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古代死刑為什麼是秋後問斬?古代死刑的六種死刑方式,你知道幾種?

刑法當中最高的懲罰就是死刑,無惡不作的人最後一死不僅是謝罪,對於他們而言也是一種解脫。到目前為止,許多國家還是不允許執行死刑,特別是信奉基督教的國家。

但是我國的死刑卻由來已久,在東漢時期,死刑的執行方式就有六百多種,可見在我國古代死刑還是很平常的。

圖片:執行死刑劇照

為什麼是秋後問斬?

1、《三俠五義》當中包拯執行死刑的工具有: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從王公貴族到市井無賴,連砍頭的工具都要分等級,由此可以看出,在古時候,官府對於執行死刑是非常慎重的,不到萬不得已,也不會將案犯問斬。

秋後問斬這個說法,就是因為當時對於死刑的稽核流程繁瑣慎重而衍生出來的時間規定。在古代,犯人被官府判決死刑之後,並不能斬立決,必須要經過更高一級的官員稽核批准。

到了唐代有了大理寺,更是要將這些卷宗彙總到大理寺以及刑部進行復審,有些朝代的死刑還需要送到皇帝那批准後,才可以執行。

加上古時交通不便,資訊不發達,在這樣嚴格稽核流程之下,等到拿到審批書的時候已經到了秋天,所以古時候就將死刑定在了秋後,這樣可以給上級稽核留下充裕的時間,確保犯人沒有被冤枉。

圖片:竇娥在六月問斬劇照

2、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們可以從圖騰上面瞭解到,在古代人們對於神鬼是充滿了敬畏之心的,四季更迭在人們看來也是天神操控著。

相比較生機勃勃的春天,熱烈旺盛的夏天,以及瑞雪兆豐年的冬天,秋天是蕭索、凋零的時節,在這個季節“大開殺戒”反倒符合萬物的規律。

圖片:斬首劇照

問斬的具體時間

執行死刑的大致時間被定在了秋天,但是哪一天哪一時辰執行也是有嚴格的規定。大家如果看古裝劇的時候有看到執行死刑的劇情,就會聽見審判官說:午時三刻問斬!

午時三刻,大約就是現在的11點45分,接近正午時分。畢竟是送人去死,古時候人們對於鬼神之說深信不疑,人死後會有靈魂,特別是這種非正常死亡的鬼魂總是更令人懼怕,擔心他們會留在人間禍害百姓。

圖片:午時三刻問斬

對劊子手的要求

在古代可不是隨隨便便的人都能成為劊子手的,雖然這個行當在人們看來又可怕又詭異,畢竟取人性命不見得是好事,但是古時候對於劊子手的要求可是很高的。

首先,想成為劊子手的人必須要膽大,據歷史記載,很早以前就有“斬首時不得補刀”的規定,一刀下去要是沒有成功,這可是技術上的失誤,之後如何彌補錯誤也是個大難題。

因此,這個執行死刑的人必須大膽,如果臨陣發憷手軟,之後的麻煩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

圖片:劊子手劇照

古代一般是要求斬首時頭和身體不能分離,因為中國人對於死無全屍這個說法很是避諱,即便是死刑犯,也要確保他們死後,親人能將他們的頭顱和身體縫合後安葬。

如果這個劊子手技術太菜,一下子就砍斷了,會讓死者的親人更加痛不欲生,反之手法太輕了,又讓死刑犯承受更多的痛楚,這也是很不人道的。

圖片:長得醜的劊子手劇照

死刑犯的最後一餐

現在在我們刑法當中有“上訴”這一規定,即便被判處死刑,犯人也有權進行申訴反駁,博取自己最後一線生機。古時候對於人權沒有那麼清楚的概念,但是死刑犯也有被尊重的需要。

一個將死的人,確實沒必要對他們過於苛責,即便他們做的錯事不值得被人原諒。因此在古代,死刑犯的最後一餐都特別豐盛。

這一餐是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征戰之後,對於抓獲的他國將士一般都是進行活埋或斬殺,雖然很慘烈,但這是消除他國軍隊力量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圖片:死刑犯被賞賜送行飯劇照

這個做法在當時獲得了百姓的感激,也被其他國家引用,到後來,對待死刑犯時也採用了這個方式。甚至到了宋朝還明確規定,死刑犯的送行飯不得少於5000文銅錢的標準。

可是正常人的心態,自己都要去死了,擺在自己面前的即便是世間難得一見的珍稀佳餚,也很難嚥得下去。官府並沒有放棄這些做法,反而根據犯人的心態,不斷給送行飯新增新的內容,比如之後的生肉。

圖片來源於網路:一塊生肉

民間傳說,人死後靈魂是需要進入到陰曹地府,經過奈何橋喝了孟婆湯之後才能進入六道輪迴,至於之後是成人成畜,不僅和今生的所作所為有密切聯絡,還和地府的官員相關。

在孟婆旁邊就有一條惡狗,常常會刁難這些靈魂,如果沒有生肉作為禮物,死後的靈魂是很難進入輪迴之道的,這就不僅是成人成畜的問題了,而是靈魂無處安放,要四處漂泊成為孤魂野鬼了。

圖片:孟婆劇照

雖然到現在我國依然有死刑,但是數量已經少之又少,人權在我國也越來越突出,刑法的執行更為穩重和健全,但是人們也要遵紀守法,千萬不要以身試法哦!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