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數字閱讀】3億數字閱讀使用者,70家實體書店開業2017年文化發展

2017的悄然而過,進入嶄新的2018,在過去的一年,我國的文化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3億數字閱讀使用者,70家實體書店開業……見證著2017年中國文化發展的數字符號。全民閱讀蔚然成風,書香中國年年傳遞,回首2017,我們已經嗅到2018濃濃的書香味!

一、數字閱讀使用者規模突破3億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隨時隨地的閱讀已經成為習慣,數字閱讀規模也井噴式增長。2017年4月14日,杭州,中國數字閱讀大會發布《2016年度中國數字閱讀白皮書》顯示:2016年,我國數字閱讀使用者規模突破3億,市場規模達120億元。數字閱讀行業在國家政策的扶持、閱讀環境的形成、精品力作的推出和使用者規模的拓展“四駕馬車”拉動下持續快速增長。

二、實體書店回暖

在數字閱讀規模井噴的情況下,傳統實體書店的生意依然火爆,文化學習,當真是線上線下兩不誤。這主要得益於2016年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部門聯合釋出《關於支援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在政策利好推動下,實體書店在經歷了網際網路衝擊的寒冬過後,也開始回暖。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共有約70家書店開業,這些書店或是連鎖書店,或是特色書店,政策利好及自身改革創新令實體書店經歷過寒冬過後迎來遍地開花。

三、內容付費成文化消費新增長點

在移動互聯經濟浪潮下,在網上買一門課程正成為一種新的流行消費。近年來,在移動支付、網際網路技術、消費升級的加持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透過內容付費來提升自我。有價值的內容,讀者願意讚賞,這也催生了一些真正有價值的自媒體的出現,“分答”、“知乎live”、“得到”、“豆瓣時間”等內容付費平臺不斷湧現,內容付費領域從最初的商業財經、技能培養等熱門領域向更多更豐富的細分領域擴充套件,內容付費理念獲得越來越多使用者認可和接受。

四、《朗讀者》等\“現象級\”文化綜藝節目走紅

從《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到《朗讀者》,2017年多檔文化類節目接連“火”遍電視螢幕和社交網路,同名圖書亦持續暢銷。唐詩宋詞、文學名著的美,重新喚起國人的詩心和對文學的溫柔記憶,引發強烈的情感共鳴。公眾對這類文化綜藝節目的點贊,凸顯了當下社會對高質量精神文化產品的旺盛需求。倉廩足而知禮節,這也反映了在物質文明建設取得長足發展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五、新華書店成立80週年

新華書店,1937年4月24日誕生在延安清涼山的窯洞裡,悄然已走過80年,成為遍佈全國的書店,新華書店的發展承載了中國幾代人的文化變遷。

六、文化出版企業相繼上市,數字閱讀受資本追捧

2017年4月25日,新經典文化在A股正式掛牌,成為首家主機板上市的民營書企;2017年8月21日,出版“國家隊”中國出版登陸A股;2017年11月22日,山東出版登陸A股。數字閱讀市場的兩家龍頭公司相繼謀局IPO,掌閱科技於9月21日登陸A股,閱文集團於11月8日赴港上市。金融槓桿,撬動出版發行業;資本市場,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在全民閱讀的社會大環境下,文化產業才剛剛起步,其未來發展潛力巨大。知識和資本的結合,必將進一步推動我國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

七、《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正式出版

2017年9月,由中宣部等部門支援和指導、國家圖書館組織實施的《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首批圖書正式出版發行。該叢書遴選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100部經典,萃取精華、賦予新時代的文化內涵,啟用經典、啟迪國人智慧。目前,首批10部包括《周易》《尚書》《詩經》《論語》《孟子》《老子》《莊子》《管子》《孫子兵法》《史記》已經出版。這些都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以優秀傳統文化滋養當代讀者。

小結:

文化發展的歷史足跡,記錄著一個民族的榮辱沉浮,過去的一年,喜人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歷史的鞭策與激勵。一年歲月彈指一揮,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洪流中,復興的不僅僅是經濟、科技,更是文化。讓我們共同預祝2018年我們的文化事業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綻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