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曹操真的是個背鍋俠嗎?如果他知道這些,會不會掀起棺材板來. . .

三國時期的曹操,在“尊劉貶曹”的社會主流和《三國演義》裡面,絕對是一個盡職盡責的背鍋俠。在羅貫中的筆下,曹操背了很多鍋,明明不是自己做的,但是現在有人一提起來,直接就扣在了曹操的頭上,明明曹操也不是那樣的人,沒有那些性格,卻總是被黑得誰都不認識。不知道,如果真實的曹操知道了這些,會不會掀起棺材板來?那就一起來看看,曹操有哪些事情都是被黑的?

之所以總是這樣黑曹操,一方面是社會思想,一方面是小說需要。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人,尊劉貶曹的思想早在南宋時期就已經形成。南宋的統治階級,大家都知道,總是會和“軟弱無能”這樣的詞語放在一起,之所以稱為“南宋”,就是因為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都被丟失了,只剩下南邊,首都都被迫遷走。他們的情況,就與三國蜀漢有些許類似,為了讓民眾安於現狀,便將劉備尊為先主,曹操罵為國賊,想要藉此來消除民眾希望恢復河山的願望。

另一方面,小說的需要。小說看重的是什麼,自然是故事情節,要有衝突,有對抗才有戲,平平淡淡的哪還會有人喜歡看?三國時期,最能有衝突的,就是魏國和蜀國了,所以這兩個就成了重點描寫物件,也成了後世人們討論的最多的點,相對而言,東吳就顯得沒什麼存在感了,雖然它在歷史上也一直很活躍,但是到了後世人的眼中,經常就會被忽略。

既然這樣,羅貫中不黑一把曹操,又怎麼能讓讀者體會到一種非常明顯的“正”與“邪”的衝突呢?那麼,在《三國演義》裡面,曹操被黑了多少次?這裡選取幾個比較有名的片段。

殺呂伯奢。原著中,曹操路過呂伯奢家,呂伯奢為了款待曹操,磨刀準備殺豬,但是曹操卻以為他們是要殺死自己,乾脆直接把他們全都殺掉,結果在殺了他們之後才發現是自己誤會了,但是留下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之後,逃掉了。

但是這一段在《三國志》裡面並沒有記載,《魏書》中說,是曹操路過呂伯奢的家,呂伯奢不在,但是他的家人貪圖曹操的財物和馬匹,為了自保,曹操不得不將他們都殺掉。

楊修之死。也不單單是楊修的死,對於楊修這個人,恐怕曹操也不至於“嫉妒”。《三國演義》用一些事例,本想說明曹操對於楊修是懷著一種嫉妒賢才之心,但是卻有點走偏了。從楊修的作為來看,他頂多也就是有些小聰明,反應很快,一下子能看得清楚重點,但是不知道收斂鋒芒,而曹操,能夠廣攬天下賢才,又怎麼會對楊修這一點小聰明有“嫉妒”之心?頂多也就是一些不爽。這些不爽,在“雞肋事件”終於爆發了。

楊修看得出來曹操心生退意,但是他最不該做的就是在這個時候把這個訊息放出去,這是在軍中,有一點動靜都會攪得軍心不穩,萬一出現轉折,原本的劣勢轉化為優勢,有了機會,這種“收拾東西走人”的想法,豈不就會被扔在一邊?但是楊修偏偏說破了,曹操尚且說的極其隱晦,楊修就這樣撞到槍口上來,當然就只有開槍了。

只不過,這也只是民間版本,不過就算這樣看來,曹操殺他也沒什麼不對,也不是故意找茬,而是楊修自己太作死了。而歷史上,楊修的死因已經無從探究,只知道比較複雜,主要還是政治原因。一個是他參與了奪嫡,一個是楊修和父親楊彪的政治理念,與曹操的政治理念不合甚至有衝突,算是政敵,曹操自然也不能放過他。

挾天子。因為一個“挾”字,很多人可能都會認為,漢獻帝劉協在曹操的手裡,就沒有什麼做皇帝的尊嚴。事實上,那個時候的人,尤其是皇帝,能夠保住性命已經是幸運至極了,而這還得感謝曹操。劉協從登基那天開始,就註定了是有名無實的皇帝,他只是一個象徵,真正的大權,都不在自己的手裡,所以說,如果有誰能夠掌握住他,就能夠擁有號令天下的資本,曹操看的明白,但是袁紹看不明白。

漢獻帝東遷,因為宮中時常缺乏用度,曹操抓準機會,經常給劉協進獻食物和器物。而且漢獻帝和大臣們,如果沒有曹操前來搭救,哪裡還能活下來,他們抵達洛陽的時候,這裡已經是殘破不堪,百官沒有吃的,只能自己採集野草籽,實在沒有吃的時候,甚至有餓死的。曹操雖然是抓住了機會,但不得不說,漢獻帝的命,也都是曹操救下來的。

不僅如此,曹操對於漢獻帝的態度也正是一個臣子對皇帝的態度,除了把他握在手裡。雖然曹操別有目的,但是,畢竟貴為天子,生活保障和尊重也都不缺,漢獻帝也賜給了曹操他想要的東西,官職,地位,和權勢。

漢獻帝如果放在外面,那可就是香餑餑,誰不想得到他用來完成自己的大業,但是有誰能保證,他能夠過得比在曹操手裡更好?最終的漢獻帝,讓出了皇帝的位子給了曹丕,他也沒有直接被殺,相反倒是安然度過餘生,也算是亂世中難得的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