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多爾袞死因之謎: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墜馬受傷不治,病死於喀喇城

為滿清王朝入主中原立下不世之功的多爾袞,在順治七年十二月初九卻突然死去,年僅39歲。

清代歷史對這位充滿爭議的“皇父攝政王”之死,記載的十分簡短且含糊。只是說他出獵古北口外,“墜馬受傷不治,病死於喀喇城”。

喀喇城如今在哪裡,重傷不治以及謀殺等眾說紛紜的多爾袞死因,到底哪條靠譜?

先說一下“喀喇城”今昔。

清代初期所說的喀喇城,就在如今河北省承德市雙灤區的灤河鎮。

此城因清初在此建立

喀喇河屯行宮

而得名。

喀喇河屯行宮,是清朝在塞外建造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皇家宮苑。具體地點位於今灤河鎮西北,在灤河、伊遜河交匯處的南北兩岸。

“喀喇河屯”是蒙古語“黑城”、“烏城”或“舊城”之意的音譯。

順治七年(1650年)盛夏七月,當時權勢熏天的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傳下諭旨,決定“加派九省錢糧246萬兩銀子,興建灤河北的避暑城”。並明確交代屬下“今擬止建小城一座,以便往來避暑”。

但這位皇父攝政王並沒有享受到在“喀喇城”避暑,而是在這年年末的大冬天狩獵時,猝死在這的帳篷裡。

順治八年十二月,順治帝福臨親政後,指示戶部停建這座避暑城。直到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二月,喀喇河屯行宮才重新興建,歷時三年完工付用。

康熙年間,在此設立了喀喇河屯廳,曾有“萬家煙井”之盛況。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朝廷在這裡設立灤平縣衙署。1940年,灤平縣遷往安匠營,喀喇河屯始稱灤河鎮。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6年建立灤河鄉。之後又撤鄉建鋼鐵公社,劃歸紅旗公社,再建灤河公社。1984年,灤河公社與承鋼街道、灤河街道合併,成立灤河鎮。

如今,這裡交通發達,物流繁忙。鎮內有京承高速公路途經,張雙鐵路、112國道貫穿全鎮。

“喀喇城”的名字神秘又有名氣,知名度遠遠高於“灤河鎮”。

今人真是很難把三百多年前的“喀喇城”與“灤河鎮”聯絡在一起。

再來說說多爾袞的死因。

關於多爾袞的死因,幾百年來一直被人們議論不休。各種猜測和分析都說得活靈活現,也是越描越黑,難有定論。

清史研究界的通常看法,都認為他是在順治七年冬季出塞狩獵的時候墜馬受傷,病重身亡。

因為誰也沒能拿出新的確鑿證據,只好按照清朝官方史料的這一飽受懷疑的說法來解釋。

那麼,多爾袞死因之所以引起世人懷疑,應該都是來自對一些歷史記載的分析。

不妨看看有關多爾袞死亡的相關記載及解釋:

@ 明末清初談遷的《北遊錄》記載:“初,攝政王膝創,塗以涼膏。太醫傅胤祖謂其非宜。是日圍獵,值一虎,須尊者射而眾從之,時王創甚,勉發三矢,度不自支。”

順治七年寒冬臘月,多爾袞出獵古北口外,意外墮馬,致使腿部膝蓋受傷,僅塗以涼膏止痛,太醫傅胤祖認為用錯了藥。

這天圍獵時,遇見一隻老虎。按慣例,須請最尊貴的首領先射殺。此時,多爾袞受傷虛弱,勉強射了三箭,就支援不住了。至十二月初九日,竟然斃命於喀喇城。

有關“太醫用錯藥”這一段,並非當時清朝的官方正史記載,因為這個疑點甚微。而當時在北京的談遷可能是聽到了“知情者流露”,所以記載於《北遊錄》之中。

當時清朝很多不利己的內幕,官方都不願記載於史料內。諸如多爾袞死後被掘墓鞭屍,也是來自衛匡國《韃靼戰記》的記載。

@ 據《內國史院滿文件案》記載:順治七年十一月“十三日,皇父攝政王身體欠安,居家煩悶,欲出口外野遊。”;“十二月初五日,宿劉漢河。初七日,宿喀喇城。是日,皇父攝政王病重歇息。初九日,戊子,戌時,皇父攝政王猝崩。”

