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古代熱到什麼程度?為什麼古代的熱災會出現在古代的熱災是真的嗎?

隨著大氣環境汙染的加重,高溫天氣越來越普遍,人們已經到了沒有空調就無法在夏天生活的程度了,這時候不免有人羨慕起來,覺得古代到處都是參天大樹小橋流水,即便古代人穿著左三層右三層,但似乎卻一點都不熱,還有股飄飄欲仙之感,所以他們一定沒有感受過熱得像狗一樣的日子吧?

其實不然,歷史上也是出現過大規模熱災的。這裡首先要說一下,熱災並不等於旱災。熱災是因為氣候突變導致熱浪侵襲,以至於出現各種自然災害的統稱;而旱災是由氣候異常導致土壤水分不足,以至於農作物歉收的一種氣象災害。所以熱災也包括了旱災,旱災只是熱災表現的一種;旱災的危害作用在社會,熱災的危害突出在人體。

而中國歷史上最熱的夏天,最慘烈的熱災,氣象學家普遍認為是在乾隆八年,也就是公元1743年的這一場,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論?因為當年很多個地方誌裡都提到了這樣的異常災害,比如說《續東華錄》說北京“六月丙辰威暑”;《續天津縣誌》說天津“五月人多熱死”;《高邑縣誌》說河北“薰熱難當,鉛錫銷化,人多渴死”……

這一場高溫可以說是涵蓋了整個華北地區,土地和石頭都被曬焦,連屋頂上的瓦片和鉛鐵等金屬都融化,牆角陰涼處也是猶如火燒,很多商人旅客死在路邊。當時中國氣象局主任和首席張德二,憑藉自己的多年的研究經驗,換算出了這一年7月20日到25日下午的最高溫,竟然達到了40℃,7月25日同一時間段的溫度達到了44。4℃。

這樣高的溫度自然影響到了河流,也影響到了水源,於是自然而然就出現了旱災,百姓顆粒無收,民間多怨聲載道,僅僅12天就死了11000人,乾隆見此自然要撥款放糧救濟,據《清史稿》記載是撥了40萬石,還就近在京師發放藥物。不過這些都是杯水車薪,不少人開始罵他,慌慌張張的乾隆就搞起來了求雨這一套封建迷信。

同時為了表達自己的憂心忡忡,他還寫了首詩——冰盤與雪簟,瀲灩翻寒光。展轉苦煩熱,心在黔黎旁。意思是想到煎熬的百姓,自己這裡清涼解暑卻無心享用,於是大家也覺得他確實在想辦法,沒有棄萬民於不顧,漸漸就被安撫下來。可這首詩裡面用的對比,卻還是很諷刺——皇帝在宮中根本感受不到熱浪,他的消暑利器可比百姓的多。

其實古代人消暑的方式也是在吃穿用上花心思。在吃上,古代人會在冬天的時候儲冰,放在地窖中放到夏天,也會利用硝石人工製冰,所以到了夏天就會有冷飲,結合一些中醫的清涼食補,也能夠達到很好的降溫效果;穿自然是往薄方面靠攏,並不是一年四季都層層疊疊,而且他們的衣料也能做到很輕,比如說馬王堆出土的素紗單衣。

在用一方面,他們有扇子,各種各樣的扇子,一開始是實用,後來絕對做到了觀賞和實用一體,所謂“盛夏不銷雪,終年無盡風”就是了;還有瓷枕涼蓆等等一系列冰涼的寢具,雖然瓷枕說很堅硬,但絕對是消暑利器(之前有專門寫過一篇文);最後當然就是古代的冰箱——冰鑑了,分兩層,外層放冰,內層放瓜果和酒;還可以找地方避暑。

然而在以上的這些方法裡,老百姓能夠用上的,也就是扇子和涼蓆了,這兩類百姓們自己就能做;但冰並不是老百姓可以弄到和儲藏到的東西,它甚至有專人管控,雖然到後來普遍起來了,但資源還是傾向皇族,他們用剩下的,才能流通到民間;瓷枕之類的也是稍微好一點的人家能夠用得起的,更不要說什麼避暑山莊。所以熱死的只有百姓。

這一場熱災直到9月份下了一場大雨,才算有點緩和的跡象,死傷的情況得到了遏制,瘟疫也沒有大規模擴散開來,不過功勞當然又被算在了乾隆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