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朱元璋為什麼不把皇位傳給朱允而是傳給朱棣?背後有什麼原因嗎?

身為一國之君,痛失愛子的朱元璋不得不強忍著悲痛為大明帝國立一個靠譜的繼承人。最後因為劉三吾的一句話:“皇孫世嫡承統,禮也!”朱允炆是嫡長子,禮法只古以來立嫡立長,朱允炆當之無愧!於是,朱允炆成為天選之子,成為後來的建文帝。

劉三吾的話乍一看天衣無縫,但仔細一琢磨,又不是那麼回事。因為,朱允炆並不是嫡長子!朱標的太子妃為常氏,為常遇春之女,生下朱英雄和朱允熥;次妃呂氏,生下朱允炆、朱允熞和朱允熙。說到底,朱英雄才是朱元璋正兒八經的嫡長孫,不過這個嫡長孫運氣不好,洪武十五年,才八歲就死翹翹了。太子妃的運氣常氏更加不好,洪武十一年就去世了。朱允炆排行老二,按照古代的長幼尊卑順序,老三朱允熥雖然年紀較小,地位絕對比朱允炆尊貴。

可朱元璋為何選擇朱允炆呢?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朱允炆自身的優勢。朱允炆年紀相對比朱允熥大九歲,培養起來比較容易,畢竟朱元璋年紀大了,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能撐多少天。加之朱允炆從小在朱標身邊長大,朱標身上的仁愛寬厚也學了幾分。朱允炆是個孝順的孩子,朱標死後自個哭得跟個淚人似的,這一點,很抓一個老人家的心。第二,朱元璋的其他兒子都不太符合。朱棣的能力是最適合當皇帝的,奈何他只排行第四,老二、老三不爭氣,行事荒唐,難堪大任。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朱允炆的母親呂氏孃家勢力一般。呂氏的父親只是一個小小的大常寺卿,呂氏還是家裡的獨女,家庭人脈比較單薄,這本來是劣勢,可按照福禍相依的原則,就成了優勢。朱元璋相當忌諱外戚干政,若是選擇了朱允熥,也就無形之中選擇了朱允熥背後的常家,常遇春雖然已經去世,但他的兒子們都還在,極有可能發展成一支無法控制的外戚力量,小小年紀的朱允熥是無法制衡的。

朱允炆登基後的一系列操作被後世人認為是不成熟的。若是朱標沒有早死,朱允炆會不會登基也是個未知數。即便後來朱標同樣選擇了朱允炆,朱允炆也有更多的時間歷練,成長為一個老練、成熟的帝王。

朱標從小受儒家思想的薰陶,為人比較仁愛寬厚,作為一個守成之君,是非常必要的。但在凡是愛操心的朱元璋眼中,這就成了軟弱。朱元璋怕自己死後,朱標無法駕馭跋扈的開國功臣,於是藉助胡惟庸案將一些開國功臣牽扯其中,大開殺戒,盡一切力量剷除朱標繼位的障礙。朱標看不慣朱元璋的狠辣,多次和朱元璋發生衝突。晚年的朱元璋也開始放緩了殺戮,但朱標去世後,朱元璋又一次拿起大刀,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藍玉案。藍玉之死,除了自己囂張跋扈咎由自取外,更因為他外戚的身份。

藍玉是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的女兒又是朱標的妻子,藍玉就成為朱標的舅父。因為這一層關係,藍玉和朱標的感情很好,儘管藍玉囂張跋扈,但他完全是站在朱標這一邊的。朱標若是順利登基,有能力駕馭藍玉。朱允炆登基就不一樣了,朱允炆不僅年紀小,在政治上不成熟,而且輩分小,性格比父親朱標更加寬厚。朱允炆沒有母親這一支力量加持,和藍玉等元勳功臣的關係比較疏遠。朱元璋擔心孫子登基後無法駕馭跋扈的藍玉,於是大開殺戒,把一切可能的障礙都剷除了。

不過,朱元璋怎麼也不會想到,他的苦心孤詣,獲利最大的不是孫子朱允炆,而是四兒子朱棣。藍玉和朱棣不對付,早有端倪。朱棣野心勃勃,多次在朱元璋面前挑撥朱標和藍玉的關係。藍玉看朱棣不順眼,曾勸朱標加緊防備朱棣。藍玉之死,等於除掉了朱棣一根眼中釘。若是藍玉不死,朱棣的靖難之役或許不會那麼順利。

總而言之,朱標之死作為一個導火索,影響了明代的政治走向,朱標若是不早死,明代的歷史或許應該換一種寫法了。這就是所謂的“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