由此,有人計算了一下,認為多爾袞從墜馬膝蓋受傷,到突然病重身死,非常短暫。而從病重到死,總共不過三十多個小時,史料用“猝崩”來描繪恰如其分。

@ 【世祖實錄】記載說:“先是攝政王薨之夕,英王阿濟格赴喪次,旋即歸葬。是夕,諸王五次哭臨,英王獨不至。翌日,諸王勸請方至。英王子途遇攝政王馬群廝卒,鞭令引避,而使己之馬群廝卒前行。”

“又於初八日,英王知攝政王病劇,乃於初九日早,遣人往取葛丹之女。”

這段記載似乎告訴人們,和碩英親王阿濟格與弟弟多爾袞的關係在後期已經惡化。作為兄長的阿濟格,明知多爾袞也看中了蒙古貝勒葛丹之女,卻不顧弟弟病危,私自去搶娶蒙古美女作樂,毫無悲痛之心。

而在多爾袞死去的當晚,阿濟格躲在帳內不出來,究竟是惱恨多爾袞不讓他“封叔王”參與攝政,還是他已經有了謀反打算不得而知。

但歷史記載中,阿濟格確實是在返回京城之後企圖攝政,結果被削爵幽禁賜死。

在【北遊錄】裡的記載卻說,多爾袞臨死前曾與阿濟格密談,這雖然與【世祖實錄】的記載相矛盾,但從阿濟格的最後結局來看,也大致可以說得過去。

@正史記載,順治七年,多爾袞在頭半年裡還把侄子娶豪格的福晉霸為己有,又收娶了朝鮮送來的兩位美麗公主。他死前還能騎馬打獵。

這些都透露出多爾袞臨死前的身體狀態應該是很不錯的。說死就死了很奇怪?

@ 南明儒將、詩人,著名抗清英雄張煌言,在順治七年曾賦詩《建夷宮詞》十首,其中有一首寫道:

上壽觴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

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

掖庭猶說冊閼氏,妙選孀閨作母儀。

椒寢夢迴雲雨散,錯將蝦子作龍兒。

此詩直擊多爾袞與嫂子孝莊太后的私情,因此在社會上流傳甚廣。

(劇照)

可是,清初一直沒有關於太后下嫁多爾袞的史料佐證。但多爾袞具有“皇父攝政王”的稱謂,卻屢見記載。

孝莊太后和多爾袞的關係確實比較微妙,甚至有文章還稱孝莊已經暗中嫁給了多爾袞。從多爾袞“皇父攝政王”這個稱號來看,這或許是事實。而且還有一點,那就是孝莊死後不願與丈夫歸葬在一起,是不是她心中有愧就不好說了。

多爾袞與嫂子的“曖昧”關係,也自然成為他意外死亡原因的猜測因素。

猜疑多爾袞死因大致有這幾個方面:

其一

,說是順治皇帝派人謀殺了多爾袞。

因為多爾袞在順治登基後攝政,確實目空一切,根本沒把這個小皇帝當回事。

他不僅禮儀排場與皇帝無二,甚至公然當眾訓斥順治帝,引起朝中一些大臣不滿和反感。但年幼無權的順治帝當時無力對抗,只好忍而再忍,懷恨心頭。

隨著順治帝的成長,他們叔侄之間的矛盾也逐漸加劇。

但綜合分析,順治帝當時還是13歲少年,與老謀深算、文武兼備的多爾袞直接對抗的勝面很小。他派人謀殺了多爾袞似乎不太可能。

其二

,說是孝莊太后指使人暗中謀殺了多爾袞。

這個說法流傳很廣,也的確具有讓人相信的理由。

以孝莊太后“傑出女政治家”的智商,借多爾袞出塞打獵之機謀殺他還是有可能的。

分析歷史,孝莊太后為了保住兒子福臨的皇位,已經作出了巨大犧牲。

為了兒子,她違心下沒下嫁多爾袞且不說,在兒子幼小時,她必須小心維護和受制於多爾袞。而多爾袞得寸進尺,長期獨攬朝政大權,公然把順治帝當傀儡,孝莊太后內心是極其不滿的。

