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朱棣的黑衣宰相姚廣孝,一生致力於造反,最後為何會被賜死呢?

姚廣孝,14歲剃度出家,後來多名好友被被朱元璋殺害,一生致力於造反,56歲時以“臣奉白帽著王”結識燕王朱棣。60歲時,建文帝削藩,他利用占卜、分析政治軍事形勢等手段促使燕王朱棣堅定造反之心,隨後在“靖難之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沒有姚廣孝,或許朱棣不會造反,即使造反也不一定會成功。在很多人眼中是靖難第一功臣。

朱棣登基之後,姚廣孝先後擔任《永樂大典》的監修、主修,主持重修《明太祖實錄》,是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1418年逝世,終年84歲,去世之後朱棣痛心萬分,停止上朝兩天以示緬懷,文武百官接踵而至,前來弔唁。追贈為特進榮祿大夫、上柱國、榮國公,諡恭靖。洪熙元年,加贈少師,享祖廟,是明朝文臣第一個進入祖廟的,也是唯一一個。

姚廣孝畫像

顧炎武:“少師之才,不下於文成(王陽明),而不能行其說者,少師當道德一,風俗同之日,而文成在世哀道微,邪說之作之時也。”

姚廣孝一生之中只求過朱棣兩件事,第一件是發動靖難之役,第二件是臨終之前請求朱棣放過一個人。這個人既不是他的親戚也非他的好友,甚至可以說是他的敵人,這個人就是溥洽。

姚廣孝劇照

溥洽是誰?朱棣為什麼要求囚禁他?

溥洽是建文帝的主錄僧,是專門給朱允炆做法事的和尚頭領。朱棣攻入南京之後,朱允炆在宮中放火失蹤,朱棣苦尋無果,坐臥不安。後來有人密報,朱允炆是在溥洽的幫助下離開皇宮的,於是就將溥洽抓起來。史料中並未提及朱棣是如何嚴刑拷打溥洽的。我認為溥洽並未說出朱允炆的下落,因為一旦他說出朱允炆的下落,對於朱棣來講,他就失去了利用價值,失去價值又掌握了天大的秘密,必死。而朱棣為了知道朱允炆的下落,也只能將其囚禁。

姚廣孝畫像

為什麼姚廣孝請求放溥洽一馬?

朱棣登基以後,姚廣孝作為朱棣最得力的謀士和最知心的朋友,被封為太子少師、資善大夫,身居高位。朱棣希望他可以還俗蓄髮,姚廣孝拒絕了,贈予他豪宅和美女,也被他拒絕了。似乎他不是為了榮華富貴而造反,只為造反而造反。這樣一個人為什麼請求朱棣放過兩人共同的敵人呢?是靈魂的救贖,也是為了彌補心中的愧疚。

姚廣孝官袍加身,在大明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70歲時衣錦還鄉,但卻沒有迎來親朋好友的歡呼和讚美。他的父母早已去世多年,此時老家唯一的親人就是他的姐姐。他興沖沖的來到姐姐家中,希望和姐姐分享自己的榮耀。然而,等待他的卻是一個閉門羹,苦苦等待換來的結果是“姊不納”。姚廣孝無奈之下搖了搖頭,只好去尋找青年時期的好友王賓訴苦衷。沒想到的是,王賓也不見他,只讓人給他帶了兩句相同的話“和尚誤矣!和尚誤矣!”。此時的姚廣孝可以說是眾叛親離,心中悲愴萬分。

姚廣孝墓塔

體會到眾叛親離的滋味以後,他每天白天穿上官服上朝,晚上換上僧衣在寺廟中修身養性,無慾無求。或許,姚廣孝心中有那麼一絲後悔自己親手策劃的這場“靖難”。姚廣孝84歲時生了一場大病,他自知大限將至,想要為自己曾經犯下的過錯彌補點什麼,這樣下去之後或許能得到家人朋友的原諒。朱棣這期間經常來探病,但是每次探病的時候兩人談論的都是國事,並沒有其餘事情。姚廣孝感覺自己的生命走到了盡頭,當朱棣再一次問他有何心願時,他顫顫巍巍的懇求朱棣放過溥洽,這也是姚廣孝目前唯一可以彌補自身的事情。朱棣沉默了許久,終於決定完成老友的遺願,答應放了溥洽。在溥洽放出之後,這位84歲的老人也微笑著閉上了雙眼。

李贄:“我國家二百餘年以來,休養生息,遂至於今。士安於飽暖,人忘其戰爭,皆我成祖文皇帝與姚少師之力也。”

姚廣孝大器晚成,在獲得榮華富貴之後卻又遭到眾叛親離。時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