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紅樓夢 原型竟是納蘭家,納蘭容若的家產去哪兒了?

“我是人間惆悵客,不是人間富貴花。”

有人說,《紅樓夢》裡的原型,是曹雪芹自己的家。

但也有人說,真正的原型,是納蘭家——有乾隆作證:

當年和珅向乾隆皇帝進貢《紅樓夢》,乾隆看完立即說到:“此蓋為明珠家事作也。”

明珠,就是納蘭容若的父親納蘭明珠。

因此,很多人把納蘭容若當成是賈寶玉的原型:

“當時只道是尋常”的憂傷,“一往情深深幾許”的嘆息,“落盡梨花月又西”的淒涼……

他的詞作都收錄到了《飲水詞》,當時有這樣說法:家家爭唱《飲水詞》。

他有唱盡悲傷的情愁,還有仕途失意的志愁。

他長期掙扎在情愁、志愁之中,最終成為清詞三大家之一。

王國維說他是: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納蘭容若

01

跟賈寶玉天生喜好胭脂粉不同,納蘭容若的人生理想是入仕為官。

他要成為的人,就是父親和老師的結合體。

父親納蘭明珠,自康熙親征以來,幫助康熙做過不少大事,在平定三藩,統一臺灣、治水抗俄等,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納蘭明珠是能臣,也是權臣。

很多人為了巴結父親,給其送禮,納蘭明珠向來都是來者不拒。

當時有這樣的歌謠:要做官,問索三,要講情,問老明。

老明,就是納蘭明珠,連他家的總管,都不把縣長市長放在眼裡。

跟父親恰恰相反的是,老師徐乾學(顧炎武外甥)從小教他的是“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番薯”的清廉官學。

納蘭容若雖為滿人,但從小是在漢文化的薰陶下長大的,信奉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年輕尚小的他,多次請求父親終止收禮,結果嘛,自然無果。

這個高幹子弟,有了和古代文人一樣的人生理想:想當公務員!和他父親一樣厲害、和老師一樣清廉的公務員。

▲納蘭容若父親納蘭明珠畫像

有了堅定的人生理想,納蘭容若開起了外掛。

17歲進入最高學府國子監裡學習;18歲參見北京鄉試,考中舉人;19歲參加會試,成為貢士。

一切看起來都那麼順利,再進一步,就是殿試,進入翰林院工作指日可待,離人生理想也越來越近。

就在這關鍵時刻,他的身體掉鏈子了:因為突發寒疾,而被迫放棄殿試。

這場突發起來的病,影響的不僅僅是這次殿試,還有他以後的人生。

雖然後來補了殿試,考了全國第十名,賜進士出身。

但好運氣,貌似已經用完了。

作為進士,不但沒有入翰林院做官,反而被康熙叫去,當了貼身保鏢。

就這樣,歷史上“文弱書生”形象的納蘭容若,以一個武將的身份進入了仕途。

從此,納蘭容若開始了一生的“掙扎”仕途。

02

納蘭容若會武功是肯定的,清初八旗子弟從小就要接受嚴格的騎射訓練。

可他的武功是不是真的那麼厲害?能和中南海保鏢一個級別?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康熙把一個聞名天下的大才子留在身邊,並不是想讓納蘭容若入朝為官,正如唐玄宗對待李白那樣,不過是“奉旨填詞”罷了:

沒事就讓他通宵站崗,有事就讓他出來寫詞。

康熙非常欣賞這個滿族高幹子弟,經常在眾人面前誇納蘭容若。

他自然而然成為了皇帝身邊的紅人,看似外表光鮮,其實他內心非常“掙扎”:

他本想著的是入仕做官,造福一方百姓,沒想到卻成了武官,還不是有兵權的那種,只是個站崗的。

▲故宮館藏納蘭容若畫像

康熙只有每次外出巡遊時,才會叫上納蘭容若。

如果沒有巡遊計劃,堂堂大才子就被派去管理出行的馬匹,當起了弼馬溫。

有人嘆息道:此富貴官兒,乃能爾耶!

作為清朝唯一的頂尖詞壇大家,非但沒有從政做官,反而做了弼馬溫。

很難想象,一個才華橫溢的詞人,給人養馬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心中的苦悶,或許只能說與西風與楓樹聽。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納蘭容若,一生都陷入“貼身侍衛”的身份掙扎中。

