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晉恭帝司馬德文:中國歷史上最會射馬的皇帝,在位時曾被稱為昏君!

文/格瓦拉同志

按照古代史家的慣用筆法,每個朝代或政權滅亡前夕,總會發生一些不祥的徵兆,而有先見之明的人士,每每都能參透其中的含義。這樣的史實屢見不鮮,晉恭帝司馬德文即位前酷愛射馬一事,便是典型案例。

司馬德文

司馬德文是晉朝的末代皇帝,晉宣帝司馬懿第六世孫,晉孝武帝司馬曜(字昌明)的次子,安帝司馬德宗的胞弟,生母為淑媛陳歸女(安德太后)。司馬德文出生後不久便被冊封為琅琊王,年僅十餘歲的時候便入朝為官,先後擔任中軍將軍、散騎常侍、衛將軍、侍中、司徒、錄尚書六條事、車騎大將軍等職務,跟叔父司馬道子、堂兄司馬元顯一樣,都是手握實權的皇族。

根據正史記載,晉安帝跟祖上晉惠帝一樣,都是貨真價實的白痴,竟然能蠢到連冬夏、溫涼的區別都分不出來。但跟哥哥不同,司馬德文聰明睿智、洞悉時局,是一位很有能力的王爺,更被朝廷內外視作唯一能振興晉室的皇族成員。不過,司馬德文年輕時卻性情殘忍、輕浮急躁,在琅琊國就封的時候,經常命令擅長射箭的人射殺馬匹,並以此為娛樂。

司馬德文年輕時喜歡射馬,被視為不祥之兆

某位僚屬看到後憂心忡忡,便勸諫司馬德文道:“馬是國姓,而大王卻命人殺死它們,這是非常不祥的事情,恐是亡國之兆啊!”司馬德文猛然醒悟,非常後悔自己的行為,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僚屬的話最終竟一語成讖(“帝幼時性頗忍急,及在籓國,曾令善射者射馬為戲。既而有人云:‘馬者國姓,而自殺之,不祥之甚。’帝亦悟,甚悔之。”見《晉書·卷十》)。

晉安帝在位期間,國家的形勢岌岌可危,先有司馬道子父子的專權害國,後有權臣桓玄的篡位,司馬德文儘管百般努力,但依舊無法挽回註定的敗局。大亨元年(403年)底,桓玄廢黜晉安帝並自立為楚帝,隨後便將晉安帝、司馬德文兄弟驅逐出建康,遷往潯陽幽禁。幸好不久將軍劉裕舉兵攻滅桓玄,並將晉安帝兄弟營救回建康,才讓本已滅亡的晉朝,僥倖地“死灰復燃”。

晉安帝司馬德宗是一位白痴

不過,劉裕並非一心為國的將領,他之所以營救晉安帝兄弟,不過是為了取代桓玄,由自己完成終結晉朝的使命罷了。所以,劉裕在擊滅桓玄後,便將軍政大權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成為晉朝新一代權臣。在此期間,司馬德文雖然擔任大司馬、司徒的職務,但手中卻沒有半點權力,他唯一能做的,不過是在劉裕的許可範圍內,做一些小修小補的動作而已,根本無法改變全域性。

隨著功業和名望的與日俱增,劉裕篡位稱帝的想法越來越強烈,而且此時已無人能阻止他這樣做。按照權臣篡位的固有套路,劉裕應該逼迫晉安帝禪位,然後建國稱帝。然而劉裕卻鑑於民間盛傳著一句讖語“昌明之後有二帝”,所以為應和它,便派人毒殺安帝,然後立司馬德文為皇帝,時在義熙十五年(419年)一月。

宋武帝劉裕畫像

司馬德文雖然被捧上帝位,但他深知自己的真實身份,所以為了免於遭到劉裕的毒手,他只能無條件地配合後者完成篡位大業。所以等到劉裕的心腹傅亮手持草擬好的禪位詔書,入宮逼迫司馬德文謄抄,然後以他的名義頒行國中時,晉恭帝很爽快地便答應下來,並沒有表現出悲傷、憤恨的情緒(詳情見《資治通鑑·卷一百一十九》)。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晉恭帝正式把皇位“禪讓”給劉裕,後者由此建國稱帝,史稱劉宋。劉裕登基後,按照魏晉兩朝的慣例,將司馬德文冊封為零陵王,並允許他保留天子的名號、威儀,享受外國君主的待遇。但是不久之後,劉裕便公然破壞規則,指使褚淡之(司馬德文的妻兄)率軍潛入零陵王府,用棉被悶殺司馬德文。司馬德文遇害時,年僅35歲。

晉恭帝退位後不久,被劉裕殺害

在劉裕之前,漢魏兩代亡國君不僅能保住性命,而且還享受各種優待,子孫承襲爵位甚至可達百餘年時間。然而從劉裕開始,凡是“禪位”的君主便再也無法保住性命(宋朝除外),有甚者還要被滅族。當然,作為首開弒殺“禪位”之君惡例的劉裕,他的子孫自然也難以逃脫厄運,在亡國時均被權臣蕭道成殘殺,這也算是一種“報應”吧。

史料來源:《晉書》、《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