(劇照)

多爾袞的種種表現,已經違背了當時公知的攝政諾言,嚴重挑戰了皇權威嚴。

只要多爾袞一直攝政,順治帝就沒有出頭之日。

在順治七年八月,多爾袞擅權追尊自己生母太祖妃烏喇納拉氏為“孝烈恭敏獻哲仁和贊天儷聖武皇后”,祔享太廟。這已經明顯是擺出皇帝的架勢了

孝莊太后為了兒子的前程和皇權,此時定會有殺多爾袞的決心,況且孝莊太后還有濟爾哈朗等一些朝中勢力的支援。

有記載透露,在多爾袞突然死後,與他一起去打獵的隨行中,豫親王多鐸第二子郡王多尼,竟然在順治八年被改封為和碩信親王;禮親王代善第七子滿達海,則被賜封巽親王稱號,並命其執掌吏部事務。這一情況令人猜想就不意外了。

因此,許多人認為,多爾袞應該是死於孝莊策劃的謀殺,而且這是皇太極死後朝中皇位爭奪戰的餘波。

其三

,說是多爾袞是被他的哥哥阿濟格氣死的。

這說法大概是源於前文所說的阿濟格怨恨多爾袞不封他當“叔王”攝政,進而搶娶葛丹之女、以及在多爾袞死時他不到場等原因。

但這也是被認為比較不靠譜的一種說法。

如果這個猜測是真的,說明多爾袞與兄長阿濟格的關係並不和睦。阿濟格對自己沒有當上“叔王”,應該憎恨多爾袞,再加上他在這次圍獵時,與多爾袞同時看上了蒙古貝勒葛丹的美麗女兒。所以聽說多爾袞受傷嚴重,阿濟格想到的不是親情,而是搶女人,不然一旦多爾袞死亡,國喪期間是不許嫁娶的。

所以,當有人把這件事添油加醋地告訴病重的多爾袞時,導致多爾袞被活活氣死···。

(劇照)

其四

,是猜測多爾袞死於腦血管疾病。

這一猜測者,還分析了多爾袞家族的疾病死亡先例,據此認為多爾袞死於疾病突發,而不是所謂的謀殺。

其五

,說是多爾袞死於縱慾過度。

認為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多爾袞這樣的帥才也不例外。他整天被美妻靚妾圍繞,有名分可查的至少有六妻四妾,其中不乏蒙古美女和朝鮮美女。

雖然妻妾成群,多爾袞仍不滿足,還四處搜訪美女,曾命八旗海選美女送入王府,還曾從新歸附的蒙古喀爾喀部索取有夫之婦。縱慾過度,身體虛弱,或是他猝死的原因。

此外

,還有人認為,多爾袞從小就在馬背上拼殺,南征北戰經驗豐富,他墜馬受傷而亡的理由過於可笑。應該是用錯藥中毒而死的。

總之,這些懷疑和推測都不算靠譜,歷史有待於力證。

毋庸置疑,多爾袞絕對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英雄豪傑。

他用威武不群的一生,創下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大業。

歷史對多爾袞的評價儘管褒貶不一,或許不能簡單用“好與壞”來定論,但他屬於英雄行列還是不爭的事實。

有歷史學者評價說“清之入關創業,為多爾袞一手所為”。

從順治朝遲後一百年的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釋出詔令,正式為前輩多爾袞翻案,下旨為他修復墓園,復其封號,“追諡曰忠,補入玉牒”。到此,愛新覺羅家族對多爾袞的評價終於重新有了定論。

多爾袞文韜武略,足智多謀。其征戰一生,一直以江山社稷為重,難能可貴。

稱他是大清王朝268年曆史的奠基者,是中華統一版圖的傑出功臣,是可以的。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選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宣告:文中參考資料和配圖均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