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西遊記】真實西遊:西天取經的路上,玄奘為何獨自徒步一天到達?

真實西遊壯舉(一):“西天取經”由來已久。。。

說起西遊記,人人耳熟能詳,九九八十一難,關關降妖除魔,師徒四人終得圓滿,但真實的西遊可不比演戲般精彩。西天取經堪稱千古壯舉,但取經之路上卻唯有玄奘孤身前行。

—01

宗教,宗是宗,教是教。

其實這條路並非是玄奘開闢,佛教在南北朝時期就興盛起來,興盛的一個表現是翻譯佛經。

南北朝時人們在佛經的翻譯中就已經遇到了很大的困難,只能根據當時對梵文的理解,運用梵文的知識來翻譯經典,而梵文字身是雅語,所以翻譯的難度很大。因此有人就想到印度去看看,到底佛教是怎麼回事,真正的佛典是怎麼樣的。

於是南北朝就已經有人開始了去西天取經的行動。

因為語言的變化,魏晉南北朝時期所翻譯的佛經到隋唐時期就難以閱讀了,更別說梵文的佛經了。這就使隋唐時期一些從事佛經翻譯的人很困惑。其實這個問題到現在也還是如此,一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正文共5119字個字,但是大家都講不太清楚。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史,也就是中國對佛經的翻譯、理解的歷史。

因為不懂,就產生了歧義,有了歧義,就產生了爭論,有了爭論就產生了派別,所以到隋唐時期佛教裡產生了很多派別。

宗教,宗是宗,教是教。佛教中有很多的宗,就是因為對經典理解上的歧義而慢慢發展起來的。

歧義這麼多,怎麼辦?一些有大志的僧侶就產生了一個很強烈的願望:去印度看看真正的佛教的情況,看看佛經還有多少,看看中土所沒有的經書又是怎麼講的。唐初的玄奘就是這麼一個人物,他要到印度去取經完全是因為想探索佛教、佛教經典裡的本原的情況。取經的原因就是為了把佛經裡講的問題搞清楚,看更多的經書。

根據史料記載,最早到西域求法的是三國時代的一位高僧。三國以後,兩晉南北朝,也就是從3世紀到8世紀這段時間裡,有很多人到西方去求經。這裡邊最著名的是東晉中葉的一個僧人叫法顯,他的佛學修養非常深,而且梵文的基礎也很好。

法顯西行求法,經過大漠雪山,到了北天竺,然後到中天竺。天竺就是現在的印度。法顯在印度三年,看了很多的經書,之後帶了很多經書回國。去的時候走的陸路,回國走的是水路。從印度到了獅子國,就是現在的斯里蘭卡,然後坐船,在海上遇到了風浪,經過輾轉漂流,到了蘇門答臘,再坐船漂到了現在的中國廣州,之後又在海上漂流了很久,才靠岸,上岸一看,已經到了現在的山東青島了。他一算時間,從斯里蘭卡開始,在海上走了三年。

不管他帶回來的東西多少,他的這種精神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從此,到西天取經成為了對佛教無限忠誠的一個具有象徵性的行為。

據學者統計,從公元3世紀到4世紀,一共有7個和尚從陸路去取經,到了5世紀,有61個人到西天取經,6世紀有14個人,7世紀有56個人,8世紀有32個人。從3世紀到8世紀不斷的有高僧離開中土,不顧個人安危長途跋涉到西域去求經。史書上記載的這170個人,其中平安返回的只有43人,大多數人都犧牲了。

—02

—國際大背景

大唐初建,在李氏家族的統治下,一個偉大的時代拉開了帷幕。但北方邊疆,遊牧的突厥人依舊強大,始終是唐帝國最大的威脅,好在強大的突厥分家了,分為東突厥和西突厥,更好的是東、西突厥還不太對付。於是,為了牽制共同的對手東突厥人,大唐和西突厥的關係倒是暫時很友好,這對西行取經的玄奘來說至關重要,因為他必須要穿過西突厥控制的廣袤領土,從西域、中亞,一直到印度次大陸的北端。

國際形勢圖,玄奘西行取經大致路線圖

當時,唐帝國正在積蓄力量,處於和東突厥的決戰前夜。為了準備與突厥人的戰爭,帝國實行禁邊政策,嚴禁百姓外出,沒有官方命令,任何人不得越境西行。玄奘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僧人,聯名上書朝廷,請求西行,遭拒。

心中的理想之火熊熊燃燒,玄奘最終決定鋌而走險,尋機偷渡出境。沒有同伴,那就一個人走!

雖千萬人,吾往亦!

—03

— “勝義帝”(終極真理)

正所謂學的越多,不懂的也就越多。

佛教徒的這種精神是非常堅定的,顯示了佛教的感召力,僧侶的追求。玄奘開始思考了:佛的本性是什麼?凡人最終能否成佛?對於一個僧人而言,這是一種根源於靈魂深處的迷惘,他一直找不到確切的答案,玄奘明白,他將用一生的時間去解開心中的迷惘,去尋求生命的意義。

在這樣的情況下,到了唐代初年,出現了玄奘西天取經的壯舉。

玄奘取經是了不起的事情,雖然他並不是第一位去天竺取經的僧人,但他的成就特別大,影響特別大,具有的文化意義特別深遠。

玄奘取經,一是為了解決佛經中的疑惑,再一個是當時東土的經文太少,他要看更多的經文。所以,玄奘取經也是對公元3世紀以來不斷往西天求法這個傳統的繼承。

他決定去西天取經,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說,這也是真理的追求。

宗教不管是否能稱得上真理,但是對於教徒信徒來說,他們所追求的就是真理。這種追求真理的精神,從3世紀西天取經的事情中就能看出來,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

唐代時佛經更加難讀,玄奘的一個徒弟慧立在一本書裡說,眾人對於佛經是“先賢之所不覺,今者之所共疑”,也就是說,南北朝時的先賢沒有解決的問題,到現在更成了今天學者共有的廣泛的疑難,佛教的發展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刻。玄奘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西天取經的歷程意義非常重大。

他深入學習各宗的經論,學得越深,瞭解越廣,懷疑和困惑就越多。到長安後,他就決心到天竺求法。恰好此時長安有個從天竺來的僧人,向他介紹了印度佛教的情況,特別提到了那爛陀寺,這是個了不起的佛教中心。那爛陀寺是個寺廟,但實際上是佛學最高學府。經過這個印度僧侶的介紹,玄奘更下定決心要去印度,要去那爛陀寺。

玄奘求經顯示了他的意志,他完全是有目的、有追求的。

大唐皇帝希望他在回國的時候,能夠蒐集到途徑各個國家的資訊,以備制定軍事和外交政策之用。但是玄奘認為印度對他來說是無上的智慧的源泉,她去往那裡的目的是為獲得超凡的理解,他稱之為“勝義帝”(終極真理),唯此才能讓眾生領悟佛教的真諦,讓我們從無可遁逃的苦難中解脫出來。

與另一位廣為人知的大旅行家,六百年之後出現的馬可波羅相比,玄奘的豐功偉績更為震撼。玄奘的旅途更漫長而艱險,而且,馬可波羅的目的是為獲得財富和名譽,而玄奘則是為了智慧,為了一切人類的福祉。

—未完待續—

領袖毅行 為愛出征

道阻且長 行則將至