夫的屍體!

當時張秀姑是下了很大決心的。首先,對自己的親人動刀子,可不是一般人容易下去手的,即便是大夫也是如此,他可以對病人痛下“殺手”,但對於自己親愛的人,無疑是會手軟的;第二,解剖人的屍體,在當時不管從封建道德還是在法律上都是不允許的。除非是官家為破案需要,一般情況下,這都是違法行為。但秀姑不管這些了,做為一名醫生,救死扶傷是她的天職,眼看這場瘟疫使那麼多人死去,她良心難安,她必須冒天下之大不韙,揮刀而上!

張秀姑終於親手用刀剖開丈夫的屍體。她經過認真仔細的觀察,發現唐賜的肺、肝等部位均已腐爛變質(今人推斷是類似急性瀰漫性腹膜炎致死的病例)。她拿出筆來,把體內的各部分構造按一定比例畫到紙上,同時標出它們的名稱和病灶跡象,為進一步研究病理積累了第一手寶貴的資料。

張秀姑為此舉付出了昂貴的代價。儘管是丈夫自己留下的遺囑,但封建社會里,人們講究“三從四德”,普遍受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封建倫理道德束縛,解剖屍體被認為是大逆不道的。況且,女子敢對丈夫動刀,更是犯了封建社會的大忌。

當時有個為富不仁的財主,曾與唐賜結仇,此時就大造輿論,向地方官控告張秀姑暗害丈夫,親剖夫屍,大逆不道,應繩之以法。於是,當地郡、縣官府得知此事後立即呈報朝廷。吏部尚書顧覬之也認為,張秀姑大逆不道,罪該當斬;唐賜的兒子唐副對其母行事不加勸阻,也犯了忤逆不孝之罪。要把他們母子共同繩之以法。

當時任三公郎(尚書省郎官之一)的劉勰出面為張秀姑求情,他說:“張秀姑是悲痛地按丈夫的話去做的,他的兒子懂得遜讓也懂得大理,細細體會這事的前因後果,他們沒有傷害丈夫和父親的動機,我認為情有可原,不可治罪。”

但是,顧覬之認為:“法律規定,即便隨意移動、處理路邊的屍體,也屬不合法,況且是自己的妻子兒女,竟然忍心做這些殘忍的事情,對他們不應顧及情面,應該嚴格按照法律處治!”皇帝最終下詔書同意顧覬之的判決。

當時法律規定:傷害死人,判有期徒刑四年;妻子傷害丈夫,判有期徒刑五年;兒子不孝順父母,判死刑。於是張秀姑被叛有期徒刑9年(也有說是6年的);兒子唐副被判死刑(也有說是被流放)。

至於後來那場瘟疫是如何被終結的,史料沒有記載。總之,張秀姑和她的兒子為這次人體解剖付出了慘重代價。但張秀姑,那個時代的懸壺濟世者,她配得上大夫,或者白衣天使這個稱號,她為中國甚至世界的人體解剖學做了“殉道者”,足以彪炳史冊,她是世界上實踐人體解剖的第一人!

張秀姑的故事記載在《南史》中,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關於人體解剖的最早文字記載。近年來她的故事還被編成歷史劇《出明魂》。我們應該記住張秀姑這個名字!

(文/說歷史的女人·花無去)

參考資料:《南史·顧覬之傳》等。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說歷史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