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央視曝光!你還敢用手機充電寶嗎?小心錢沒了還有更可怕的偷聽器!

文/華商韜略 吳蘇

“竊聽風雲”不只是影視情節,還在現實中屢屢上演。人們分分鐘被監聽,毫無隱私可言。

據央視報道,近日,江蘇省南京警方摧毀了一條包括生產廠家、銷售代理在內的生產銷售定位、竊聽、偷拍裝置的網路黑色產業鏈條,

抓獲犯罪嫌疑人28名,繳獲相關竊聽裝置2000多個。

訊息傳出,網友驚歎:“真有這種東西?!”更多人疑慮,紛紛表示“不敢輕易用別人的充電寶”、“真是啥都不安全了”、“萬物皆可竊聽器”。

這些裝置被偽裝成手機充電插頭、接線板、打火機或汽車鑰匙、插頭、資料線等,

售價從300多元到上千元不等。

記者選擇了一款標價320元、外形為接線板的竊聽器,測試證實,能輕易獲得別人的日常聊天和實時定位。

竊聽的物件,不只是日常聊天,更瞄準商業機密。

今年8月,央視網報道,北京一家安防公司因為商業機密被竊聽,

企業競標失敗,蒙受了上千萬元的損失,而竊聽器就是常見的GPS定位器。

這家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媒體,公司討論營銷方案的會議是高度保密的,但沒有人想到,座椅下卻藏著一個“小黑盒”,即GPS定位器,廣泛用於汽車防盜和企業運營車輛管理。

這樣的產品,是如何非法竊聽的?記者也進行了測試。購買的產品送到後,拆開產品包裝,便是火柴盒大小的塑膠盒,接著按使用說明書在手機上安裝好APP。開啟APP,記者稱“果然在上面就能實時觀察車輛的行駛軌跡”。

接著,記者測試遠端監聽。

兩位記者,一位和定位器一起留在車內,另一位回到辦公室準備聽音。結果證實,不管被竊聽者聲音大還是小,監聽到的聲音,“就像跟對方打電話那麼清楚”。

不僅如此,在APP介面中,還有一個“遠端錄音”的按鈕,啟動後,這段對話,會被儲存在手機裡。

這正是商業機密被竊聽,企業損失上千萬元的原因所在。

2012年,同在湖南的兩家大企業互相指控對方對自己進行了監視、竊聽、間諜滲透和刻意抹黑等不正當商業行為。

彼時,其中一家公司的高層會議第一天開完,第二天全國各大媒體都會收到材料。

實在迫不得已,這家公司董事長被迫選擇在辦公室外的露臺上或者園區內池塘中央的亭子內開會。只要有電器的地方,都不敢開會。一些公司的高層會議,甚至要安排到遠在總部千里之外的城市。

同樣是商業機密竊聽,發生在大眾集團身上的事情,意味更為濃烈,甚至牽涉到命案。

今年7月,媒體報道稱,

大眾名為Project 1的特別專案小組被監聽一整年,期間長達50小時的會議錄音被洩露。

據瞭解,大眾該特別專案小組是為了和波斯尼亞供應商普樂德公司終止合作而建,該小組的任務是評估大眾與普樂德終止合作的可能性和操作性。

兩年前,大眾解除與普樂德的所有合同,此後雙方一直在就合作紛爭打官司。普樂德在美國提起了一項7。5億美元的損害賠償訴訟,指控大眾違反了競爭法,向美國供應商施壓要求不要與普樂德合併。

雙方對戰,“竊聽風雲”也悄悄上演,持續一整年。大眾表示,“內部機密會議被非法記錄和監聽,機密資訊未獲授權被非法利用,這讓我們感到十分震驚。我們肯定會對此事進行進一步調查。”

為此,大眾集團著手在內部尋找“內鬼”,調查是哪位員工在2017-2018年配合外人竊聽集團內部的機密。

很快,大眾鎖定這位涉嫌“吃裡扒外”的員工,將其停職。誰曾想,一段時間後,警方發現,這名員工死在一臺被點燃的汽車內,從法醫報告看,死者身上沒有發現明顯的“他殺”跡象;但是,幾個月前,死者的住宅被人縱火。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在國外,還是在國內,竊聽都是違法行為。

對此,有權威專家建議:不要輕易將手機借人,更不要輕易到網站上下載一些軟體,而在公共場合,藍芽之類最好關閉。

——END——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涉及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