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土木堡之變,明朝走向了下坡路,但是明朝的國力卻很快得到迅速恢復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在也先的率領下大舉入寇,大同等鎮明軍不敵,損兵折將。訊息傳到京城,明英宗朱祁鎮決定御駕親征,親率大軍出塞迎擊瓦剌,遍尋不遇決定退軍,在回軍路上被瓦剌困於土木堡,明軍遭遇極大失敗,軍隊損失大半,皇帝本人被擒,這就是震驚天下的土木堡之變。

經常有說法,土木堡之變是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從此明朝就走上了下坡路。

當真如此?我有些不同意見。

土木堡之變只是一次意外的失利,損失雖然慘重,以當時大明的國力卻能很快得到恢復,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土木堡之變都不能稱為明朝盛衰的節點,至於原因,可以從以下方面得到體現。

持續的時間

從王朝層面來看,其實有兩個很好的比對物件——漢朝和唐朝。

西漢王朝在漢武帝時期國力達到鼎盛,漢武帝發起對匈奴的全面戰爭,解決了這個糾纏已久的麻煩,換來的卻不是王朝的繼續繁榮,西漢因為與匈奴的長期戰爭,自己也耗盡了百年以來積蓄的國力開始衰落。

大唐帝國由盛轉衰,公認的轉折點是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持續8年,使唐朝喪失大量人口,又形成藩鎮割據局面,唐朝從此再也沒有能力中興,在下降通道上越走越遠直到覆滅。

比對之下不難看出,造成王朝由盛轉衰的主要原因都是長期的戰爭而導致的破壞。

土木之變全過程滿打滿算從瓦剌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六月寇邊起,到十一月瓦剌軍在北京城下被擊敗後退卻,時間還不滿半年且並非始終在打仗。朱棣靖難之役尚且有四年時間,之後明朝也經歷了多次戰爭,時間跨度超過半年的比比皆是。

戰爭持續時間越長帶來破壞越大,這是客觀規律沒什麼疑問,從持續時間上看,土木之變尚且不能達到讓明朝由盛轉衰的量級。

造成的損失

那麼就是損失了。土木之變明朝精銳的京師三大營一朝盡喪,諸多隨軍文臣武將死於軍中,損失不可謂不大。

但對當時的明朝來說,這些損失還不至於讓它重蹈唐朝衰亡之覆轍,中央政府號召力依然強勁,地方上可戰之兵為數更多。

京師保衛戰前,朝廷下旨召天下兵勤王,兩京、河南、山東等地勤王軍先後趕到,京城內于謙主持改革軍制,整軍備戰,不管從兵力還是士氣上,明軍已超過瓦剌軍。

這是從土木堡後到京師保衛戰前短短兩三個月內發生的事,如果有更多時間,明朝還能組織起更為龐大的軍事力量。

那就剩京營了。素稱精銳的京師三大營跟隨英宗出塞後傷亡大半,殊為可惜,這點常被後人詬病。

不過就此認為京營從此不復存在的說法卻不足為憑。

京營官兵是哪裡來的,從明太祖以來,抽調全國衛所的精銳集於京師,編為京營,作為戰事的主力,明成祖時期設京軍三大營。

很明確,是各地挑出來的。

三大營在土木之變確實慘了點,但大明全國那麼多衛所,要挑個十幾二十萬人出來重建三大營也並不十分困難。況且兵員本來就是動態變化的,三大營的官兵也要遵從自然淘汰規則,會老也會死,土木堡折損的官兵不能長生不老永遠佔著京營的編制。

那三大營為啥沒了呢?因為改革了啊,于謙主持京師保衛戰時,把三大營可用之兵十多萬改編為“十團營”,這實際就是三大營了。

立十團營後,三大營留下的老弱,稱為“老家”,總稱為京軍,或京營。

此後,京軍兵制又一改再改。英宗廢團營,憲宗又復,武宗又設東西“兩官廳”,團營變成了“老家”。三大營連“老家”的資格也喪失了。不久,兩官廳也步了團營的後塵,世宗把廢兩官廳團營,復“三大營”的舊制,以團營的十二營劃入五軍營,五軍營仿照成祖舊制,三千營改稱為“神樞營”,神機營的名稱仍舊。

您看,如果要較真,三大營到了嘉靖時期都還存在。

存在歸存在,存在不等於能保持戰鬥力。歷代王朝的中央直屬軍隊,都是呈一路下降趨勢的。北宋開國禁軍猛吧,到了中後期就成戰五渣了;清初八旗兵如狼似虎吧,不到百年也不行了。那憑什麼認為如果京師三大營在土木之變不滅,還能保持幾百年的戰鬥力呢?

