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宇稱不守恆理論是怎麼回事?楊振寧曾因此勇奪諾貝爾物理學獎. . .

諾貝爾獎,科學界的最高榮譽,幾乎每一位專心科研的研究人員都曾夢想過獲得這一殊榮。而真正獲得過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寥寥無幾,這僅有的珍稀的幾個席位中,有一個屬於物理學家楊振寧。

1957年,楊振寧與同為物理學家的現中科院外籍院士李政道,因為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勇奪諾貝爾物理學獎。

此項理論推翻了此前廣為流傳的物理學基本認知:宇稱守恆(也即一個粒子與它的映象除了自選方向不同外,其它的性質是完全相同的)。實驗表明,粒子在弱相互作用下是宇稱不守恆的。

可想而知,楊振寧的科學發現是顛覆性的、革命性的,它摧毀了粒子世界物理規律的對稱性,物理學家們將因此重新認識這個不完美的、有缺陷的世界。

做出如此巨大貢獻的科學家,遇上著名科幻小說《三體》,竟然表示自己看不下去,

是為何故?

時間還要追溯到2006年5月,一篇名為《三體》的小說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連載。這篇小說以樸實無華的筆觸描述了一個驚天動地的陰謀。四光年外,生活在半人馬座α星的三體人,正在三星系統殘酷惡劣的環境中艱難求生。

與此同時,地球上的天文學家葉文潔無意間與三體人取得了聯絡。雙方各懷鬼胎,聯手在地球上建立三體組織。三體人為了阻止人類科技進步,向地球文明發送智子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自此,地球文明與三體文明展開較量。

隨著《三體Ⅱ·黑暗森林》和《三體Ⅲ·死神永生》的陸續出版,整個故事逐漸從三體人與地球人之間的紛爭擴充套件到整個宇宙的生死存亡。在整套故事中,

作者劉慈欣發揮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構建了一套獨有的宇宙文明法則:黑暗森林法則。

作者假想宇宙中充滿了文明,所有的文明為了爭奪有限的生存資源,都不得不彼此競爭、互相打擊。這就濃縮為兩條基本公理: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2、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由此又延伸出了兩大重要概念:

猜疑鏈和技術爆炸。

宇宙文明無法判斷其它文明是否為善意文明,而弱小文明的科技有可能突然迅速進步使得自身轉成強大文明,

因此當文明發現另一文明存在時,首先要做的不是與其交流,而是立刻對其發動打擊。

由於害怕三體人攻佔地球,地球人制定了一系列戰略,其中著名的兩個戰略是“面壁計劃”和“階梯計劃”,代表人物是面壁者羅輯。

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間的戰鬥無休無止,宇宙深處,一個名為“歌者”的神級文明發射來一張小紙片,它能將整個太陽系從三維降至二維。這便是高階文明對低階文明的“降維打擊”。

從地球逃出來的僅有的幾個人,在宇宙中流浪時,還發現了藏在宇宙中更深更黑暗的秘密。《三體》狂熱

《三體》經由劉宇昆翻譯成英文介紹到西方世界後,

斬獲雨果獎。雨果獎有“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之稱”。劉慈欣是第一個獲得此獎的亞洲人。

更是有人大讚道:

“在讀過《三體》以及《三體Ⅱ·黑暗森林》以後,我毫不懷疑,這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

很快,全世界颳起了一股三體狂熱。在中國,著名的企業家、文化名人紛紛表示了對《三體》的讚賞。

360的周鴻禕、騰訊的馬化騰、小米的雷軍都認為自己的商業發展受到了《三體》中“黑暗森林”、“降維打擊”等概念的影響。

在國外,

美國總統奧巴馬親自發郵件向劉慈欣“催更”。

有趣的是,劉慈欣把它當作詐騙訊息忽略了,直到美國白宮聯絡上劉,這個誤會才得以消除。

奧巴馬錶示“讀完《三體》,我才覺得當一個美國總統這樣渺小”。

扎克伯格,FaceBook創始人也強烈推薦這本書。

拍攝過《泰坦尼克號》、《阿凡達》的知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也曾表達過對《三體》影視化的興趣。

《三體》的銷量就像脫韁的野馬,

全球銷量突破2100萬冊,一共被翻譯為10多種語言。

在日本上市之時,7天就加印了10次。同時,《三體》也被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高中段文學閱讀。

這樣一部獲得巨大成功的科幻小說,也引起了楊振寧老先生的注意。楊老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代,也感嘆過自己幼時是科幻小說的忠實粉絲,其中《神秘的宇宙》更是激發了他對物理的興趣。

然而,現在自己再拿起《三體》,卻發現很難再讀進去了。

究其原因,楊老說:

一是因為現實的複雜程度遠勝於小說,現實中奇妙而玄幻的東西更多,自己更喜歡這樣的現實世界。

就拿生物來說,世界上稀奇古怪的生物數不勝數。即便是比細胞還簡單的病毒體,也有非常複雜的結構和難以解釋的相互作用。

往大了說,哺乳動物母子之間的神秘聯絡也令人捉摸不透。一隻小牛剛出生,連站都站不穩,卻知道要不停地嘗試,直到最後能喝到母乳。現階段的人工智慧雖說非常火熱,但是其複雜程度跟自然界相比有云泥之別。楊老表示,這一類的事情令他覺得人類所做的研究現階段來說還是非常渺小的。

第二點原因則更為私人。

楊老稱是因為自己年紀大了,很難再對科幻中的想象有感覺。

與書本身沒有太大關係,與自己的精神狀態關係更大。

回到童年時代,武俠小說、科幻小說都是他非常喜愛閱讀的書籍。

可以看出,楊老對《三體》反應冷淡,並非《三體》本身有名不副實的硬傷,而更多的出於楊老的個人喜好。楊老作為傑出的物理學家,為人類的前沿科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劉慈欣作為科幻小說家,寫出這樣一部享譽海外的優秀作品,也是中華文化輸出的助力,為更多中小學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鼓舞了他們好好學習走上科研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