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老祖宗的俗語文化經歷幾千年仍然經久不衰,並越來越牢固,並越來越

老祖宗的俗語文化經歷幾千年仍然經久不衰,並越來越牢固,成為文化城牆上絢爛多彩的一塊,它擁有著諸多的優點,朗朗上口,耐人尋味,所以無論是什麼層次文化的人都能夠信手拈來,絲毫沒有猶猶豫豫的模樣。

它的強大生命力並不只是文化的傳承,還有著教育後人的意義。而老祖宗的俗語文化更是包羅永珍,含括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至世間宇宙,做人的道理,小至生活中微小的細節,它是有著多面性的,從來不會單一存在,又擁有著豐富而有魅力的表達方式,所以這也是它能夠綿延至今的主要原因。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一個兒子怕斷根”,下一句說透人性,卻讓爹孃難以接受!平日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到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比如孝道;同樣,傳統文化中也有不少陳舊落後的思想糟粕,比如重男輕女。

在不少農村地區,老一輩人對於“生兒子”有一種執念;因為有這樣一句民間俗語“一個兒子怕斷根”,其實它的下一句說透人性,卻讓爹孃難以接受,你聽說過沒有呢?

這句民間俗語的完整狀態是

:“一個兒子怕斷根,三個兒子沒處蹲”

;字面意思可以大致理解為:“養育一個兒子,最擔心害怕的就是孩子發生不測,導致家族斷了香火;但是,兒子如果養多了,爹孃到了老年的時候反而沒處養老。”

從這句俗語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其實說爹孃的下半句,才是真正精髓所在!

老一輩人心中想的乃是“養兒防老”,這也沒有什麼錯;但是一些家長只注重提升孩子的物質生活條件,忽略孩子的素質教育,最終導致孩子養成自私自利的秉性。

還有一些家長在多子女的教育當中,潛意識的喜歡某一個孩子或者不喜歡某一個孩子;這種“無心之錯”就為“失敗的家庭教育”埋下了隱患。

讓家長香火延續,這種想法並沒有什麼不妥;更何況“人之初,性本善”,不孝順的兒子並非天生就不孝順,而是爹孃後天失敗的家庭教育,才導致“不孝兒女”的產生;因為,“上樑不正下樑歪。”

高爾基曾說過:“愛孩子這是母雞也會做的事,但要善於教育他們,這就是國家的一件大事了,這需要才能和淵博的生活知識!”這句俗語“一個兒子怕斷根,三個兒子沒處蹲”與高爾基的名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養育一個孩子,不僅要“養”,即讓孩子吃飽穿暖;而且還要“教育”,這需要家長投入全部的才能與淵博的知識,正所謂:“先成人,再成才”,如果一個的品行不過關,無論多麼有才華,也是不會被人們所認可和接受的。

珍妮·艾裡姆說道:“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