文官陰謀論?

然後再來說說文官陰謀論,這種說法就更不值一提了。

土木之變陣亡了很多勳戚武將不假,但要比人數,文官一點也不少。

自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鉉、工部右侍郎主永和等以下,死難的高階文官就有五十多人,比之陣亡的武官勳貴只多不少,如果說這些文官都是為了集團的崇高目標自覺赴死,恐怕是難以服眾的。

至於文官掌權,那也是王朝穩定後的發展規律。晚唐的慘痛教訓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武將勢力如果不加遏制很容易發展成軍閥,武人治國更是社會的退步。

所以從宋朝起削弱武將力量是有道理的,文人治國或許有其缺陷,但確實是一種進步的體現。並且明朝在這點上做得比宋朝強很多,文官主兵也幹得有聲有色,再把目光往後看,清朝也一樣是文官治國。民國亂世,武人是掌政了,那就成了軍政府。

因此,把明朝文官治國的理念推到土木之變上,也是個一廂情願的事。

最後,再舉幾個例子吧,更能說明問題。

明軍的戰力

京師保衛戰兩個月後,從景泰元年(1450年)二月到六月,四個月的時間裡,瓦剌連續三次以數千起犯邊,甚至也先也親自率軍出動,目標都是重鎮大同。

大同守將郭登毫不客氣,一次突襲、一次設伏、一次在野戰中直接將瓦剌軍擊敗,取得三連勝,揚眉吐氣。

明軍其實戰力未失,兵還是那些兵,缺少的只是好的統帥和將領。北京城下,于謙為明軍統帥,任人得當,排程分明,石亨這樣的敗軍之將成了最耀眼的將星;大同防禦戰,郭登有勇有謀,正面硬鋼瓦剌也絲毫不怵。

顯然只要有優秀的將帥,明軍還是頗能一戰的。

明朝的對手

再說說明朝的對手瓦剌。相比明朝,倒不如說土木堡之戰才是瓦剌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土木之變時,瓦剌在也先的領導下進入全盛,生擒皇帝的軍功堪稱偉大。可是呢,6年後也先就身死,瓦剌也就此分崩離析,再也沒能恢復這般強盛。

如果把範圍擴大到整個蒙古部落也是如此,土木之變後,明朝西北邊境雖然直到隆慶年間達成和議後才基本實現和平,但蒙古部落們也只是小打小鬧,不管是瓦剌還是韃靼,除了一次偶然性極大的庚戌之變,蒙古再也沒有取得大的勝利。

王朝的延續

再看王朝延續性上。土木之變發生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明朝滅亡時在1644年,間隔了兩百多年,要說土木之變後明朝就由盛轉衰,那這個衰落期也實在長了點。

明朝此後還經歷了9位皇帝,其中不乏弘治、隆萬(隆慶到萬曆前期)這樣有中興氣象的時期;也不乏成化年間的犁庭掃穴、萬曆年間的內外征伐,甚至直到崇禎時期,經歷了薩爾滸這樣的大敗仗,還有能力一手平定西南奢安土司的叛亂、一手面對後金的威脅、同時還要應付國內的農民軍,這樣的三線作戰,一個衰落了兩百多年的王朝如何能做到。

土木之變對明朝來說是一次偶然性極大的黑天鵝事件,主要原因在於統帥領導無方。明朝的衰落是個平緩的過程,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大起大落,有一個相當長的平臺期。

總而言之,土木之變前明朝已非全盛,土木之變後明朝也沒有一蹶不振,所謂由盛而衰,從何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