一開始,他就想擺脫保鏢身份,可掙扎了一生,到死都沒擺脫掉。

▲張大千作品

03

讓他掙扎的,還有他的愛情。

20歲時,在父親的安排下,和兩廣總督、兵部尚書的女兒盧雨蟬結為夫妻。

雖說是政治聯姻,但他倆婚後的生活,跟李清照和趙明誠一樣幸福。

納蘭容若,自帶高富帥的主角光環,寫得一手好詞,文人中武功最好的,武人中最會寫詞的。

而盧雨蟬,大戶人家的黃花閨女,溫文爾雅,略懂詩書。

男子有才,女子有禮,郎才女貌,佳偶天成。

倆人常常一起看書寫詩:他在寫詞,她給研磨,他看了她一眼,她對他回眸一笑,生命如此美好。

▲納蘭容若夫妻(圖來源網路)

愛情是一場不期而遇的緣分,誰都無法預料會遇到什麼樣的人。

一旦對上眼了,什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變得不重要了。

然而快樂時光總是短暫,幸福生活僅維持三年。

雨蟬難產,患上風寒,五月三十日卒。

明明是一生一世的天作之合,卻不能在一起,只能陰陽相隔:

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納蘭容若將雨蟬的靈柩放在禪寺中。

這一放,就是一年之久——這是比貴族貝勒還高的待遇。

他常常去寺中,看望亡妻,訴說自己的思念。

一坐,便是一個日落。

他不想那麼快就把雨蟬下葬,因為入了土,就再也見不到了。

連他這樣厲害的詞大家,提起筆,便是數不盡的愁腸,竟不能把“傷心”描繪出來: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用情太深的人,註定要死一次。

如此撕心裂肺的愛情,不止是吃瓜群眾,也許連納蘭容若自己,都以為不會再愛上別人了。

▲華巖作品

04

原以為這輩子就這樣過了,但沈宛的出現,讓他的愛情,也掙扎起來。

這個富有才華的名妓沈宛,其實他是早就認識,倆人曾有書信來往。

沈宛自己出過一本詞作,納蘭容若曾給予相當高的評價。

而沈宛,早是納蘭容若的資深粉絲,經常吟唱他的詞作: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也許是雙方對尋覓知己的渴望,兩人的情意很快就得到了升溫。

但納蘭家是滿族名門,絕不容許納蘭容若娶一個漢女,更何況是一個風塵女子。

仗義每多屠狗輩,由來才女出風塵。

沈宛對感情的堅定出乎了納蘭容若的意料,她不在乎名分,不被承認也不怕,只要能相守就行。

最終還是因為“滿漢禁婚”的政策,而錯過了彼此。

在納蘭容若陪著康熙外出巡遊時,沈宛傷心獨自離去。

等納蘭容若回來得知沈宛離去的訊息,傷心欲絕。

和好友一起飲酒消愁,不料引發舊疾,七日之後,於五月三十日死去。

命運就是這麼奇妙,他死那天,剛剛好是亡妻雨蟬的祭日。

根據正史記載,納蘭容若一生愛過兩個女人:雨蟬和沈宛。

他一直掙扎在雨蟬和沈宛之間,究竟誰才是他最愛的人?

也許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能用十年的時間去懷念一個人、追念一段情。

或許,納蘭容若一直把沈宛當作雨蟬的化身…

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05

納蘭容若死時,年僅三十歲。

他生時,活在掙扎之中,連死,也是因情掙扎而致。

他生活在滿漢文化大交融的時代,身為滿人,卻對漢文化無比熱衷。

如果說康熙只是把學習漢文化當成統治的需要,那麼納蘭容若是真正融入到了漢文化之中。

他和顧貞觀等漢人才子結為一生的知己,欣賞他們的才能,沒有因自己是皇親貴族而低看他們。

相反,他看到漢人才子因文字入獄,請求父親伸出援手。

他看到政策的不公,一些無能之輩的滿人平步青雲,而真正飽學之士,受到排擠,貧困潦倒。

他想有所作為,想建功立業,但窮其一生,也不過是個侍衛,皇帝的貼身保鏢而已。

他只想和雨蟬白頭偕老,但造化弄人,愛妻早亡,他原以為一生不會再愛上別人,最後卻和沈宛有了一段不解情緣。

他對自己的做了人生總結:我是人間惆悵客,不是人間富貴花。

也許回到故事最開始的時候,就不會像這般掙扎惆悵了吧: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

有人做過統計,納蘭容若留世的大約三百四十首詞中。

“恨”字出現了二十九次,“淚”字出現了六十五次,“愁”字出現了九十次,可謂滿卷皆是淒涼語錄。

讀納蘭詞,“恨”的是對仕途的無所作為,“淚”的是對亡妻的相思懷念,“愁”的是對一生的掙扎無奈。

愛情之殤,友情之貴,仕途之苦……

納蘭容若,用盡一生掙扎,寫出人間至悲之音。

參考資料:

《納蘭詞》上海古籍出版社

《納蘭性德全傳》張鈞 長春出版社

《納蘭容若全傳》曉松溪月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圖片素材均來源於網路,侵權請聯絡刪除。

文章由國館原創,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